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辉煌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9-01-29叶通贤鸿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

叶通贤 周 鸿

[摘要]20世纪中后期以来,部分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创业,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大学范式:创业型大学。以开发新科技、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为中心任务的创业型大学不仅在欧美遍地开花,而且亚洲的一些高校也正努力朝着创业型大学转制。方兴未艾的创业型大学在经济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我国大学的发展、变革不无启迪。

[关键词]欧美创业型大学创业成就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43—03

[作者简介]叶通贤,周鸿,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应,大学的作用和活动范围也在发生引人瞩目的变化,大学传统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正在不断进行重新整合。欧美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率先走出“象牙塔”,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成果,引资创办高技术公司,加速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催生、兴办新的产业,承担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于是一个促进创业活动的大学新范式——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正日渐崛起。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创业型大学是传统大学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向创业型方向所进行的转变,从而自觉地走上创业的发展道路。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认为:“一所创业型的大学,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作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彼得·斯克特(Peter Schul—te)认为,一所创业型大学必须承担两个使命:第一,它必须训练未来的企业家;第二,它必须以企业化的方式操作,建立孵化器、技术园并使学生参与其中。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兴趣日益增强,这种兴趣和意愿又加速模糊了学术机构和公司之间的界限,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和回报紧密相连的”。日本学者横山惠子(Keiko Yokoyama)认为:“创业型大学是追求创业和市场导向的大学;创业型大学寻求创新以适应内部和外部的变革。”斯米勒(Smilor)把创业型大学定义为直接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行为的大学。约翰·尼尔(John E.Neal)则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同时致力于非传统学生(主要是成人和非全日制学生)的、强调在多区域内(包括跨州和跨国家)以多种形式提供指令性服务(比如与科研相对应或延伸于社区的活动)的大学”。斯拉特(Slaughter)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指高校在变化的形势下采取一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展示出市场化的行为,特别是对外部资金的竞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创业型大学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型大学。其内涵包括:它与企业、政府建立新型的关系;它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领域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它以开发新科技、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为中心任务;它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以争取多样的资金来源;它以提高大学本身、地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为终极目标。

二、欧美创业型大学的辉煌成就

创业型大学这种新型的办学范式,尽管其发展时间很短暂,但却在欧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以前,大学与产业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创业型大学的初始阶段,它仍然和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相联系,可视为研究型大学的扩展或部分转化。1965年英国建立的沃里克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可谓开创了创业型大学的先河,并引起欧洲一些大学的积极仿效。1 997年11月成立了欧洲范围内的国际性组织网络——欧洲创新型大学联盟(European Consortium of Innovative Universities.ECIU),包括丹麦、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法国、德国、芬兰、英国等国家在内的11所新兴大学成了其第一批成员,他们通过这一组织共享彼此间的经验与教训。

欧洲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很多,最具典型意义的是英国的沃里克大学、荷兰的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苏格兰的斯特拉斯格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瑞典的恰尔墨斯技术大学(Chalmers Unl—versity of Technology)和芬兰的约恩苏大学(University of Joensuu)。沃里克大学始建于1965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它一跃而成为知名大学,直逼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沃里克在具有权威性的《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1999年的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七;在2000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署公布的全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成绩中,其得分与牛津大学并列第四。

沃里克的成功之道在于学校秉持“用经营的理念发展大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沃里克就敏锐地认识到英国的中央政府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依靠的大学赞助者。在沃里克,等待政府拿出更多的钱,被看作只是那些并不面对现实的人们所采取的选择。沃里克大力鼓励师生与工业界达成从教学到科研的全方位合作。事实证明,沃里克走的是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当其他大学挣扎着靠微薄的收入为生的时候,沃里克正在泼水般地撒出1 000万英镑,在一系列学科中雇了50位研究员。2001年,沃里克以其“学术卓越和富于想象力的创收”结合起来的优异办学成就获得德国“贝尔特曼基金会”颁布的“欧洲最佳大学奖”。

创建于1961年的荷兰的特文特大学是欧洲又一所成功的创业型大学。自1964年招生开始,经过15年发展后的1980年,特文特因其规模小、范围有限、位于经济萧条的省份等诸多不利因素,使其在荷兰高等教育中处于系统的边缘位置,既容易受到来自政府预算削减的财政危机的伤害,又偶尔遭到有关它的有些学院或者甚至整个大学可能被停办的谣言所困扰。但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特文特在校长克罗能伯格(Harry van den Kroonenberg)的坚强领导下,首先在理念上确定把特文特办成一所“创业型大学”;其次,设计了一个经过改革的预算制度。在此基础上,特文特进入了发展外围的实施阶段:特文特的各个学院、系和研究中心跨越传统的大学边界与工业公司、专业协会以及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筹集到占预算资金总额的1/4~1/3的经费,大大地提高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1996年,欧洲创新型大学联合体在特文特举行首次会议,特文特因其卓越的成就而受到盛赞与推崇。

