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潜能生的转化
2009-01-27余兰珍
余兰珍
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强调要特别关注在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何谓"潜能生"呢?"潜能生",是指在同一年龄层次中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较为薄弱,情感体验、实践感悟较为缺乏,自求、自主发展意识有待激发,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心理、个性、学力潜能更有待开发的学生,需要教师和家长花更多的精力,寻找更好的方法去引爆这些学生潜能的最佳点,打开学生最易开启的那扇窗户,让他们展示从来没有发掘出来的才能,品尝成功的快乐,产生不断追求成功的动力。
1 正确对待潜能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许多潜能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差,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不就是经常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师对这些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过激的言辞。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曾说:"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学记》上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矣"。当我们深入细致的了解这些学生时,就会不难发现,每个潜能生后面都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有的是思想跑题而放松了学习;有的是课没有听懂又不敢问;有的是是因病造成知识缺漏;也有的是家庭条件差,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有的是学习方法太死,智力水平低……教师对待潜能生要充分理解并尊重他们,要帮助他们研究学习上不去的原因,建立起融洽互爱的师生关系,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相互沟通,才能产生良好教学效应。作为一教师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理解学生。俗话说"理解万岁",理解的延伸是信任,信任学生还学生一份自尊;其次,要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是对潜能生的尊重,能很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另外,就是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能顺利地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爱其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品格,是教师因职业信念而产生一种普遍、持久、深厚的情感,同时,"师爱"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不可缺少的条件。对待"潜能生",我们要"和颜悦色","温而厉"。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又要明确指出他们的不足。
2 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践证明: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学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有劲头,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潜能生的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计算机等作为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辅助工具,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3 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潜能生的成功感
潜能生在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信心不足,不爱好学习,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越学越不想学,越不学成绩也就越差,有时甚至故意在课堂上捣乱、出风头,从而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中往往折射出该生的智能强项。所以,我们要用新的眼光"透视潜能生的课堂行为",悉心关注潜能生。
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激发起追求更多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在教学中,潜能生总会有一时成功,作为教师就应在课堂或生活中随时注意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哪怕是极小的成功,教师都要对这些潜能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潜能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及作业目标,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快,他们就会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之后产生更强烈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
转化潜能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因材施教,耐心辅导,培养兴趣,用教师的爱心和热情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在"潜能生"身上打开一扇最易打开的窗户,找准潜能最佳引爆点,让潜能生展示一下从来没有展示过的才能,品尝成功的幸福,使"潜能生"变成"显能生"。
收稿日期: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