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误区:关于青年教师培养
2009-01-29崔国明
崔国明
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载体仍然是校本培训。但在很多学校的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中,还存在着一些大有市场、颇为流行、貌似合理的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青年教师的发展。这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先听课,后上课”
青年教师要想少走弯路,尽快站稳讲台,的确需要不断向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也需要这些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于是,听课也就成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需求,有相当多的学校甚至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的明确要求。
“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的要求,在基层学校非常流行,是学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常规做法。这种要求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但这样做其实违背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规律,徒有表象的繁华,而内在实质是虚空的。
听课,对青年教师而言,是其成长的必要途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听课才是最有效的。试想,青年教师缺少的就是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欠缺的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无法把握和驾驭课堂,以及如何设计教学环节,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课堂教学的实践。我们提倡青年教师要多听课,目的是希望通过经常去听富有经验的教师的课,使青年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而要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从而使自身得以提高,就必须先有一个实践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是而且只能是青年教师自身教学的实践——上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有先“上课”,先实践,再“听课”,才有改进的依据和可能。如果没有自己的“上课”实践,直接进入“听课”的环节,那么就缺少了对教学进行反思这一最为重要的一环,极易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沦为“模仿秀”,青年教师也必将成为“搬运工”和“传声筒”,并最终丧失自我。
因此,青年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上课,再听课,继而反思,最终调整。
误区二:“专注教学,少搞科研”
在很多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中,普遍的、流行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甚至反对教师从事教科研,要求教师“专注教学,少搞科研”,并认为教师从事科研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实质上,这是一种着眼于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更是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误解和歧视。
我始终认为,教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一名教师,想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自我品位,唯有以教科研为阶梯,不断进取、不断钻研、不断攀升;教科研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经验和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表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必然途径。
教科研的基础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从事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存在或新出现的实际问题,它既是一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反过来可以运用总结出来的理论与思想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概括地说,教科研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实现提升”,其流程应该是“问题——反思——解决——提升”。
教师教科研的核心是教学反思,即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反思的核心是“问题”,是问题牵引下的反思;反思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反思。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途径。反思,是教师从事教科研的主要方法,是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尽快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既需要“埋头拉车,更需要抬头看路”。我们应当鼓励青年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之初,就应该养成对自己、对他人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如果我们从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就浇灭了从事教科研的热情,实际上也就阻断了青年教师快速提升的最便捷的路途,那么,长此以往,就必然会使青年教师逐渐沦为“教书匠”。
因此,在青年教师培养的校本培训中,应当营造一种教科研的氛围,将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培训内容,并使之走上正常且有序的轨道。
(作者单位:江苏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