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2009-01-22周天静
周天静
【摘要】信息技术与传统英语教学可以相互扬长补短。在其带来生动优质的课堂教学及便捷丰富的课外教学时,要不忘考虑其负面影响,同时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掌握“度”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整合;适度
发挥长处,以达最优化
(一)提供外部刺激,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进行教学,耳闻其声,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实现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学生不仅可以听到纯语言,还可以“察言观色”,加强情感和心态理解,以促进对语言由表及里的深刻体会。
1.形象化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学习中,用动态演示将抽象化为形象,有着定向和产生动力的作用。老师在教“Can I help you?”这个句型时,先用一个动画演示有人喊着“Help”落水的情景,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教学这个单词并说明其有救助、拯救之义。这形象的画面,无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兴趣。接着再出现 “餐馆、商店、警察与迷路人”,用效果显示“Can I help you?”这句话,最后用气泡带出三种答案,让学生在不同场合寻找不同的答案,并配以鼓掌及失望声。这时,学生是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为整堂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引导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
在课程整合中,应用PPT课件等方法,可随时调整内容,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图文和声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一堂40分钟的课,小学生很难始终集中注意力。课文传统的复述、背诵、再表演,学生们只是在机械的操作,并无情感的投入。若在课尾展示出课本中的静音动画情景,让学生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交际性练习,整个过程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既创造出了对话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培养交际能力的时候,强化了记忆。
(二)走进信息化,实现自主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后具有综合语言技能习得的特点,融生动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使学生兴趣盎然,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1.巧用网络,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我国学生学英语受到母语的干扰,教师仅用课堂时间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创设的语境相当有限。设置“英语角”,是个好办法,但却受时空、人文的限制,也难形成规范的语境空间。而运用信息技术,学生通过上网、模拟交际、配音等,则很容易创设虚拟、仿真的英语语言环境,从而逐步克服母语干扰。
2.网络建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好英语最好办法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用传统方法评价出每位学生各时间的进步几乎不可能。而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用录音、影视文件、文本等方式记录下来建立学习档案并非难事,且比考试分数信度更大。比对他人、前后的优劣,使学生随时找差距,直观地感受进步和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学习信心。
针对差别,适当调整
1.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
恰当的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兴趣往往跟着好奇走,自控能力差,如一味地追求形式多样,表现新颖、动感,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分散学生注意力,造成学习偏离主题。
2.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
好的老师善于调控教学速度,以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若忙于操作计算机,注意力偏离学生思维,虽然处理精妙,但受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常常导致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不一致,造成学生茫然失措。所以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进程,合理控制节奏,循序渐进。
3.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学生难从语言中体会情感,需要教师使用丰富的身体语言去感染他们。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多媒体只是冰冷的机器,虽然有关信息可提前输入,但情感无法输入,这就需要教师注意适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时分析掌握学生情感活动情况,以弥补计算机的不足。
4.掌握“适度原则”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需掌握“度”的问题。在设计如何问路的情景中,利用计算机闪烁运动功能,将问路提示图慢慢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整节课只在这一环节运用多媒体,既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如果将整堂课内容全部打到电脑里,教师成了程序的操作者,由传统的“满堂灌”改成了“电子灌”。还有,为整合而整合,用课程整合作“门面”,上公开课或评优课,而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造成所谓的课程整合反而不如普通的传统课堂教学效果好。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是没有意义的。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我们要主动应对,跟上时代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推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方红梅.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