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文解读的三个基本支撑点
2009-01-29刘艳萍
“累累的伤痕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罗曼·罗兰这句话揭示了成功同失败的关系。笔者从每一节语文课的遗憾中总结了优化语文课的点滴经验,即扎实生动的课文解读应有三个基本支撑点:把握住重点、诠释好难点、点燃起亮点。
一、把握住重点
入选课文的作品,一般底蕴都较丰厚,解读空间比较大,往往导致中心不易突出。在有限的课时内,解读意蕴宽泛的文本就必须把握住文本中最主要的,即作者在文本中最要表达的观点,这就是通常说的主题或中心,即是课文重点。
课文前的“提示”或教参文本,一般都应该把握揭示课文重点。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课文前的“提示”,却没有触及课文重点。提示说:在北京生活过的人,读完本文,对北京的四季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同时会更深地爱恋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北京。这个“提示”没有直接揭示作者最要表达的观点。郁达夫《北平的四季》用优美的语言状写北平的四季美,但文字背后是一颗沉重的忧虑亡国之心,这颗“心”才是本文重点:在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华的黑云重压下,作者深虑家国、民族的命运,作者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北平的四季风光?写完《北平的四季》一文不久,作者在《赠民报同人》一诗中写到:“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荒更无田。”这更可印证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一文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并非只是停留在北平的四季之美,这不是文本重点。
重点是文本的纲,必须着重讲,不能淡化。现在有的教师偏颇地理解开放式教学,一味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忽视了课文重点,尽管讲得热热闹闹、天花乱坠,但这却是一堂失败的课。
课文中的重点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深度所在。曹禺说:“哪有没有思想的好作品?”我们讲孔子的《论语》,要讲孔子自己的思想是什么,而不是诠释者的感悟。二是文本思想的现实意义。经典文本之所以经典,在于文本意义经久不衰,具有现实意义。例如鲁迅的名篇《药》,其重点当然不只是在鞭挞国民的愚昧,而是对国人的警示及对国民教育的迫切性上。鲁迅弃医从文,目的也在于通过文化手段来警醒国民,教育国民。今天讲鲁迅作品,就不能忽视其现实价值。总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已经过时,鲁迅的作品并没有过时,今天的国民教育一点也不比鲁迅时期轻松。
2004年笔者讲鲁迅《故乡》时,适逢这年冬季里发生了湖南民工把农友的尸体从福建背回家乡的千里背尸事件,举国惊讶,对此义举有不少文章赞扬,笔者在课堂上分析了千里背尸事件中当代农民的愚昧落后的一面,背尸者觉得不把尸体背回去,对不起鬼魂,心里不能平衡,这其实与《故乡》中的闰土把祭器背回家、《祝福》中祥林嫂捐门槛一样,都是求得内心的麻木般的平静。今天对亿万农民的教育确实非常迫切啊!揭示了鲁迅作品的现实价值,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迅作品。
著名学者谢冕对美国名著《廊桥遗梦》评价很高,他联系到我们时代人文精神的严重失落,“他把对这个文本的阅读,加入了对时代严重病症的思考”[1]。“思考”,就是重视文本的现实意义,无疑应是文本诠释的重点部分。
二、诠释好难点
所谓难点,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文本的内涵比较深,二是逻辑关系的难度大,三是文本涉及的事物与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过大。
经典性文本往往有较深的哲理内涵,绝对不只停留在表面的情节上。这个哲理层面要靠教师去揭示,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例如《等待戈多》这个剧本,蕴藏了深层次的哲理。剧本中弥漫着焦虑的无奈的“等待”氛围,这种“等待”大概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征候。传统价值体系的消亡、信仰的缺失、经济的萧条、社会的动荡、环境的污染,现代人陷入苦闷焦虑孤独空虚中,自身救赎是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等待”谁来帮他们解脱精神上的困境。剧本中不断出现若隐若现的关于上帝的谈论,似乎作者寄希望于神秘的上帝,“戈多”就隐喻着上帝。剧本的深层次哲理就是:现代人是否还要等待上帝对人的灵魂上的救赎?而上帝又在哪里?也许是这个颇为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等待戈多》具有顽强的文学生命力。这个深层的哲理内涵如果不能揭示,文本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含有深意的东西,往往藏在具体的词段中。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有多处句段含义深刻。文本迎头一句:“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一句文字上很好懂,但藏有深意。这一句实际上暗藏了对俄国革命的某种否定,并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是极为浓重的一笔。下面所有的文字都是在诠释这一句。再如托尔斯泰墓地有“逼人的朴素”,是什么样的“朴素”能够“逼人”?这都是需要分析的难点词句。语文教学必须抓住具体的词语,尤其是含有深意的句段,否则课文分析只能是凌空蹈虚,就不能成为语文课。
有时候难点甚至还表现在标点符号上。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写到获知柔石被枪杀的消息后的文字是“原来如此……”为什么不用句号、惊叹号而用省略号?这传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悲愤,用的是引而不发的以虚写实的手法。吕叔湘说:“每个标点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是另一形式的文字,也不为过分,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2]凡是语含深意之处,都应是难点,值得斟酌。如此课文才讲得有滋味。光是囫囵吞枣的感悟是不够的。
再如《与妻书》收尾时有一句“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这句话中藏有深意。难道陈意映读不懂丈夫林觉民的信?进一步深究,就明白林觉民赴死前的一番苦心:林觉民写给妻子信的同时还给老父写了一封短信,但是没有给一向疼爱他的伯母叔母写信,因此信中这一句应视为特给伯叔母的留言:我的“诸母”通文明理,他们能够懂得我的心,他要她们不要过于伤心,同时也希望她们关心年轻的陈意映。林觉民的心可谓深矣苦矣!
