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养成教育,提高德育效果

2009-01-23郑杰松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规范校园

郑杰松

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地研究养成教育规律,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找养成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养成教育工作必须在“实”字上做文章,即养成教育目标要朴实,养成教育过程要扎实,养成教育效果要真实。德育要有前瞻性,与时俱进,又要立足现实,只有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化长为短,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只有把德育规范内化成学生的自身需要,才能外化成学生的言行举止;只有从细节人手,严要求、抓持久,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素质;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社会、家庭、学校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我校养成教育的基本做法是:

一、明确规范,让学生行有所依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如学生着装与仪表的规定、学生文明交往的规定、文明就餐的规定、住宿生管理条例、卫生管理条例、交往用语四讲四不讲、进办公室的四道程序、关于值周班的几点规定等等,囊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儿,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明确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学生行有所依。在制定规范方面,我们突出“全”和“细”两个特点。“全”,就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凡事有规范;“细”就是从细微处做起,规章制度具体、细致,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如宿舍管理的毛巾怎么叠,鞋子怎么放,凳子怎么摆,被子叠成什么形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使规范更易于为学生接受,我们在制定规范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学生的意见,在执行中,还会根据学生的合理建议调整规范。总之,我们的规范既是全面细致的、高标准的,同时也是合情合理的,是学生可以接受和做到的。

二、激情明理,让规范入脑入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教育人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遵循先入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先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因此激情明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理解、接受养成教育,进而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确定为常规教育月,每年的十月份确定为爱校教育月,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在常规教育月中,学校要向学生宣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通过开学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熟悉校纪班规。学校每年还组织新学生开展“校园探秘”活动,让学生以各种方式了解学校:清新优美的校园、一尘不染的实验室、秩序井然的餐厅、舒适整洁的宿舍,对学生就是一种熏陶。数不清的各种荣誉称号、教育教学的辉煌成绩,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然后,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这种荣誉感化为责任感。如,有的班召开“校园是我家”、“我为校园添光彩”、“责任在我心中”等主题班会。学校也通过征文、演讲、校园广播等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优美的环境、辉煌的成绩来自于严格的管理,来自于校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意识到,要维护学校的光荣,更要续写她的光荣;我们向学生介绍名人成长的故事,让他们懂得,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成才的前提条件,一旦养成,受益终生。这样,学生对我校的严格管理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为养成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勤查严管,让规范化为习惯

学校的养成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常态的生活德育教育,强调养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时进行、处处体现,对学生不搞“应景式的教育”,不搞任何形式的突击性迎检。教育中始终注意保持前后一致性与连续性,学校养成教育标准是“随时能够接待参观”。长期的养成教育实践,我校形成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教师引导督促为辅的养成教育机制:有学生会负责协调、学生干部为骨干,以值周生为主体的检查机构;有以政教处教师、班主任以及相关部门的教师组成的督导机构。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检查制度,能做到事事有人查,处处有人管,随时有抽查。检查后反馈迅速,及时将结果上传校园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们的检查制度突出“严”和“恒”两个特点。“严”,就是严格执行规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恒”,就是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任何时候都不放松标准。

多年来,虽然我们养成教育的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一点从不改变,那就是把正确的做法坚持到底。比如说,严禁学生进校外网吧,我校政教处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坚持课余时间抽查,坚持至今,从未松懈,几年的坚持让学生的网络世界纯净了很多。再比如说,校园的自行车摆放,即使是节假日,也一定是摆放整齐的。无论有没有人检查,学生都能够坚持按最高标准做事。我校的养成教育,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做细做实,始终如一,目的就是培养有良好行为习惯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四、评价激励,使养成落到实处

学校在长期的养成教育实践中。探索出“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多元评价体系,这种多元化评价,使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

我校实行量化管理,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与对学生的评价,班集体评价,班主任评价挂钩,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养成教育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在养成教育中,我们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奖励优秀个人、集体,督促后进。如我们利用校园广播、橱窗以及校刊等宣传介绍养成教育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每年,我们在全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礼仪标兵”、“优秀住宿生”、“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组织各班开展以“学习身边的楷模”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使落后者有了压力,而且变压力为动力,迎头赶上。

多年坚持不懈的养成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走进校园,你看到的是整洁的操场,生机勃勃的绿地,排列整齐的自行车,慢步轻声、文质彬彬的学生;走进餐厅,你看到的是干净的就餐环境,有序的就餐队伍;走进宿舍,你看到的是整洁的床铺,闻到的是清新的气息。

回顾历届毕业生,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这些品质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走出校园的校友们真实的心声,是对校园长期以来始终注重养成教育所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也是对校园未来养成教育的激励。

种树者必培其根,育人者必培其心,,只有能够走进学生心里的养成教育才是最真实、最持久的。让每一个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他的一生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梦想,也是学校永远的追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养成教育的规律,拓宽教育途径,迎接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培养高质量的社会英才。

(责编马超勤)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规范校园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