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2009-01-25陈映春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手工创造力动手

陈映春

小学阶段是人的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针对这一特点,我根据“优化每日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的主题,将动手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但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而且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小学生对美的感受,可直接通过其动作、表情、语言、活动等表现出来,带有行动性特点。小学生对美的、新奇的东西总喜欢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甚至以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他们通过创造和操作等多种形式来得到美的感受。根据这些特点,我利用旧挂历、旧报纸、硬纸片、废弃的纸盒等,教学生折“小鸟”“青蛙”“小船”,然后和他们一起把这些东西装饰在教室里。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漂亮作品,能挂在教室里装饰时都很高兴。在每月的“家长活动周”中,他们总是眉飞色舞地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爸爸、妈妈讲述自己制作作品的过程。可见,他们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美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感,我还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奇思妙想”节目。让他们想其所想、画其所爱,激发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模仿力。在学习画画时,我让他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上想象来随意画,随意拼图。通过学生的精心设计,认真细致的制作,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一个个鸟语花香的“公园”,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在这一过程中既发掘了学生的绘画潜能,又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色彩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不能长久的保持。但是鲜明、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却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我巧妙地把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使学生对它们向有意注意转化。如我经常开展利用旧的毛线制作绒球,将小塑料珠穿成手链,将易拉罐制作成美丽的花瓶,用小布片缝成布娃娃的裙子等手工制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慢慢地培养了注意力,形成了做事认真、细心、专心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年龄的关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其思维的特征是以具体、鲜明的对象为主,但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又比成年人更丰富,而且更奇特、大胆。所以具体、鲜明的形象,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挥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在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时,有意识地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让学生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启发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如在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主题活动中,我先让学生观察我准备的各种小工具和材料:剪刀、小铁锤、锯片、图钉、硬纸片、不同颜色的毛线、易拉罐,再让他们在小组、班级中交流,谈谈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怎么使用。同时用语言激励学生:“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很聪明的,能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发明出许多有用的东西。想一想,你能把它们制作成什么漂亮的粘贴画和好玩的小玩意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我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制作。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工具,根据自己的观察、想象和经验,制作出了许多小工艺品:毛线粘贴布娃娃、头饰、不倒翁……这一系列手工制作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隔一段时间,我还在学校的少先队员展览室里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的展览活动,以点带面地把此项活动在学校中全面展开,从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在动手活动中提高孩子们艺术修养的目的。

四、提高学生的智力

提高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注意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特别是手脑并用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小学生智育品质中的敏捷性、灵活性、反应性等特点。开展手工制作活动,除了有益于孩子脑部的健康发育,又能使孩子们的思维反应变得更敏捷。而且他们对物体形态的掌握能力得到了加强,思维力、想象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小学生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更能在活动中整体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艺术修养。

(责编郝勋)

猜你喜欢

手工创造力动手
我也来动手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