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三部曲
2009-01-23唐强
唐 强
课堂教学和谐而有效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一般情况下,上课前的几分钟,学生还处于散漫状态。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创设充分体现学科特色的情景吸引学生。良好的情景,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友谊的天空》时,笔者通过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新课,耳熟能详的旋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讲授民族团结的内容前,借助3·14藏独事件的新闻片段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课的情景创设可以用小品、音乐、奇闻、新闻热点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情景创设方法。要注意,教师无论利用何种情景创设方法,只有精心设置、巧妙安排,才能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为营造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开好头。
二、合作学习,和谐协作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实现师生的互动,能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组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采用分组学习法,能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走向自主》的内容时,笔者将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布置各小组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交流讨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阅读、思考、交流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学生理解了产生盲目从众心理的三个重要原因。接下来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各小组分别就这三个原因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在愉悦的氛围中找到了消除从众心理的方法。
复习课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友谊的天空》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编写复习练习题:第一组负责编写是非题,第二组负责编写选择题,第三组负责编写材料题,第四组负责编写活动模拟题。每个大组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设立组长。题目编写完之后,小组之间交换做练习,并且互相评改。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实现了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采用分组学习法要注意下列问题:(1)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前认真做好课堂分组教学设计。(2)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展示时间。(3)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如方法指导、疑难问题指导以及鼓励、评价等。(4)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适宜采用分组学习法的就采用分组学习法,不适宜采用分组学习法的就采用其他方法。具体分几个组,每个组怎么分工,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学习时间来灵活处理。
三、归纳总结,实现质的飞跃
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总结,每一节课都要有计划地安排设计好课堂总结这一环节。课堂总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二是对思想认识的总结,让学生谈谈个人思想上的认识、困惑等。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总结:一种方式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可以分小组进行;另一种方式是由教师进行总结。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情况,一般是由学生进行,教师则负责把关和进行点评。
如笔者在教学《礼貌显魅力》的内容时,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让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所得,结合自身说说学习收获。在总结过程中,学生对课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平时自己在礼貌方面的表现也进行了自我检查。通过这样总结,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总结能力,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巩固提高、升华思想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实施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应着重指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简要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进入新的学习。这一环节应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情景创设、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是构建和谐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的三部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责编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