创业型大学在美国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和斯坦福大

学(Stanford University)。1997年美国波士顿银行发表题为《MIT:冲击创新》(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的报告。该报告显示,如果把MIT的教师和校友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些公司创造的总收入将使这个国家成为世界第24大经济强国。MIT的毕业生和在校教师已在全球创建了4 0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110万,年销售额高达2 32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1 160亿的GDP,比南非稍低,但比泰国要高。MIT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原因是它把企业家的精神贯穿于学校的常规工作。它是最早注重与工业界合作、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的大学。早在1 920年,MIT就开始实施“工业技术计划”,使大学与工业合作研究的理念最先在MIT得以实现。1940~1946年,MIT建立了微波雷达研究机构;1951年建立了林肯实验室;1969年又制定了“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MIT致力于学术、探究和批判,并具有擅长把工业、政府和学术界联合起来的企业家精神,使它在美国高校中名声斐然。

创建于1885年的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又一所成功的创业型大学。1920年,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到了1960年它便名列前茅,到1985年则声名鹊起,成为美国的顶尖级大学之一。1959年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当时的工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把学校的一千英亩土地以极低廉的租金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于是,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不久就超出斯坦福所能提供的土地范围,进而形成从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美国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斯坦福作为创业型大学的佼佼者之一,一方面,它在大量实践领域的卓越研究以及其从事跨学科研究的意愿结合在一起,成为吸引公司进行合作研究的磁石;另一方面,斯坦福长期以来一直是通过专利和许可进行技术转移方面的领袖。斯坦福的技术转移项目为其赢得了可观的财源,截至2000年9月,在2 000多项技术授权许可中,其中8项每项获得500多万美元的许可费,31项每项获得超过100多万美元的许可费。

斯坦福大学在“企业家精神”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鼓励学校与公司企业合作,重视科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它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构建了闻名世界的美国“硅谷”的灵魂,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五名明星级大学,全美学术排名第一。

三、欧美创业型大学的灿烂前景

在全球高等教育财政预算日益紧缩的严峻现实面前,创业型大学无异于一剂使高校走出经费窘境的灵丹妙药。1999年11月8日“剑桥一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The Cambridge—MIT Institute,CMI)在剑桥大学隆重挂牌。CMI是由英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赞助的新型学术组织,它借助剑桥大学和MIT的知识、专家智慧和资源,为学生、学术界、合作伙伴和政府提供卓越的研究、学习和商业机会。作为世界顶尖的两所大学联合建立的CMI,是政府、大学和工业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是培植创新创业精神的一种新方法,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一流大学对高等教育现代学术职能的新贡献。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资助环境,不但像剑桥这样的老牌大学在积极向创业型大学方向转变,而且建校历史不长的大学也在主动与创业型大学联姻,成立于1955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便是其一。1998年11月3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组建的创新型工程教育与研究组织《新加坡——麻省理工联合体(SMA)》应运而生。2003年3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又签署了SMA第二阶段(SMA-2)的合作协约。SMA-2与工业以及研究机构在更大程度上的互动适应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贸易、金融、航运、资讯等国际性服务中心的要求,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的国际地位。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通过调查对世界大学排名,南洋理工大学跻身前50名。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创新精神顺应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不仅在欧美遍地开花,而且亚洲的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也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一大批高等学校正在努力朝创业型大学转制。

四、他山之石:欧美创业型大学对我国的启示

高等学校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水平。世纪之交,我国高等学校实现了大发展,成就巨大,但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传统的大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大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高等学校如何才能把问题变成机会,欧美成就辉煌的创业型大学不啻为一面明镜。

(一)变革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姻,还是荷兰大学体系最底层的特文特大学崛起,其成功的实质都昭示出一个共同的办学理念:变革是大学通向兴旺发达的基本途径。如果说大学的传统精神及其行为方式上的遗传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和身份连续的话,那么环境的变化及其社会的压力则必然促使大学进行适应性变革。唯其如此,大学才能摆脱政府在资源供给上的严密控制,实现自主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的多种需求和挑战本身并不会决定大学的命运,大学应对这些挑战的举措和实际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自主创新是大学的重大战略抉择

斯坦福大学从一所“乡村大学”跃升为世界顶尖级大学,其成功的秘诀在于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学校的基本战略。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方面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还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特别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数来看,我国还排在全世界第20位。因此,我国高校必须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研工作的核心位置,并贯彻到科研的各个方面。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获取超额利润。客观地说,我国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不高,专利发明比较少,科技转化成功率比较低。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理应肩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我国大学巨大的科技能量尚未完全释放出来,究其原因一是高校实体地位缺失,二是高等学校行为的自我目标缺失,三是高等教育系统开放性机制缺失。因此,我国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参与企业课题研究、高新科技园建设、企业孵化器建设等途径,依托企业提供的优良资源,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

(四)自主创业,拓宽外围发展思路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变革和转型是源于自己对生存和发展的诉求,是对外在环境的需求所作出的理性回应。“硅谷之父”特曼说:“大学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它们已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场所。它们正在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产业活动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因素。”当前,我国大学面临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的艰难处境,而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又寄予更高的期望。因此,大学必须要在越来越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自主创业,鼓励教师或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加强与企业联络、沟通,参与企业活动和自创企业。同时,要不断拓宽外围发展,通过专业化的校外办事处从事知识转让、工业联系、知识产权开发等,多渠道获取社会资源,不断推动大学与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曾说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同样,创业型大学也不能回避历史。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其压力必然促使大学进行适应性变革,方兴未艾的创业型大学在经济社会服务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其灿烂前景,毋庸置疑地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

猜你喜欢

大学
神回复
比萨里的大学问
至善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比萨里的大学问
Supervisory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世界排名大学连连看
土耳萁密玛希南大学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揭秘美眉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