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009-01-20吴小钧

上海戏剧 2009年11期
关键词:战神粟裕毛泽东

吴小钧

《战神·1948》是我计划中要创作的“追求”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战神·1948》从最初阅读史料直到投排公演,前后花了整整8年。

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我深有体会。

触发创作这个剧本的最直接起因,是我与长辈的一次聊天。有一年暑假,我去看望姑妈和姑父,他们两人都是知识分子出身的离休干部。在聊天中,我们都对当下干部队伍中的某些作风和风气深为不满,姑父联系到他当时正在阅读的《粟裕传》,对我讲了粟裕三次“斗胆直陈”的事情和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城南庄会议。这段史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当时我就将这本《粟裕传》借回家阅读。一周以后,我萌发了写作剧本的念头。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各类传记、回忆录、军事理论、军事史记等近30本,并在网上阅读了包括音像资料在内的大量有关材料。

这些作为剧本的素材,有三个亮点是最吸引我的——

一是粟裕无私无畏的勇气。在战争年代,粟裕有一个特点,他数次敢于对上级和中央的部署直言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说前几次都是局部的战争,牵涉到某一个方面军的,那么这次在围绕究竟是分兵渡江南下还是合并集聚中原决战,则是与全局有关、与兄弟部队有关。尤其是,粟裕在面对自己一贯敬重,威望如日中天,全党全军领袖和统帅毛泽东以及中央领导核心五大常委时,他仍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掺杂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就不能坚持下来。我认为,支撑粟裕的无私无畏勇气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出于对人民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以及对战友和部下生命的珍惜。

二是毛泽东的宽广胸怀和中央最高决策层民主化的作风。让粟裕东南兵团渡江南下原本是毛泽东十分得意的一步棋,被他视为继刘邓进军大别山之后的第二个跃进。在毛泽东看来,此举既能给处于危境中的刘邓大军解围,又能令蒋介石后院起火。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步骤,得到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支持,也得到与粟裕一起的华野最高领导人陈毅的支持。就凭这些,加上毛泽东当时的威望和地位,完全可以压服粟裕。但毛泽东和另外四位常委最后接受了粟裕的意见,改变了战略决策,这完全出于他们对真理的信服以及对部属的高度信任,是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是粟裕1958年蒙冤,直至去世都没有彻底平反,但粟裕始终高风亮节。1958年与1948年仅仅相隔10年,但现状的变化却令人深思。陈赓生前曾对同在上海疗养的粟裕说:“中国历来有两大忌:一忌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二忌不迎合,不吹拍。你老兄这两忌都犯了,怎么会不倒霉呢!”而在影视作品中以扮演粟裕而著名的谢伟才,对于粟裕的评价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人物”。

促使我创作《战神·1948》的另一个原因,与我的专业有关。我在戏剧学院既承担编剧理论与写作的教学,还承担俄苏戏剧的研究。在前苏联,表现领袖或当代英雄的政论剧,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解体前的80年代,已几经嬗变,在艺术和内容上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从整体而言,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剧作至今还未超越前苏联,在有些方面的禁区与前苏联相比还多一些。因此,我很想将自己在研究俄苏戏剧方面的点滴心得体会与创作结合起来,这也是我创作整个“追求”三部曲的一个动因。《战神·1948》艺术样式的某些方面是受到沙特罗夫《前进,前进,再前进……》的影响的。

这个剧本的创作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前半阶段,由于我身兼教学和管理工作,因此只能在暑假(前后凑在一起大约两个星期左右)进行创作。前两个暑假阅读资料和构思提纲,并写出前半部分的初稿。而在2003年至2005年三年的时间,却只字未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写作断断续续,没了感觉;另一方面,由于我并没有放弃阅读资料和思考,我又想对切入的视角、结构框架以及剧情内容作一番调整,将戏搞成一个完全的时空交错结构,以粟裕的主观视觉来展开剧情。后来我虽放弃了这个一度使自己很兴奋的想法,但却为日后的修改打下了基础。2006年暑假,我完成了《战神·1948》的初稿。

在后来的两年里,先后有三家省市级以上的剧团(包括部队文工团)和两家戏剧杂志对这一剧本产生兴趣,却又因种种原因而搁置下来。期间,我通过间接关系将剧本送到粟裕之子粟戎生中将和粟裕的女婿、陈毅幼子陈小鲁的手里。他们很快就给我打来电话,认为剧本写得很好,很有意义,同时希望该剧不要赶什么节,而是要成为精品。陈小鲁又结合史料,就如何修改剧本的问题与我谈了整整一个小时。小鲁如同其父,能言善谈且知识面十分开阔。这也坚定了我对这一剧本创作的信心。

去年底,剧本起死回生。上海戏剧学院的演艺中心提出要排这个剧本作为献礼剧目,得到韩生院长的重视和支持。剧本在学院专家委员会论证时高票通过,2009年5月入选上海重大文艺题材项目。由于题材的特点,当初在我的意识里并不是为“上戏”写这个剧本,但没想到的是,最后还是“上戏”赋予她舞台的生命。

