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对策

2009-01-20赵洁阳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残障儿童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赵洁阳

一、概念界定

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是指包括盲、聋、智障等多种类型残障儿童并为其提供特殊教育的学校。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异常状态。心理障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统称。

二、学生心理障碍类型

三、残障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自身缺陷

自身缺陷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由于自身生理缺陷,残障学生接受信息少,社会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易产生不合群现象,表现为孤僻、自卑、粗鲁、易怒、强烈逆反等异常心态。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塑造儿童个性、形成品质,养成习惯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对残障儿童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残疾是老天报应,不愿承认甚至把孩子藏起来,造成孩子强烈自卑;有的家长负罪感严重,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依赖、懒惰、自私、虚荣;有的家长家境贫困,无力教养,把孩子视为累赘,造成其孤僻、多疑、冷漠;个别家长本身品质恶劣,经常打骂虐待孩子,造成孩子要么胆怯要么残酷走向两个极端;还有的家长以沟通不变为由,对其不管不问,造成残障儿童做出异常举动。

3.学校教育

(1)特教学校的教育管理,几乎仍是封闭或半封闭模式,既限制了学生的社会交往,也限制了其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容易造成其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理。

(2)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教学包办一切,造成视野狭窄,社会能力薄弱。课程设置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造成学生缺乏兴趣,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学方法不当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导致学生心理失衡,产生敌对情绪。

4.社会因素

如:就业难,工种差,工资差别大或过分的同情和轻视,造成学生心理失衡,产生不满、怨恨、怀疑和敌对情绪。

四、对策

1.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残障学生独立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特教学校首先应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正视现实

残障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归根到底是由自身缺陷引起。大多学生不能接受现实而苦恼。教师应采取疏导方法,使其排除困扰,正视现实:失明、失聪、智障的确很不幸,可是逃避不是办法,应集中精力学习,通过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残障儿童最终要走向社会,实现自食其力。职业技术教育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看到前途和希望,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具有人生价值,增强生活自信心。

2.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1)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残障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育,对其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学校,应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其家庭状况,建立学生家庭档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有关教育知识和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政府、机关、媒界等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关心、重视特殊教育,在康复、就业、扶残、助残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以满足残障儿童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人生价值,培养高尚情操,磨炼意志,从而摆脱心理隔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3.全面渗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学科教学中渗透

通过学科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最基本途径之一,是预防和解决残障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目标观,使教学每一环节都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榜样和范例,如利用文中人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消除不良心理。再次,音体美教学的开展。音体美对调节人的和谐生活,治疗心理疾病有独特效果,不仅能丰富精神生活抚慰心灵,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美好向往,形成良好的心境,而且盲童、智障儿童对音乐普遍兴趣浓厚,聋生在美术与舞蹈中表现不俗。教师应充分发展他们潜在的天赋,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德育活动培养

德育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调动班主任、生活老师等多方面力量,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从日常行为规范到专项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对其不良行为循循善诱耐心纠正。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用生活中残疾人成功事例教育鼓励他们,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对学生都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另外,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盲生参加中小学演唱比赛,聋生手工艺品展览,体育运动会比赛等,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3)开设专项心理辅导,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讲座,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促其健全发展;针对有心理困扰、障碍或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采取心理咨询、个别辅导、心理治疗等形式,通过鉴别、诊断,干预等方法,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要求有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杨素华.残疾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05.1

猜你喜欢

残障儿童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互联网+”下农村残障儿童远程送教实践研究
残障儿童融合教育的法律保护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优势视角理论下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
全民阅读背景下残障儿童阅读权利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