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初探

2009-01-29阎继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课习惯课文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文朗读、默读、精读、泛读、比较阅读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现代实用文章的解析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把握中心意思,了解写作特点,评价内容和形式特点,并从中吸取有益成分。近年来,本校为了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阅读课教学方法探索。通过探索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语文阅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大门”,必须要形成一定的引导机制,用适当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引导其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和日常的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职业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任务也就比较重。这几年,在具体的教学之中,笔者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养成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注意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注意提高和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取适合学生成长的一些书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例如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一些书籍,结合阅读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学生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有时还可以参与学生讨论读后感。也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外读过的有关书籍内容“借题发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是做记号的习惯。对阅读材料中遇到的不理解的或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对领悟之处也作下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比如:△表示领悟,☆表示重点,?表示不理解等。二是摘词句的习惯。将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摘录下来,将内容浓缩在小小的笔记本上,还可以通过归类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比如:词语可以按形容天气的、形容景色的等归类,句子可以按表扬、批评或幽默等归类。三是提问题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可通过实践“敢问——会问——善问”的渐进方式,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四是自己动手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生词或不理解的文字意思,此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理解、猜测词语、段落及全文意思的同时,自己动手利用查阅工具书和课外资料来帮助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习惯。

三、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

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的课文应具有较强的典范性、代表性和稳定性。课外阅读的课文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要想提高阅读课效率,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在阅读课整个机制运行中,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不致于放任自流,使学生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和阅读时间的浪费;而学生也由于目标明确而有“章”可循,阅读时就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知欲就会更加强烈些。为了保障阅读课顺利实施,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出示阅读提纲,让学生了解通过本节课学习要学会什么;二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阅读方法上给以具体的指导。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明白这一堂课所阅读的书适合怎样去阅读,是要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还是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等等。三是提出阅读要求。通过读后感、书评,检查阅读效率。四是利用一定的时间当作预习课——预习下周要上的课文,特别是在教授小说和戏剧单元的时候,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或阅读一定量的文本书籍,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众回答教师提出的预习问题,或是对文本发表个人的见解。

四、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

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抓好训练。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抓好语感训练。引导学生多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教会学生怎样“精读”“快速阅读”“略读”。认真下工夫去诵读,在阅读时凭借读物对视觉器官的刺激从而唤起相应的经验和感受,去思考,去品味,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对所写人物的印象,进而引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进行深入思考,拓展阅读的兴趣。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训练。要想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更加准确、深入,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词语的特定含义、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段落的含义进行准确辨析;学习文章中语言运用的佳妙,如句法严谨、繁简适度、语言流畅等等;借鉴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正确分析和掌握材料,为提高文章质量服务的,学习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事件、景物、例子、数据、道理的。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而且养成了习惯,就能造就出千百万个“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人,只有养成“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的良好习惯,才能达到“过目成诵”这种境界。

五、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

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搞好指导。首先要进行方法指导。读书的目的在于获得书中的意义、思想,读法的目的在于获得书义之方法。阅读教学的意义是根据一定的目标、目的,寻求最经济的途径,形成读解文章的能力。在阅读课里,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根据书的内容、目的和不同的种类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等。其次要进行迁移指导。让学生明白阅读是有目的的,要将自己所读融入、运用到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从书中得来的知识,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社会,更迅速地促进自己成长。如指导学生模仿名作名篇中句、段、章写作;指导学生写读后感,针对名著中的人物写评价,使学生逐渐提高阅读的深度,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要进行交流指导。要使学生培养多方面的阅读兴趣,使其兴趣更持久、阅读效果更全面更好,就必须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人,并让他们多感受到阅读的成果,仅靠读书笔记来提高阅读效益还不够,还应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乐趣,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交流指导。交流形式有许多种,如好书推荐、朗诵会、书评、辩论会、专题讨论会、笔记交流等,这些交流形式不仅可以激发一种互相暗示和互相激励的心理要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最后要进行差异指导。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有所不同,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定的目标可高些;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则定的目标要相对低一点。对阅读面狭窄的同学要注意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博览群书;对阅读面开阔的同学,则注意引导他们深入阅读,切实理解其中蕴含的积极、健康的情趣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以真正获得阅读的真谛。

六、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

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加强检测考评。阅读检测其实已经贯穿了阅读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随堂检查阅读笔记、上课提问(课外知识)、讨论课等。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写书评,读后感。当然有条件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撰写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定期检查评讲,并把优秀文章集结成集;开设名著阅读汇报课。让全班学生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某一本名著,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中一名同学做主汇报人,其他同学做副汇报人,比赛的形式来表现。这样类似论文答辩的汇报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阅读的兴趣。

总的说来,阅读课作为“人文教育”的有效尝试,一种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把语文学习的外延拓展为生活的外延,在墨韵书香的熏陶中,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读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待于每位老师和学生的努力。

(阎继红 甘肃省瓜州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736100)

猜你喜欢

阅读课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背课文的小偷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