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当代社会
2009-01-20刘守安
刘守安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历史性转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关键词:中国书法;文化身份;价值;意义;艺术;学术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
古老的中国书法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从中国传统社会来到现代或后现代的中国。它的功能、意义、价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在当代中国的“身份”、命运、前景如何?它以什么样的“身份”、姿态呈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察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书法:“身份”与价值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从一诞生就负载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学术研究、诗文写作等方方面面发挥巨大的功能。文字的书写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经济运行、外交事务、宗教传播、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的积累,都具有其他文化形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书法在中国古代所显示的巨大功能,对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我们都不能低估,当然还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那林林总总的法帖等古人书刻的字迹,是中国有关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的“文本”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散佚丢失,同时又有大量保存,书写之功,“文本”之文化传承价值,不可估量。另外,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古人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同时也重视汉字书写的“审美”。古往今来,人们对书法的美以更多的赞誉,就是因为汉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历史进入今天,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外交事务、经济运行、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积累等实用性方面,汉字的毛笔书写已显得不那么重要或完全不需要。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硬笔书写、手工的打字机打印,到当代电脑的发明与普及,使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弱化或消失。一般地说,事物有用则进、则发展,不用则退、则衰落。而汉字的毛笔书写今天仍然存在并在一些方面得到发展,原因就在于书法还有审美的方面。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审美对象被欣赏,由此而来也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今天,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的彰显和提升是古老的中国书法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由在传统社会的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变成了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对这一历史性转换,以及对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价值、地位的重要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实用性弱化和消失之后,仍然为大众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显性”存在,作为现代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种“文化景观”和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身份”是什么呢?它以什么样的“身份”与当代社会的人群发生联系呢?我们从具体的考察分析入手再到宏观的综合研究便会发现,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书法”,大致有上述三个方面的“身份”、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对象
当代社会,人们赋予了“中国书法”明确的“艺术”身份,这在汉字创造和使用之初所没有的,也是汉字使用相当长时间内所没有的。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者辈出,著作如林,社会公共事务、政治、外交、教育等方面,文字书写极为广泛,但没有人把书写当“艺术”;两汉是中国封建文化不断蓬勃发展的时代,“汉碑”文字被后人推为隶书“高峰”,但当时人们并未把书法当“艺术”。因为人们都清楚,汉字的发明并非是发明了一门艺术。中国古代大量作为实用的汉字书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古代那些甲骨、青铜铭文、简牍、帛书、刻石文字、信札、手稿等大量精美汉字书迹在今天我们当作范本临习,当作“经典”研究,但当时的书刻者并未将其当成艺术。中国古代文人,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如古代不知名的甲骨文刻写者、青铜铭文刻铸者、石经书写者、王羲之写信札、颜真卿写祭侄稿等。中国书法由古代的为“用”到今天的为“艺”,书写的目的变了,其功能与意义也变了。今天我们为参展、为展示于庭堂而书写,并不怀抱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古代那些留下来的大量的“书法作品”,如启功先生所言,都是有“郑重的用途”的。今天人们的毛笔书写脱离或基本脱离“实用”目的,书写者的“自由”度的增大,表达书家审美意趣的因素的增加,就意味着汉字书写向“艺术”的靠近。为“好看”而写,不为或主要不是为显示汉字内容而写,全力追求汉字书写的美观,追求风格的显示等,这就是“书法艺术创作”。当代的书家或书法爱好者的这类书写,其优秀作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观赏的需要,大大激发了书家的“创作”热情,激发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技艺,“创作”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而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进入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书法艺术欣赏水平提高;懂书法的人多了,又反过来促进书家的“创作水平”提高。马克思讲过,艺术培养懂得艺术的大众。商品生产满足消费并促进消费,消费也促进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这里,书法是作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呈现的。当代社会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家与其它类别的艺术家一样,总是少数,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使更多人与“书法”发生了或深或浅、或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书法”以“艺术”的身份呈现,使其成为当代多样化的“审美视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景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作品的需要也在增大,这也是中国书法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传统中国社会的文人为参与国家管理或进行学术文化创造、为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学习书法,为“用”而学是主要动力的话,那么当代的书家为“艺”而书,古今书家学书的“动力”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
