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体会
2009-01-27曾朝荣
曾朝荣
1 贴近生活实际
我们现在使用的实验教材很贴近生活实际,"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时间与综合运用"的编排,很符合现实人们的需求。三年级上册第一章《乘除法》题目里的"小树、香蕉"是学生常见的,学生就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这种题目实践性很强,能让学生经过亲自动手,亲自记录,然后完成练习。
2 教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虽然改革已经开始,但我们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如学生背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对乘法运算也很自如,但是当你考一些生活中数的运算时,便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每个学期统考,大家上课为了应付考试,试卷集、练习册做了又做,许多东西我们都太在意结果,我们都很热切地希望学生能把知识记住,而实际上一些过程的探索我们又忽略了,也许,学生的创造性在这里又止步了。也许,我们又顾此失彼了。
3 不注意开发课程资源
3.1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有什么教具可用就用什么,没有就不用,有些教具没有现成的是要动手制作的,比如,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里做一做:用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的角。这个教具是一定要做,还要指导学生做,才能起到作用,不能光叫学生做,自己不动手。
3.2 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课本有什么就讲什么。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去开发我们的课程资源,实际呢,我们应该把我们地方实际及学生生活实际融入到课程中去,比如,二年级下册第六章《加与减》可以举一些与生活很贴近的例子。如:爸爸买了两包糠,一包玉米糠600斤,一包麦皮糠700斤,两包糠一共有多少斤?把我们生活中的数提到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进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4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适应新课程
现在,我们的教师也许对于如何做一道题很在行,教会学生做题也很老到,可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就很有难度。比如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章76页的小调查时,我先让学生读题,问学生知道叫他们干什么吗?学生都不知所云,经过解释,他们才有点清楚。接着,我让学生遵照那些问题去调查,结果更糟糕,没有多少个学生知道目的是什么?走了几个回合就回来了,虽然拿有笔和纸,却一字没有写,有几个虽然写了几个数字,却也不知道要来干什么,后来,经过一步一步的慢慢启发,学生才得以艰难地完成这个小调查。
5 关于优质课
我们看的优质课,大多很成功,我觉得对我们的教学也很有启发。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们上课总是会磕磕绊绊的,上得很不顺利,每一个教学内容,总要花好大的力气。而我们看到的优质课,总是那么的顺利,没有被卡的尴尬,让在场的观众羡慕不已。
可是,这些优质课也有一些问题:1、中看不中用。2、学习困难的学生依然不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们最大的困难便是后进生,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
总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让我们开始认识到改是必然的,改是正确的。只是还应该更进一步的探讨如何改。
收稿日期: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