难点还存在于文中重要的逻辑关系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有个最重要的逻辑句段,是文本的中心——“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为什么林觉民既然那么爱他的妻子,又要去死呢?这里的思想逻辑是难点,诠释这一思想逻辑,也就揭示了林觉民的思想高度。
有的作品,凭学生的生活经验要理解很困难。这是时空阻隔所致。例《长亭送别》《林黛玉进贾府》,那里的人物、人物感情和场景,今天的学生不易理解,但因为是传统文化经典,中学生必须接触经典,诠释这种经典,必然给教学带来难点。要讲透这样的难点是很困难的,只能选择其一个重要侧面。例《长亭送别》,没有必要去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去理解那个时代人的缠绵的情爱,这与现代人对情爱的理解相去太远,应侧重在引导学生去欣赏美轮美奂的文学语言。那绮丽优美的修辞、那情与景的交融、那朗朗上口的词句,都给人美的享受。正如梁启超说,对于李商隐的《锦瑟》等诗,他实在搞不明白写什么,但那优美的诗句韵律着实让人着迷。
课文中大多数难点,教师应该诠释,但并非所有的难点都要解释。
三、点燃起亮点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问题,即学生的听课期待。如果是零期待或负期待,表明学生对语文课已产生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传递文本的精华。语文课靠什么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使每堂课都要燃起教学亮点。
什么是教学亮点?能使学生眼睛为之一亮,使学生的心为之一动,能使学生心有所振奋的内容,能使课堂活泛起来的东西,而不是波澜不惊。
语文课的教学亮点,靠教师的课堂激情、对课文的独特的切入点、对某个问题独到的确有道理的见解、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等。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激情,亮点要用激情去点燃。融进了作者灵魂、生命、情感的文章,诠释时怎么离得开激情?作者深藏于文字里的感情要靠那教师的激情才能碰撞出火花。优秀语文教师唐运霞说,教师只有拥有激情方能感染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在愉快的审美感受中学会学习。有人问她“为什么你的课那么吸引人?”她说是“激情”。[3]激情背后是教师的责任及对语文的痴情。
语文课的切入点很重要。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进入文本?好的文本是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教师是导游,如何进入才能给学生以惊奇愉悦的审美享受。笔者在讲舒婷的名篇《致橡树》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诗人舒婷遭遇一位七十岁的教授,谈及他一生遇到的女性,非常遗憾地说,有才华、性格温柔的往往不漂亮;才貌双全的自恃有资本,又很难温柔;漂亮而温柔的多半没才华。笔者先让同学对老教授的观点发表评论,然后亮出舒婷的看法:“我很以为然,女人也是人,为什么总是围绕着你自己的需要来要求女人?我为此写了《致橡树》。”[4]舒婷说,《致橡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爱情诗,而是表达爱情观点的诗。这样调动了同学们听课的积极性和对文本的期待。一开始笔者就打出亮点,课堂气氛比较热烈。
教师对课文的独特的诠释,也能产生亮点。尤其是诗歌,笔者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根据掌握的资料,认为诗中的“陌生人”应该是海子的“情敌”,海子曾经深爱过的两位女友都离他而去,有了新的恋人——陌生人。诗中“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句绝不是泛泛而指,也不是“客套而负气”的话。这恰恰表明海子的大海般的宽容精神,与女友分手是痛苦的,曾经的女友爱上了别人是雪上加霜,但面对痛苦,他心中没有恶没有仇,他真是大海之子。海子的“面朝大海”实际是他胸有大海。这时笔者对比了诗人顾城怀疑妻子移情别恋,用利斧砍死妻子的悲剧。通过比较,笔者着重肯定了海子的富有人文精神的宽广的胸襟,提出了现代人应有的情爱观。这堂课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听课期待。
课堂的亮点还体现在对课文重点必要的拓展上。《陋室铭》的重点是展现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文情怀,但仅仅停留在这里,就缺乏教学的亮点。笔者在教这课时,完成“教教材”后,进而拓展,提出一个问题:今天还要不要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有的说要,现今社会到处都是铜臭味、官本位,《陋室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的说不要,认为《陋室铭》中的思想,会损伤进取和竞争精神,而竞争向上的精神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有的认为《陋室铭》中有合理的思想成分可以接受,但彻底的安贫乐道观点不能要,要批判地吸收文本的思想。在多维思考的碰撞中,学生们情绪就比较活跃。
上述论述了课文解读的三个基本支撑点,这三个支撑点有如牢固的铁三角,稳稳地支撑起一堂扎实生动的语文课。
语文课的优化是很难的,诚如前辈于漪先生所说;“遗憾的是我没有一节课是十全十美,上完后反思,真是百病丛生。”[5]因此,这更需要我们更多的语文教师进一步探求语文教学的优化问题,不断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洪子诚.同事眼中的谢冕[N].中华读书报,2008-10-8.
[2]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3]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5,(3).
[4]舒婷.写<致橡树>是为了辩论[N].今晚报,2001-1-7.
(刘艳萍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14400;徐州师范大学中学语文专业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