当然,当代对“书法艺术”的需求也不是无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品种的增加、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就视觉接受的艺术作品来说:绘画、雕塑、工艺及各种为商品经济服务的“视象作品”举目皆是。虽然“商品广告”并非是“纯”艺术作品,但其审美的、艺术的追求使这些“作品”观赏性视觉美感大大增强,如楼盘、汽车、手机、化妆品、服饰、家具广告及各类宣传品、美女、鲜花、风景等充满人们的视域,也占去了人们审美视觉的空间与时间,单就“视觉艺术”来说,古代社会公共场所和私人居室呈现国画和书法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而今天,国画、油画、木雕、铁画、装饰画、编织作品等等,及各种平面和立体装置作品多样,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视界被分割了。“书法作品”只能占多种“审美视象”的一个部分,已不可能象古代社会“书与画”平分秋色。还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效率、高质量复制经典书画创造了条件。过去藏在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秘不示人的名迹,大众难以见到。而今天靠科学技术复制可以“下真迹一等”。荣宝斋的水印技术、日本二玄社复制的中国古代书画经典,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经典在审美需要的强大推动下由“唯一”变成了成千上万,相继进入私人和公共空间,成为人人可以观赏的对象。如今《兰亭序》、《五牛图》、《清明上河图》、散氏盘文字、石鼓文文字等被现代技术复制,在公共建筑和私人居室,在窗帘、被单、枕巾、装饰布、T恤衫、中式上衣以及挂历和各类宣传品上显示。这些复制品作为“商品”的自身价值无法与“真迹”相比,但作为审美“观赏”的对象,它也有重要的、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占去了人们可视的空间和平面。在“信息洪水”中,“视象时代”的“视象洪水”扑面而来,人们不可能只去“光顾”书法作品。当代人的“审美视象”的大“蛋糕”被切割成无数部分,书法作品虽然高雅,但已无“半壁江山”的优势。人们的审美视域的有限性,“审美视象”的多元化,决定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总有一个“量”和“度”,并非是无限的。所以书法“生产”与书法“消费”的空间,在当代社会并不是可以无限增长、无限膨胀,它也会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当我们思考书法艺术发展的问题时,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要弘扬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在文化多元、艺术空前多样化的时代,“书法艺术”既不好说是“核心”艺术,也不好说是“最高”艺术;既不可能变成全体国人的“最爱”,也不好奢望“地球村”每个角落都挂上中国的“书法艺术作品”。
三、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对象
在当代社会,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与“书法”的关系中,一小部分人把书法作为“艺术创作”,而更多的人是把书法作为“艺术”去欣赏,除此而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把书法当作一种活动来参与,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置身其间。在中国古代,文人们除为“用”而书外,也有将书法作为“游于艺”的“游”的对象,欧阳修就曾讲“学书为乐”,他喜欢那种神定气闲,不为外物所役,心气和平、濡墨染翰的“学书”,不追求写出什么“精品”,只在追求书写“过程”的快乐。但古代文人本来就是少数,“以书为乐”又只占文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古人的“书法活动”还只是在一个狭小的文人圈子内,且这种活动往往是诗酒唱和、书画把玩品鉴,并非单一的“书法活动”。当代社会,以毛笔写字为“用”的已不多见,写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人也是少数,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古代社会大不相同。在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中,一部分选择了书法。写字不求实用,也不太追求当“书法艺术”。休闲时间写写字,只求以书法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自娱”为主的人日渐其多。现代社会,“文化人”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大大增加,文盲已占中国总人口的少数。有“文化”的人就会写汉字,差别只是水平高低的问题。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学书法、用毛笔书写汉字作为休闲或退休后的“活动”,这与那些把书法当作“艺术”进行“创作”的活动的性质不同。
“书写”具有“操作”、实践的性质,需要体、脑并用。书写无疑会锻炼身心,并且为写好字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反复临写碑帖需要“同好”者互相切磋。无疑的,作为一种“活动”,中国人具有文化认同的优越条件,具有大众传承文化的潜在意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当代社会多种休闲、娱乐方式的一种,把中国书法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各条战线、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爱书法、学学书、练用毛笔书写汉字,不求一鸣惊人,但求锻炼身心。临习、求教、参展、比赛,追求的是精神的充实、生活的丰富,是“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钓鱼不是想吃鱼,烧一道好菜比吃菜更快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当代社会上把书法当“活动”的人的潜在的心理状态。这种不追求功用和名利的活动,还在发展。这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生活中展现的又一文化景观,是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的一种表现。这是与“艺术”层面的“书法创作”不同的“文化活动”,我们不宜以“艺术创作”的标尺去衡量。
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的“活动”始初阶段多是为“用”的,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性质、作用会发生变化和“分化”。例如古今都有战争,但由摹仿战争而产生的“对弈”便成为较普遍的“游戏”活动。书写汉字本是为用的,但现代人的汉字书写可能为“用”,也可能为“艺”,也可能变成具有体育功能和游戏功能的“活动”。应当说,当代大众参与的这种“书法活动”并不“低俗”。这是当代中国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健康的、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创作总是少数人的事情,而爱书习字,“我书写,我快乐”则是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参与书法“活动”的人中可能写字既可“自娱”又可“娱人”,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但社会不应以“书法家”的艺术职业标准要求广大书法爱好者、参与者。
