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素养形态溯源

2009-01-29周艳青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文化

教育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而它的内容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化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儒家的伦理中心主义给语文教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早在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就对其弟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语文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启发式教学。中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育价值有着明确的阐释,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及“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教育理念,并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学记》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比喻教育的复杂性与灵活多变,同样主张实施启发式教学,“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提出“朱子读书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古代的语文教育,主要依存于经哲文史的综合教育之中。关于语文素养的形态分类与时代划分,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现代语文素养形态三个不同阶段(时期)。基于“语文素养”这一名词首次出现是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随即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又多次出现,因此,我们讨论古代社会的语文素养,实质上称不上“语文素养”,只能称作“语文素养形态”,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诸多“形态”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早期“语文素养”影子,下面试述之。

1.上古时期的语文素养形态

远古时期,人们热衷于说话、歌谣、神话传说和刻骨、占卜术,即传统意义上的“言”与“文”。“言”并非今天所指的语言,而是指具有声音形态的语文形式;同样,“文”也并非单指文字,而是以约定的几何图案或简单的线条表示约定俗成的意识、愿望等。语文素养即存在于这些“言”和“文”之中。

首先是“言”。古人将说话用于族群、人际间的共同交往,比如统一的狩猎、战争等活动,会说话者将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较高的声望与地位,被视为一种能力的象征;歌谣则是古人情感的释放与阐释,通过曼妙、有韵律的吟诵,达到古人心灵上的一种和谐;而传说则是一个民族群集、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方式,一方面用以凝聚本族的人们,一方面为了将本族的历史延续下去。另外还有舞蹈艺术和诗歌,前者更多表达了古人的姿势语言,后者则是口头语言的显现。

其次是“文”。“文”的形式有占卜、刻写甲骨、铭文器物等。占卜,使用蓍草的分叉形状,结合《周易》的“八卦”学说,由巫师做出判断,一次来断定未来事情的吉凶福祸;二龟骨刻写,则是将被火烧过的龟壳的裂纹与约定俗成的图案对比来解释其吉凶的象征意义;铭文器物,则是“早期带有文字倾向的有意刻印记号”,如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和司母戊大方鼎上均刻有身份、数量和重量的记录。另外,还有石铭文、石鼓文、钟鼎文等等,这些在古代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当然,以上论述都是早期社会语文素养的呈现形态,有的是极其简约的几根线条,或者是几个简单的几何图案,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古时期的语文素养中,“言”的素养要求是通过家庭、族群的文化认同完成的,这就是对母语的原始模仿、对长者和尊者故事的记诵,借助口耳相传、耳濡目染学会说唱并传承家庭、族群的文化传统。而史料中的“歌谣”、“谣辞”和“爻辞”,是上古时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教材;“文”的素养教育,有专门的人和场所——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的学校。由此可见,此时的语文素养有了功能的分别。

2.夏、商、西周时期的语文素养形态

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文字的逐渐形成,为夏代学校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孟子·滕文公上》记载:“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三代共之。”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上古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使教学场所得到固定,形成一定规模的研习场所,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语文知识的继承与传播;另一方面,学校的产生又为提高全社会人们的教育水平提供了物质条件,对人类乃至人类文明的前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六艺”的出现,特别是“礼乐之教”的盛行,丰富了语文教材的内容。“乐”的产生最初表现为口头韵语,“礼”的行为最初的表现就是“文饰”。最后是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孔子倡导“启发式”,孟子主张“存养式”,荀子强调“积渐式”等等,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中古时期的语文素养形态

从秦汉直至唐宋,其间一千五百余年,是语文学意义上的中古时代。这一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语文素养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发展态势:语文形式、语文活动、语文教材等,无论在样式、种类乃至规范性和规模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社会的语文形态在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上有了新的变化:“贵族文化、庶族文化、平民文化、世俗文化的出现,既是语文形态的分层发展,也是对新社会阶层兴起的新适应。”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教材体裁形式的多样化(辞、赋、诗、词、散文、骈文、传奇、小说、民歌),学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化(太学、书院、私塾等),语文知识教育及考评的系统化(科举制),中外兼容的语文教育(隋、唐等时期的对外交流)。

4.近现代社会的语文素养形态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语文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彻底摆脱了传统文史经哲的束缚。民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曾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其中许多内容对于当今的“语文素养”及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蔡元培十分重视一个人的素养,在他的“五育并举”主张和“文理兼修”的大学教育思想中,语文素养观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观念渗透在他的许多论著中。蔡元培“五育并举”中的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语文的素质和修养,包含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又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文化素养、美育素养四个方面。

直到近代晚清及民国初期,中国汉民族语言教育主要遵循“文道统一”的思想路线,注重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学校语文教育事业重见天日而得以蓬勃发展,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传道”角色以及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素养”直接体现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试能力;90年代初期,适逢推行素质教育和“语文大讨论”,学生从知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语文素质”体现为对各种“能力”的掌握情况。进入21世纪,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带来语文科教学与研究的大变革,创新地提出了“语文素养”课程与教学新理念,为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周艳青 安徽省宿州学院文学院234000)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