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为反思经济危机开启新思路
2009-01-25郑旭东
郑旭东
[时政热点]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奖最后一项奖项尘埃落定,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见右图)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至高荣誉。而世界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诞生以及经济管理学科逐步走向研究前沿,都注定使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烙上了不同寻常的印记。
2008年一场经济危机的袭来,使整个世界都感到了强劲的寒意,经济学家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出,众多经济学家便纷纷表示两位获奖学者的理论为理解和反思次贷危机,乃至制订防范策略都开启了新的思路。而次贷危机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高额分红和风险承担行为以及危机应对中的政府角色等都与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息息相关。
[知识链接]
1.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纽约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具有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的特点。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强化。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他们疯狂扩军备战,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迅速形成,对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
[跟踪训练]
1.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的影响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D.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2.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冷战政策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问题的热点是国际金融风暴,“国际金融风暴”一词是同学们在看新闻时经常能听到的词汇,它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程度不亚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也迅速地蔓延到我国,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请回答: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这场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2)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对付这场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建立了什么政权?为什么美国和德国、日本在面对这场危机时走上了不同的解决道路?
(3)你认为美国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哪些措施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答案:
1.B2.A
3.(1)美国。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2)罗斯福新政。法西斯政权。因为美国有比较深厚的民主传统和比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所以可以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来对付经济危机;而德国、日本有深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深厚的封建残余势力且民主制度不完备,所以它们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言之有理即可)(3)针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中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让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针对“就业形势严峻”,可以借鉴罗斯福新政中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的措施,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办水利工程等,以扩大就业率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