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09-01-22刘建平

职业·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法体育课体育

刘建平

“兴趣是智慧之源,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导入式、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关键。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认识到健康身体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可以感觉到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这对课改来讲是不相适应的。如:体育课的教育观念滞后,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过分强调竞技体育、过分强调规范等严重脱离体育内涵的做法和现象。所以,在现阶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以务实、严谨的作风,加强教法改革,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课前设计准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妥善的课前准备、融洽的课题氛围、有效的比赛激励,都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体育课是一门与人身体健康紧密相关的学科。它对场地的选择、器材的准备、课堂的氛围要求比较高,因为以上因素是否合理对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1.场地和器材

体育场地要安全、适用,便于教学开展;器材的搭配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性别、年龄),科学性(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及动作的施展需要),全面性(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以各种比赛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改后,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再也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发挥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学生之中,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建立新型、平等合作的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教法灵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奇”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到生命结束,都有来自本能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教学特色,促使学生获得强烈兴趣和新鲜感,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比如:排球的垫球操和传球操是自编的,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特点与属性,寓教于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比赛方法。

综合分析过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笔者认为首先是学生的好奇心没有被激发,过分强调体育知识的竞技性和技能性,而忽视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丧失了体育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体育课只是技术的掌握,苦与累、压抑与生硬的课堂气氛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体育课望而生畏的心理。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教材的改革与教法的提高。在教材方面,要突出针对学生个性的学科模式的改革,其关键在于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在教法提高上,重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逐渐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向“快乐体育”这种现代化、多样化的模式推进。促进教师在各个学校相互听课、说课,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法。

再次,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前的五分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体育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开头,使其“课伊始趣以生,课以尽,趣犹存”。过去体育课的教学多以跑步、徒手操等为准备活动,这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如果我们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活动,或是以游戏为开始效果会好很多。当然,跑步可以采取曲线、侧身、后退跑等方式,不一定非要求步伐整齐。徒手操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编多种不同的内容,如可以把篮、排、足基本技术编成有节奏的徒手操,而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是很好的上肢运动操。这里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开始时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导作用,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证。

三、课后回顾评价及时,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积极引导、科学巧用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评价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兴趣的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课堂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强调建立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倡导“立足过程”,重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调师生的全过程参与和互动,而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多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潜能的激发,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课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将评价的质和量推向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恰当地、适时地给予学生这些客观的评价,他们一定会充满自信,产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比如:当一个学生动作做得很好并取得一定成绩时,教师给他及时的赞许,说:“你做得真棒”、“你真行”,哪怕一个“好”,他都一定会对老师感激不尽,因为他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会更加用心、用力;当一个学生信心不足怯场时,教师能用鼓励的语言向他传达积极的情绪,说“试试看,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可以完成”,那么多数学生还是会全力一试。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激励、引导,对那些在教学中主动性不够或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科学、巧妙、及时、积极的评价,让所有学生明白重在参与,以及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语言是一门艺术,科学巧用评价性语言,对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就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语言修养,善于观察、体会学生的心理,合理地用好评价性语言,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科学的兴趣,铸就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兴趣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设置必要的诱因,对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样的能力,做到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从哪个方面着手,都有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大胆创新,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教法体育课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