小标题,大文章
2009-01-29周玫瑰
与“大”文章相对而言的“小”标题,从古至今备受文人青睐。俗语说得好:“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尤如文章的眼睛,眼睛乃心灵之窗,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文章的标题。因此,本文拟对课文标题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一浅析。
一、引航之灯——据题猜文,确定课文教学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文章标题如同悬于篇首的一盏灯,不仅统照全篇,更是指引着师生课文学习的方向。由于标题往往统帅全文,概括力强,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故我们可以运用其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教师于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在黑板上板出该文标题,和学生一起对标题作一分析:这标题是由什么词构成?是什么类型的短语或什么句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是词,就弄清词义词性;是短语,就区分出是偏正、主谓、动宾、动补还是其他;是句子,就分辨出是陈述、疑问还是感叹等等。这样解题以后,再让学生依据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胆猜测。首先估计文体,是写人叙事、状物抒情呢,还是说物论理或其他;接下来猜想文章会分成几部分,写些什么内容;第三,让学生设想文章可能会用到的写作素材有哪些。这些可以让学生整理后记在纸上,相当于猜想出的课文提纲。当然,猜题时教师也可以透露出课文的部分背景信息以供参考。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标题引导下的课文进行一番猜测后,往往急于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与课文一致,因而能兴致勃勃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学生猜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教学内容的预设,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点,向学生明示,以起到引读作用。
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便可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分析词组:大多数同学会认为这是偏正词组,即荷塘的月色;但也有会说是并列词组的,即荷塘和月色。不管怎样,我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其中一定写到荷花、池塘、月色,(可能会写到有一个漫步塘边的观赏者,也可能不在文中明示);但也可能是记叙文,记叙在“月夜里,荷塘边”发生的一件事情,作者由事生情,再移情入景,以景烘情,故以“荷塘月色”做标题……那又将是怎样一件引发作者如此幽思雅趣的事情呢?教师这时可告知学生该课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状物散文,以引导学生继续猜设:文章可能用大量优美的词句状写月色笼罩下的荷花美态——作者将用到哪些描写手段?怎样的修辞手法?会不会引用一些有关荷花或月亮的名诗佳句?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态。教师这时应及时抛出本课的教学点,如(1)把握写景散文的特点;(2)品味散文的优美意境;(3)借鉴写景文的写作手法(描写,抒情等);(4)学习在写景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猜读激趣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的陌生感化为学习的动力,再加之明确的课文学习目的的导引,学生便能积极投身于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之中。
二、思维之锚——改题发疑,解析课文关键点
上面我们说的是在教学伊始如何利用标题找到文章的切入口。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巧用标题的变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因为标题常常是画龙点睛之笔,提纲挈领,关联着全篇脉络。这时,标题的作用恰如船之锚,将学生的思维聚于某处,避免其漫无目的地漂移。利用文章标题进行改题发疑的具体方法例举如下:
(一)加词减词。许多由词或短语组成的标题,我们可以为其添加或减去一些成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标题里蕴含的信息,进而理解文章要点。如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学生对全文初步感知后,教师又引领学生回到标题上来:文中写了谁的背影?什么时候的背影?接着和学生一起在板书中的“背影”二字前添加若干词语,以揭示全文的结构:
(谁的?)(什么时候的?)
