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轨迹

2009-01-29张宝根

唯实 200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传播发展

林 坚 张宝根

作者简介:A林坚(1964- ),男,江西宜丰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文化学等;张宝根(1974-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教育。

摘 要:社会主义包括理想、学说、运动和制度等方面。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实践的重要问题。还要了解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以及具体实践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社会主义;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2-0047-05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精神想象;作为一种理论或学说,它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的概括和展望,经历了400多年历史的探索;作为一种运动,它是在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冲突中发展起来的,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工人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在部分国家成为现实。从理论上说,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要搞清楚其理论内涵及发展过程。从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有多种形态和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响,迅速引起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向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

1918年3月,《东方杂志》十五卷三号发表题为《述俄国过激派领袖列宁》一文,第一次介绍了列宁的事迹,说他“排斥偏颇中产及妥协党略,而倡导最激烈之纯粹社会主义”。《劳动》杂志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基本上具有无政府主义的倾向,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无政府共产主义的胜利。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认识到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的不同,认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1]573,但还是停留在一种广义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上。11月,他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文章,认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是平和思想的胜利,是公理的胜利,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lsher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1]593。他指出,布尔什维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客士(即马克思)为宗主的;他们的目的,在把现在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1]598。他把十月革命与列宁、马克思连在一起,对他后来研究并宣传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大钊与陈独秀等创办的《每周评论》与改版后的北京《晨报》副刊成为宣传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阵地。1919年3月,《每周评论》发表《近世的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区别》一文。4月,发表署名为舍摘译的《共产党宣言》。《晨报》副刊连载了陈博贤以渊泉署名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指出文章“实有两大用意”:一欲引起诸君“研究社会主义之兴味”;一欲使诸君“知古来圣哲献身求学之生涯”。同时,《晨报》副刊在1919年5月9日至6月1日以《劳动与资本》为题连载了马克思的《工资、劳动与资本》的译文。6月3日至11月11日的《马克思研究》专栏中分183次连载了考茨基《马克思经济学说》(时译为柯祖基:《马氏资本论释义》)一书的译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启蒙运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学说成为新知识分子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个时期成为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社会思潮的显著特点和共同趋向是对中国向何处去,如何改造国家、社会的关心和讨论,普遍带有理想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色彩。1919年6月18、19日,李达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两篇文章。1919年8月4日,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为国内许多报刊相互转载。毛泽东指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引起了其他许多国家的社会改革,并对中国的“五四”运动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而这种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所提倡的。1919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其成员后来发生分化,各自成立了研究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等不同的组织。[2]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发生了三次论战,一次是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另两次是马克思主义者与社会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马克思主义者与社会改良主义者的论战主要围绕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中国应该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救国还是实业救国而展开。1920年11月初,张东荪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的文章,由此拉开论战的序幕。他主张实业救国和社会改良,李达、陈望道、邵力子、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表文章予以反击。李大钊举出了三个理由,说明中国不但今日能行社会主义,而且还非行不可;陈独秀等从跨越论出发,论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者还与无政府主义者、修正主义者进行了论战,社会主义的概念逐渐清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奋斗,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但也有一些失误和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的经验,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要学习的是属于基本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对于苏联的经验,也不能不加分析一概排斥,抑或一概照搬。以苏联为鉴戒,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坚持的方针。1960年,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说:前八年照搬外国的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自己的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的经济规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思想财富。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号召全党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尤其是“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去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以“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3]。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指它“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状况”[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有许多闪光之处,如: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发展是有若干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别国的成果,包括资本主义成果;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等等。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邓小平理论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针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指出:“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要物资的极大丰富,难道一个贫穷的社会主义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能够是贫穷的吗?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5]254-255邓小平探讨的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理解的原则问题,它是实践的指导和精神支柱。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5]382-383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内在统一的。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理解,就要以唯物史观为基点。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寻求自己革命的道路,包括方式。”[6]邓小平曾对匈牙利客人说:“第一,我们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我们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5]9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5]6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373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会议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5大要点。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概括出12个主要观点。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5]253这个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就是指当时我们中国的现实社会。怎样根据这个实际来建设社会主义呢?邓小平讲要“三步走”,又称“三部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和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相结合。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9个方面。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9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的宪法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5]64-65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建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股票、证券都可以试等各种具体政策的指导理论,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理论。邓小平提出的建立“小康社会”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用“小康”这个中国通俗的词语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所指出的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际上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几个方面。2000年2月24日,江泽民在广州主持召开的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三个代表”概念及其思想;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标志性成果;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体现。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放到重要的地位。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是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8]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一个重要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提出的。

3.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正式确立。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背景下,理论上创新的结果就是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遵循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和谐文化在社会发展观上的具体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是一个进行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在新时代、新阶段,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共十六大以后又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做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整体。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世界趋势的准确了解,对中国国情的恰当把握,对发展机遇和前景的科学分析等方面。其中的“科学”概念不是从学科划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意义上去理解,而是从注重符合规律、观念正确、思想清晰、方针对头、方法得当、具有可行性等方面去理解。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进行了新的科学规定。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9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负责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三次理论创新都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是对“三大规律”的内容、关系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创新。简单地说,邓小平理论是对“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一次界碑性的转变,这个转变为理论创新开辟了新的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基础上,达到的是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认识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要求从整体上有了更加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是又一次理论创新。以上理论创新各有所侧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侧重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和关系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在党的建设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则是在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对“三大规律”涉及的理论和实践众多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唯物史观的创新能力就在于它对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时代之声”、要解的“历史之谜”的回答。什么是这个发展阶段上的“时代之声”、“历史之谜”呢?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入世”之后,会面临诸多问题,如能源与环境、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城市工业体制改革与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特别是收入差别拉大的问题,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的答案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处理好这些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把握“三大规律”的内在要求。关于科学发展观,有两点应特别指出,一个是“以人为本”,一个是“和谐”的原则。对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都和对“三大规律”的理解有关系。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以人为本”及“和谐”的原则,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理论创新。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总体性方法,同时,引入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我们认为,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六大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六大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六大目标)的总体理想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36-337.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10.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55.

[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5.

[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0.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传播发展
区域发展篇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