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09-01-25莫文献
莫文献
香港孔雪莹老师执教课文《28个史诺比》,驾驭课堂淡定,与学生沟通自如。风趣活泼,别开生面,令人叹服。
一、“情到浓时意更浓”
孔老师课后向现场听课的老师们说:让学生“轻松、活泼”学语文。从整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孔老师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得很成功。
首先是建立愉悦的、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亲切的教态、风趣的教学语言、流动的课堂“站位”,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那么真诚,与学生心贴心。她像熟识的大朋友走进学生们中间,笑容可掬地向学生们敞开心扉,娓娓道来,与学生们之间没有距离感,所以学生们对她的回应也同样积极主动,师生的感情交流也就自然和谐地进行。
其次是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我们把他请出来好吗?”“跟史诺比打个招呼吧!”史诺比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偶。教师上课伊始把史诺比带到课堂,让学生欣赏代表不同地区的史诺比形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感情宝典”“花样心情”等体验活动也都富有童趣,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再次是实现教育公平公正,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整节课,教师不断地游走在学生中间,随时随地请身边的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们参与学习的面很广。学生思维水平高低不一,回答问题、完成练习的质量参差不齐,孔老师一视同仁,给予笑脸,从不同角度、层次给以评价,都立足于鼓励、肯定、赞扬。这些似乎“针对性不强、”“导向性不明”的评价,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激励”效果。她给予大部分学生,尤其那些经常不被关注的“后进生”昂首挺胸表现自己的勇气、胆识和冲动。因为孔老师让他们感受到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就是表现“最棒的”、“最精彩的”,所以学生们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师让学生设想自己“看28个史诺比、汉堡包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这个教学环节,不惜时间,不走过场,把练习和展示的机会公平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尽管后面学生的回答显得有些重复、乏味,教师也满怀热情和期待地欣赏所有学生的展示。这需要教师有多大的耐心和勇气啊!孔老师追求的课堂境界,就是不限制学生的创意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心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心存顾忌地学习,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
二、“风吹草低见牛羊”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推崇并实践一种教学方式——“放羊式”,“我把我的学生带到一个草美水肥的地方,让我的学生像羊一样去寻找最好的水、草。”“学生自己在看书,我不去惊扰他。”“学生自己在练习,我不去影响他。”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孰主孰次,不能简单而论。古人云:“治国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取舍的标准就是看其可否促进学生参与,可否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孔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正确处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体现了当前所倡导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的教学理念。
一是裁剪教材,一课一得。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每篇课文都有许多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材不能面面俱到。孔老师能适当裁剪教材内容,在语言训练上追求一课一得。本节课的教学训练点简明突出,抓住教材中两个感叹词“啊”和“唉”作为切入点,由浅入深,不断滚动、不断扩展、不断强化,多角度、有层次地进行“感叹词”的学习、积累和应用等,使学生体会了感叹词的用法和效果。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切入点虽小,但训练重点突出,扎实有效,体现了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智慧。
二是少讲多练,放手实践。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教师讲的多少,而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来掌握有关的规律,形成语文能力。本课教学,孔老师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己作配角,担当学习活动的主持人。
本课语言训练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学习体会通过表情描写来表达内心感受。老师联系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让学生找出“可爱”“眉开眼笑”的反义词,再让学生口头造句,说说自己觉得什么是可爱的、什么是可恶的,进而体会小作者觉得什么是可爱的、什么是可恶的。二是学习用感叹词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老师抓住日记中“啊”“唉”两个感叹词教学,先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中“啊”“唉”所表达的感情不同;再把啊”“唉”两个叹词分别放进日记的情景中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小作者的内心感受;最后进行拓展训练,积累其他感叹词“呀”“哇”“嗨”“咦”等,并且读出语气。三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试着运用所总结出来的“感情宝典”,把自己“看到28个史诺比、汉堡包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写下(或画下来)。四是补写教师“意外”丢失的一则日记。从上述训练可以看出,从找反义词来理解词语,到有感情朗读来感受小作者的内心,从感叹词拓展到运用“感情宝典”写句子,直至补写一则日记,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训练形式多样、层次清晰、扎实有效。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牛羊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自由快乐觅食,教师也应让学生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自由畅快地学习、运用语文,增长能力。我认为,这应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这节课,让我对香港的中文教学有所了解,获益良多。香港的中文教学和内地的语文教学相比较,在课程标准、年段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从孔老师执教的这节课看,围绕感叹词的学习活动,对于内地四年级学生而言,教学要求则略低了,些。又如,找出“可爱”“眉开眼笑”的反义词,以及分别用“可爱”“可恶”造句等,这些练习也似乎简单了一些。从教学策略而言,让全班学生“看到28个史诺比、汉堡包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写下来”这个学习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可以使一些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在小组内实现合作互助学习,进而利用学生优势资源作为教材补充。
总之,从中文教学而言,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是中国语文教师的共同任务。我们相信,加强两岸四地之间的教学交流,可以使中国语文教学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责编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