买橘时的
父亲 告别时的 背影
回忆中的
通过三个场景里背影的回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标题的深刻意蕴以及与文章内容的联系,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之一。
再如宁鸿彬老师在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时,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给文章的标题加上一些修饰语——什么样的石拱桥;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加的修饰语作出解释。学生列出了如下一些标题:
古老的中国石拱桥、成就辉煌的中国石拱桥、美丽而且坚固的中国石拱桥、造型奇特的中国石拱桥、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
由学生所加的词以及对这些加词理由的陈述,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程度。
减词法通常运用于稍长的短语型标题里。如《我的叔叔于勒》,可发问:减去“我的”二字,有何变化?在“叔叔于勒”四字里再减去“叔叔”这个称呼,又有何变化?继而引起学生思考“于勒→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称呼的变化,暗示着外人、家人、“我”对于勒的不同感情,从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二)换名。即让学生给课文重新拟个题目,并说明理由。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步》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给文章重新拟题,并说明拟题理由。学生拟的部分题目及理由如下:
“三代人之间”——这是一篇表现一个家庭三代四个人散步时发生的故事;
“爱护”——全文表现了一个家庭各成员间的爱护、理解、体贴与尊重;
“责任”——这是一篇歌颂关爱幼小生命、善待衰老生命的文章;
“亲情无商量”——这篇文章歌颂祖母、儿子、孙子之间深情的爱。
尽管学生积极思考重新拟题后还是很难超越原作的题目,但这一尝试对于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课文极为有益,也使学生欣赏到正文和标题契合的艺术。因为学生只有在整体阅读课文并积极思考后方能拟出适宜的标题。对学生来说,这是对其初读课文收获的进一步梳理;于教师而言,通过学生给课文重新拟题和理由陈述,可以获得学生对课文理解情况的反馈。完成这一步后,教师再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课文拟出了那么多好题目,为什么作者偏用“散步”为题呢?教学自然过渡到精读阶段。带着这个问题去精读,学生会品味到作者用普通的具体事件命名,而不是抽象地揭示主旨,这是标题要和正文含蓄蕴藉的行文风格一致的要求。由此学生对“返璞归真”的大师文风便可见一斑。
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都是提示文章的线索,点出文章要旨,让学生体味到语文锤句炼字用词之精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跳跃之杆——读写结合,启发作文构思拟题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最好方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标题的学习,其实质与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异曲同工。当然很多时候为了让教学内容不“旁逸斜出”,我们只能对牵涉到有关作文的内容点到为止,让学生经受多次的“耳濡目染”后,再适时推出有关标题的专题课。这里对这种专题课不予讨论,只就相关的渗透因素作一阐述。
(一)据题猜文与学生作文构思
上文提到的据题猜文大致有三步:(1)猜文体;(2)猜行文思路(文章内容和安排次序);(3)猜文章材料。这三步对应于作文审题过程:(1)定文体;(2)定作文内容和安排次序;(3)选材。先前提到,学生据题猜文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其自身作文时的一般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猜文时,除了是有目的地确定当堂课的阅读教学点外,更能据此来教学作文时的审题构思。“我碰到《荷塘月色》这样的题目时,会怎样写?朱自清又是怎样写的?对比之下,我能从中吸收哪些营养?”教师及时的发问提醒,会让标题成为学生由阅读跃到写作的撑杆,从而将课文价值作最大发挥。同时,让学生将猜想的结果记在纸上成习惯后,学生也就养成了在作文前编写作文提纲以梳理思路的好习惯。
(二)改题析题与学生作文拟题
学生在对课文原标题的改动和众多标题的分析比较中,会深刻体验到标题对于文章的“指示灯”作用,并逐步明确到一个好的文章标题所具备的特点。当学生认识到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具备的特点之后,自己在作文拟题时就会自觉遵循这些标准,掌握种种技巧。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好标题特点有三:
(1)切。标题宽窄适度,与内容相符,适合文体特点,与文章风格保持一致;
(2)精。标题能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用词讲究,言简意赅;
(3)巧。标题新颖有趣,不落俗套,发人深思。
能够在“切”和“精”的基础上做到“巧”,便是标题中的精品了。这类标题往往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而使文章题目增色。如《变色龙》借变色龙这种动物善于很快变化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特点,来比喻当时沙俄专制社会的官吏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特征,三个字便将一个小丑般的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比喻得栩栩如生,让人叹服。这类标题在课文中不多,但在众多报纸杂志和其他媒体上却频频亮相,也被广泛应用于考场作文时的拟题。如:《心灵比色卡》(2002年高考佳作)就利用术语嫁接,出奇制胜,妙趣横生,让人联想;《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2004年江苏高考佳作)则运用拟人手法,将两个城市和山水文化巧妙关联,形象生动,极富创意。让标题变“巧”,可以借用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或是反弹琵琶、点石成金等用词技巧……
我们在对课文标题的教学由阅读向写作跨越时,首先是让学生在大量案例中体会到好的文章标题应该具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拟好文章标题的方法。如在讲到《变色龙》这个标题的艺术性时,就教学生抓住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本质,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特征一个形象化的喻体,并以该喻体作为文章标题。随后可用适量的文段篇章供学生进行拟题练习,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给一些段落起个小标题。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不仅通过此法学会了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段落大意,从而使其对课文的把握更准确,同时也训练了作文拟题的技巧,真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列于文章前头的小小标题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紧扣标题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罢,教师都应关注到“小标题”里的“大文章”,巧妙地以之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标题的“四两拨千斤”之效。
(周玫瑰 深圳市新鹏职业高级中学5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