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岑光录:山区教育的脊梁

2009-01-25韦春艳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点陈老师残疾

韦春艳

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一名平凡的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安贫乐教,艰苦创业,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师生和群众的一致称赞。他,就是乐业县花坪镇运赖村小学残疾教师岑光录。

岑光录的童年和山区里其他孩子一样,一边在村子里的小学读书,一边帮助家里挑水、砍柴、照看牲畜。然而,读小学三年级时,岑光录不慎伤了左腿,由于村子里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这次意外给他留下了终身残疾。因为残疾,生性内向的岑光录听从父母的意见退了学。

15岁那年,岑光录认识了在运赖小学执教的陈老师。陈老师经常邀请岑光录到他的住处去玩并指导他学完了小学的课程,练就了一手漂亮的书法。

山村小学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陈老师一个人就要负责五六十个学生的教学工作,沉重的教学负担让陈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陈老师召开一次群众大会,推荐岑光录做民办教师,村民们一致通过。那年他16岁。

“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六元钱,还给了我两百斤粮食。”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岑光录感慨万分,他年纪轻轻又有身体残疾,之所以能够成为民办老师,全是因为乡亲们对他的信任与同情,岑光录一直心存感激:“多亏了村民们的关照!”

当上民办教师后,岑光录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花坪镇运赖村距花坪镇政府24.8公里,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靠垦荒为生,生活十分贫困,他们对送子女人学思想认识不足,致使辍学现象颇为严重。为确保学生一个都不少,岑光录常常深入细致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山村里的交通极为不便,走访同村的一户村民有时候都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为了了解学生们的具体情况,避免在校学生辍学,岑光录拖着残疾的左腿一户一户到学生家里走访,动员学生家长。

2005年秋学期,岑光录在远离学校10公里的良弄屯动员即将小学毕业的女生岑青联回校,当晚天色不好,学生家长挽留他住下,但因放心不下正在维修的校舍,他执意回学校。在返回路经一深山野林时,天下起了大雨,夜黑路滑,岑光录身残不便,不留心滑下山坡,手臂受伤流血,他爬起来摸了好一阵才找到电筒,换上电珠,缠好受伤的手臂连滚带爬地回到学校。岑光录的坚持让家长们深受感动,加之他对特困生采取减、缓、免学费的方式,使运赖村的学生入学率达100%。

由于学校没有围墙,常有一些社会青年到学校骚扰内宿学生,为了确保学校财产和寄宿生的安全,岑光录离家虽近,但长年住校。每天晚上,他都按时到学生宿舍检查。去年秋学期的一个晚上,住校生岑秀铃突发重病,她家离学校很远,学校距镇医院也很远,科任老师一时束手无策,岑光录二话不说背起岑秀铃到村医家抢救,并守候几个小时直至凌晨岑秀铃家长来到才稍事休息。

为帮助贫困生,岑光录节衣缩食,任劳任怨。贫困学生到学校学习,没有生活费,他叫他们来家里一起吃;没有学杂费,他慷慨解囊,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替他们垫支。在岑光录的资助下,许多即将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了学堂,有的甚至考进了大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岑光录以民办教师的身份在运赖小学辛勤工作了16个年头,1986年,他终于转为公办教师,那一刻他流泪了。转正之后,岑光录主动要求领导先后把自己调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岩大屯和母赖屯两个教学点。他说:“能够成为公办教师是我一生中一次重大的转折,我只能用这点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关照。”之后的几年,岑光录一直往返于运赖村和岩大屯、母赖屯两个教学点之间,村子和教学点之间是需要步行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代步,然而这个困难从来没有让身体残疾的岑光录打过退堂鼓。

“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满足更多孩子的求知欲望,岑光录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1985年,他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被任命为运赖小学教导主任。四年之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运赖小学的校长。

40年来,岑光录始终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精心护理学校的一砖一瓦。运赖小学的校舍原是木墙瓦结构,年久失修,雨淋烂脱,成了危房,只好租用民房为教室,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改变这一局面,岑光录设法向上级打报告求助。1999年,虽然争取得到自治区计委教育扶贫项目,但还需集资4万元才能建设学校教学楼。在筹集资金无方的情况下,岑光录只好瞒着家人把多年来的积蓄5000元取出,并向亲朋好友借款15000元,共20000元先垫上,加上群众投工献料折合18700元,费尽脑汁算是筹集到了38000元,建了一栋两层8间420平方米的教学楼。

同时,岑光录还利用学校勤工俭学资金和发动教师集资建起一栋60平方米钢筋混凝结构平房,解决了学校长期借用民房作教室及师生住宿用房的紧张状况,为国家节省了数万元资金。学校改变了,然而岑光录的家还是老样子,想到此他满腹内疚,可是当听到村民们说“岑校长真好!”时,他的心又暖融融起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朴实的岑光录一直在践行着。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羞涩与不安,如今40年过去了,讲台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岁月中,他将继续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演绎无悔的人生,去照亮山村孩子们的心灵。幽远的山村因这一颗火热的心灵而充满希望,充满光明。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教学点陈老师残疾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