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钱,我能过一年!等
2009-01-20
不花一分钱,我能过一年!
这个新年,全球都在经济寒冬中度过,而爱尔兰经济学家马克,博伊尔干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花一分钱,过上一年!从2008年11月29日(国际无消费日)起,博伊尔住进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的一顶帐篷里,那里只有一个烧柴火的炉子、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和一个排泄粪便的地洞。
关于这一年里的吃饭问题,博伊尔表示,“只要到超市的垃圾箱里翻一翻,就能填饱肚子”。如果厌倦了这些“垃圾食品”,他会光顾那些没完没了的展览会,那里总会有免费的食物和饮料提供。此外,博伊尔还将在帐篷前的荒地上种植土豆,而他自己的排泄物便成了最好的“有机肥料”。
现年30岁的马克,博伊尔是英国民间组织“免费经济组织”的成员。该组织的成员们崇尚不花一分钱、以物易物的生活方式。在博伊尔看来。过分强调消费是错误的,“我们毫不关心购买的每件商品所耗费的能量,因此才会毫不犹豫地丢弃它们”。而对于能否完成这次“一文不名”的生存体验,博伊尔并五十足把握。他坦言要“不花钱”在当今社会生存只是一种空想,但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至少引起人们反思自己靠金钱塑造的生活,提醒大家思考那些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失去的重要东西”。
瑞士;姗姗来迟的国境开放
从2008年12月12日起,瑞士将成为《申根协定》成员国,与欧盟其他“申根国家”之间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国民出入境将不再需要办理签证和接受安全检查。可以说,“大欧洲”从此变得更大了。
1985年6月14日,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五国的代表在卢森堡的小城市申根附近的一艘游船上签署了《申根协议》,协议规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获得任何一国签证的外国人也可享受同等待遇。《申根协议》模糊了欧洲国家之间本来泾渭分明的界线,不仅为百姓提供了旅行的便利,也增强了他们对“欧洲人”身份的认同,可以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马尔代夫:紧锣密鼓的国土购买
如果说瑞士开放国境是大势所趋,那么马尔代夫购买国土则完全是迫于无奈。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却让这个天堂岛国面临变成“失乐园”的危险。马尔代夫新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于2008年11月正式上任,上任当天他就表示,新政府将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分作为“主权财富基金”,用以在其他地方购买新国土。
拥有近1200个珊瑚礁岛的马尔代夫,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仅1米左右)的国家。环境专家预言,如果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马尔代夫将从印度洋上消失。
要举国搬迁,当然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家园。印度和斯里兰卡两国區为在文化、饮食和气候方面都和马尔代夫接近而成为首选,澳大利亚有大片无人居住的土地,也是考虑的对象。
神奇手术:无排异反应的器官移植
最近欧洲四所大学共同完成了一项手术,首次使用患者本人的干细胞培育出人体器官进行移植,开创了外科手术的新时代。
女病人克劳蒂亚,卡斯蒂罗因患严重肺结核,导致左肺完全损坏。医疗小组决定尝试移植气管。当时正好有人死后捐赠一小段气管,意大利的医生运用新技术把原捐赠者的细胞完全清除,只剩下气管的组织架构。与此同时,英国布利斯托医学院的医生从卡斯蒂罗的骨髓里提取出干细胞,在试管里培育出干细胞组织,最后植入经过处理的捐赠气管。几天后,卡斯蒂罗本人的干细胞布满了气管组织,可用于移植手术了。
通常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都会出现排异反应,不得不依靠昂贵的药物维持生命,卡斯蒂罗却一点都没有出现排异反应。参与手术的马丁教授指出。这次手术的成功表明,利用人体自身干细胞培育移植器官具有极大潜力,将造福更多的病人。
神奇胶囊:能定点定量释放药剂
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在美国药物学家协会年会上展示了一种堪称“智慧”的胶囊,病人只需像吞服普通胶囊一样把它吃下,它就可以在指定的位置释放指定的药量。
飞利浦公司把这种神奇的胶囊命名为“i胶囊”。“i胶囊”利用了人体消化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pH值的特性,通过实时感应所处位置的酸碱度来判断是否到达预定的施药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