在学院演艺中心召开的剧本修改讨论会上,专家们的意见是,《战神·1948》是“近年上海舞台上很少见的大气磅礴的作品。同时,这个剧本的视角也是我国这些年来写领袖题材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就此两点,这个剧本就站住了”。“剧本表现的是第二种忠诚。一种忠诚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第二种忠诚是斗胆直陈、临阵抗命。作者要敢于冒一点险,否则冲击力不会强烈。要站在比较高的高度去写这个戏,事实证明毛泽东后来走得比较远,不全都是他个人的原因,不应由他一个人负责。他周围的人也有责任,缺少斗胆直陈、临阵抗命。” “这个剧本最有价值的是,一个权威领袖作出的决策,有一个具体的指挥员提出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对我修改剧本极有启发,我深受鼓舞。

我对这次剧本修改的评价是——脱胎换骨。新增加和修改的篇幅在三分之二左右,全剧的结构和叙述风格都有重大变化——将对历史事件的正面描述与表现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时空交错结合起来,增添了叙述者。这是一个现代人,作为编导的化身与剧中人物对话,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突破时空局限,包括交错跳跃出现的1948年、上世纪30至50年代、60年代的时空,甚至人物;临终时的情境,在将斗胆直陈事件的内涵与意义延伸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深入人物内心。另外还缩减了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历史人物,增加了蒋介石以及相关场面。

如此大幅度的修改,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我还在给学生上课。之所以改得比较顺利,有三个原因,从完成初稿到这次的修改,期间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对粟裕的评价和相关的新资料,在思考中始终与导演李建平保持沟通,他的许多意见和建议与我一拍即合;学院党政领导的有力支持,党委书记楼巍专门批示让我集中精力修改剧本。

最终,这个剧本的主要情节跨度是1948年初至1948年7月初,即粟裕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发出第一封“斗胆直陈”的电报至豫东战役获胜。这段时间正处解放战争的第二阶段,即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阶段,也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

粟裕与毛泽东的分歧,恰恰在于他认为不应该分兵,而是应该将刘邓、陈谢、陈粟三支部队合在一起,与蒋介石对决中原。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另一方面,粟裕认为现在渡江南下,是得不偿失之举, 10万人的部队至少减员一半。而且蒋介石未必会将围剿刘邓的部队分兵来对付渡江部队。换句话说,同样付出这样的代价,如果用在中原对决会有更大成效,即死得其所。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关于粟裕参加的在闽浙赣惨败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对于这段经历,粟裕一直耿耿于怀,直到解放之后,他还在寻求这一次行动的起因。这次失利的血的教训,也是粟裕后来在渡江问题上“拒命”的一个原因。在剧本中,方志敏说自己对这次行动是有失败预感的,但他还是无条件地执行了。其实粟裕当时也有同样的预感。直到70年代年代粟裕才了解清楚,当时的中央的战略意图是要让“北上抗日先遣队”作一个引子,造成假象,转移蒋介石的视线。实际上,当时的红军主力是准备从中央苏区向西南(云贵川方向)转移的——一个红军版的“集结号”。当然,我的这个剧本没有往这一方面展开。

《战神·1948》的主题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即在城南庄会议的那场戏里,当毛泽东最后采纳了粟裕的意见之后,陈毅有一句台词:“敢于实事求是地提出与中央战略行动方案不同意见的将领是大智大勇的,而善于实事求是地采纳部属不同意见的最高统帅更是大贤大德的。讲得直白一点,就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民主的作风。”但实际上,剧本还蕴含着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与人道主义精神有关,那就是尊重人的价值、才华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以及对人的信任。这一主题在剧本一开始就涉及到了,如战斗力不在美军王牌之下的74师为何会被歼灭?张灵甫为何会败于粟裕手下?陈毅有一番见解:“陈诚之辈不会有独立的人格,更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你们的一切都是蒋介石紧紧控制着。主子不放手,哪有奴才活动的余地。在你们的老头子那里,就是人才也会成为奴才,奴才就是蠢才!这样的统帅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就是换了我在你们的位置上,照样也会输。”剧本有意将粟裕与毛泽东的关系,和蒋介石与其部下的关系做一个对比。

剧种关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珍惜、尊重,主要体现在渡江南下问题上。粟裕持不同意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想让自己的部下作无谓牺牲,包括对红军年代先遣队失利的教训。粟裕在斗胆直陈的同时,也在积极做好渡江南下的准备,他紧急召见乔信明,目的其实是对将要牺牲的将士做好善后工作。我在阅读史料时发现,粟裕对自己的部属、士兵极有感情,因为他自己就是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在《战争回忆录》中,粟裕在每一个战役、每一个时期之后,都要提及当时牺牲的战友以及对他们的思念之情。一位网友在观看演出之后,在博客中写道:“所谓神,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人性的光辉才是实实在在的。”

猜你喜欢

战神粟裕毛泽东
第一次开飞机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粟裕:“图痴”与“枪迷”
1949,毛泽东点将
粟裕:“图痴”与枪迷
毛泽东为何坚信粟裕能指挥大军团作战
战神大兜虫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东瀛战神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