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母亲”的完美主义累了谁?

2009-01-26

中小学德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完美主义草稿纸测验

陈 珍

【案例1】

喻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还是学校合唱队的成员。开学的头一个月,学校活动比较多。为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喻中午和晚上放学后常常去参加合唱队的训练,做作业的时间自然紧了。虽然,喻对自己作业的要求比较高,但是,毕竟时间有些匆忙,忙中就很容易出一点错。

那天,喻上午的课堂作业出现了一个小错误。她母亲中午到教室送饭,翻看她的课堂作业之后,说了她几句。晚上来接女儿时,看到喻下午的作业又出了错,母亲终于忍不住了,一边拿本子朝女儿脸上摔,一边嚷嚷着:“从明天开始,你中午的合唱不许去了,学习都学不好,还唱什么唱?这学没法子上了,作业老是错,你还当什么班干部、课代表!马上跟你们班主任说,你什么干部都不当了……”推着搡着就把女儿带回家了。

【案例2】

敏是个很乖巧的女孩,尽管平时学习表现一般,但每次的家庭作业正确率都很高,接连几次的单元测验也都是满分。

一天,我们班进行单元测验。20分钟过去了,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做着试题。偶尔,我会扫视全班,看看大家考试的状态。突然,敏一脸紧张的神情与我的目光相撞了。看到被我盯着,她似乎更紧张了。

我疑惑地拿起她的试卷,发现她的答卷非常工整,没有一丝一毫修改过的痕迹。再看她的草稿纸,上面同样工工整整地写着数字、算式,连竖式和验算都很完整,解答顺序也和考卷一致,俨然一副答题纸的模样。按理说,20分钟的时间里,动作快的最多做到一半,动作慢的只能做个三分之一,可她只剩下最后两题了。而剩下的那两题的解题过程也已经出现在草稿纸上了。如果再给她5分钟,整张试卷她都要“做”好了……

原来,每次测验前几天,我都会通知学生回家复习,做好准备。她的母亲担心她考不到好分数,总会要求她事先把家里另买的、和老师一样的那份试卷完成一遍。然后,她总是瞒着母亲把正确的答案誊写在草稿纸上,为了防止解题过程有误,她把所有的内容都抄了下来,這样每次考试就都能考到满分了。

【分析及应对策略】

喻和敏的母亲都是全职妈妈,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她们也就成了“留守母亲”。她们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她们生活的轴心就是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用她们自己的话就是:“如果她们考得不好,我们也没面子,在家带她们也没有功劳啊!”

孩子上学,她们为孩子准备好生活上的一切;孩子放学了,她们就开始了对孩子学习的“加餐”——辅导。孩子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要完成她们布置的“加餐”任务,而这些任务往往比老师布置的任务多几倍。她们把自己的一切精力和时间都给了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即使考到99都不够,因为还差1分。她们的眼睛死死盯着孩子的错,而对于孩子已经掌握的东西根本不去关心。

笔者以为,孩子一直处于这种追求完美而不得的状况下,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死盯着错误会加重孩子的挫折感,多次的挫折感则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剂。孩子一旦形成自卑心理,每做一件事,在潜意识里总会对自己做出否定的结论,就会逐渐失去自信。由于担心学校的其他活动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对学习之外的一切活动,包括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就能省则省。一到作业、测验,孩子就会十分紧张,生怕自己因出错而受到母亲的批评和责罚,于是就像喻那样,作业老是修改,速度非常慢,或者像敏那样,采取非常手段来参加考试。

追求完美不是错,但苛求事事完美就让人无法接受了。正如宋朝的戴复古在《寄兴》中指出的:“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只有想象中的自己是完美的,而我们却生活在现实中。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英国首相邱吉尔的名言“完美主义等于瘫痪”就很精辟地阐明了完美主义者的害处。

“严是爱,松是害。”作为孩子引路人的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没有错,但要求孩子做到完美就不可取了。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无疑是自讨苦吃。

时下,在我们的中小学里,有多少孩子被“留守母亲”的完美主义所累?这真值得我们认真地关注!笔者以为,在这方面,对家庭教育要给予科学的引领和辐射,学校以及老师义不容辞。有鉴于此,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应该首先鼓励孩子去做,而不必在乎结果如何,也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只要努力去做,必定能够为下一个行动做好准备……如此继续下去,在做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这样的过程中,孩子才会逐渐成熟。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市

康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红曼

猜你喜欢

完美主义草稿纸测验
完美是个坑
培养小学生使用草稿纸的方法
完美主义的内涵和分类
完美主义害死人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草稿纸上致青春
数字测验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半张草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