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2009-01-20杨建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意图本课子女

杨建国

教材分析

《父母的心》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短篇小说,这个单元的课文是围绕着“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这一主题来安排的,目的是要学生理解父母之爱心,做到“我爱我家,我爱我亲人”。本课文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人家,又要回来的感人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本课需一课时完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远中学八年级的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能力有了小幅度的提高,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高。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由于这个单元的前几篇课文已经学习了有关父爱、母爱以及兄弟之情的文章,因此,在对本课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课文产生不感兴趣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应尽可能求新,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展示人物心理变化、表现主题的写法;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潜词造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种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和自主阅读的形式达到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刻感受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学会尊敬和爱戴父母,珍惜至真至爱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心理和神态描写,理解课文一波三折的情感线索。

难点:学生没有父母送子女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通过多媒体资源和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对孩子至真至诚的爱意,学会尊敬和爱戴父母,珍惜至真至爱的亲情。

教学资源与环境

教学资源:针对本课专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其他表现父母对子女的爱的阅读材料。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1歌曲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同时屏幕显示歌词。

师(听完音乐,教师介绍故事背景):韩红的一首歌《天亮了》打动了亿万人的心,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一个风景匠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父母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双手托起的奇迹就是父母之爱。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父母的心》。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通过播放低沉而又充满伤感的音乐,配上教师富有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到那震撼人心的故事场景中,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单元回顾

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单元分析表格(见表1),理清单元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本单元各课文内容、文章主旨和爱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感知,以单元教学目标指导本课教学,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表1

3走近作者

PPT出示作者简介,学生决速阅读。

设计意图:川端康成是个很有成就的作家,他的生活却非常不幸,这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他的淡淡的哀伤的创作风格与他不幸的生活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川端康成的创作成就和创作风格,为学生感悟理解父母的心打好基础。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两个问题:课文围绕着哪几个人物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整体感知小说三要素(PPT出示图1)。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一要快速读课文;二要提炼课文内容,提纲挈领抓关键;三要对小说的三要素有准确的认识和掌握。

5再读课文,体会情感——理解父母痛苦的抉择

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找出穷夫妇在送、换、要子女的过程中的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在这个过程中贫穷父母的心情是怎样的。

PPI示表格(见表2),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梳理课文中父母的心路历程。表2

学生继续合作讨论:父母这种痛苦的抉择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的。

幻灯片出示:一波三折——父母内心痛苦的抉择(见图2)。

播放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中表现哥哥将妹妹送人的片段,由父母送一换一要孩子的过程,理解父母的心。

教师总结父母之爱“是对孩子的爱心,是对孩子的责任心,是比山高比海深的恩情”。全班齐读诗歌《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细腻哀愁的笔触一波三折地描述了送还子女的过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父母送出孩子的心情,因此选择一段视频材料来重现这一过程,尽管视频材料表现的是哥哥送出自己的妹妹的过程,但通过情感迁移,学生能充分的体会到父母送出自己孩子内心的煎熬。

6拓展阅读、爱的链接

学生自主阅读以下扩展材料:《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袋米》。阅读之后,选一篇感受最深刻的文章,说说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扩展阅读,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达到对父母的爱的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所选的四篇课外阅读材料是比较典型的文章,都是表现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故事,情节集中、角度新颖、故事感人,对学生很有教育和启发。阅读快的学生可以读完四篇,阅读慢的学生可以读一篇或者两篇。

7综合表达、情感内化

师:同学们,血浓于水,亲情无价。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拥有它的时候没有发觉。它也许就是放在床头的一件干净的衣服,也许是放学回家时热腾腾的饭菜,也许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你有过被父爱、母爱感动的记忆吗?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那个曾经感动的瞬间,把你的幸福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今天是母亲节,妈妈您……”为话题,采用你自己喜欢方式表达你对父母的感情。

设计意图:此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堂上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寻找和发现父母之爱,从而由课本转化到

猜你喜欢

意图本课子女
Tomb-sweeping Day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不打自招
不打自招
漫话“共同富裕”
be going to与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