“书法”作为“文化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群天然拥有对书法的认同感、积极性。但只是多元文化活动、多种休闲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旅游、体育活动、音乐、绘画、收藏、太极拳、瑜珈、钓鱼、摄影、读书、写作、乐器……各种“文化活动”分割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人群。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人们的性情、职业、条件各不相同,人们把自己能做好的工作作好就已经很好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必要人人都当“书法家”。中国人写不好汉字并不是多么丢人的事情。人们的所好、所长各有不同,业余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爱书法、善写字”才最“高雅”。我们提倡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但也不宜绝对化地强调其独尊地意义、价值。
四、中国书法: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现象
中国书法自汉字产生也便产生,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历史一样久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漫长的古代中国“书法”史,还是当代的书法,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人们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这是有道理的(当然,中国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华夏民族各种创造物都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从实用角度说,它是“工具文化”,从审美角度说,它是“艺术文化”。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包括它的历史和现状)是当代中国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等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切近中国书法的一条路径。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对它的阐释、论说、考证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又一表现。
在当代,书法可以当作一种“艺术”进入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领域,可以当作一种实践行为进入群众文化“活动”领域,也可以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书法的“学者”也是一个较为广大的人群,包括文化理论修养较高的书法家以及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应是与中国书法相关的多学科的研究而不是单一的“艺术研究”。“中国书法”多方面的文化性质和多方面重要的文化功能,决定对书法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文化研究”。在这方面,全国相继建立的书法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的书法教学研究单位,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进入新时期以来,书法研究在文化、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书法多方面文化性质、功能、价值、意义的肯定促进了书法艺术创作、欣赏和书法文化活动的展开,各种书法创作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又为书法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研究对象。
中国书法作为“研究对象”,期望更多的人参与。但人有所长、各有所短,人的爱好、修养、工作条件各不相同,我们也并不因为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要求所有热爱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及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都去“研究”书法。唐代张怀瓘就说过,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社会有分工,专业书家艺术精湛,精益求精多为社会创造更好的“书法作品”就很可贵,不应要求书家都去当书法“学者”,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学者要爬梳资料,进行理论思维、语言表达。理论创造与“濡墨染翰”的书写活动是性质根本不同的活动。当然,学者研究书法也未必一定要当书家。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电视理论家等既然可以不去唱戏、唱歌、演奏、画画、拍电影电视剧当演员,书法理论家也未必都要去当“书法家”,搞各种创作以至大型展览。
五、结语
中国书法已经作为“艺术”、“学术”和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进入当代中国社会。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的“身份”、性质、功能与价值,和中国书法在传统社会大不相同。这个变化是由历史进程所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这种深刻的、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认识中国书法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层面上切入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我们既需要认识在中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中国书法的普遍认同,同时又要看到在这种“普遍认同”中实际存在着对中国书法“身份”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认识的差异而产生的对书法不同“身份”的接受与介入方式。当我们倡导“弘扬中国书法”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是书法艺术家、书法研究者和书法爱好者三个不同的群体,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繁荣“书法艺术”的目标口号和要求去要求所有的“书法大众”,更何况还有更广大的非“书法大众”的存在。还应当看到,无论是把中国书法当作“艺术”、“学术”还是“文化活动”,三者既有差异,又不可截然分开。“书法家”同样介入书法爱好者的群众文化“活动”,书法爱好者中也有书法水平很高的“书家”或即将成为书家的创作主体;只是从事的工作和投入精力大小不同罢了。书家和书法爱好者中也有在“研究”中国书法方面卓有成就者;研究书法的学者中也不乏书法家,至少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活动的参与者。在热爱中国书法的不同人群的助推之下,中国书法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风貌展示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我们既要以积极的、满腔热情的态度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同时又要认识我们处在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中,要避免将中国书法的意义和价值过分拔高,绝对化地强调“发展”和“繁荣”。我认为,经济、社会各种文化等都要谐调发展,百花齐放,在这个意义上,避免书法“过热”的问题也不是危言耸听。
在当代中国,比较专业的“书法艺术家”、书法爱好者和理论修养较高的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切近、参与中国书法,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创作、研究和发展,这是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经历了社会的巨大转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书法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显示了我们民族这一宝贵的文化形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转换能力和再生能力。中国书法与时俱进,扬弃、搁置其实用性,强化、彰显其艺术性,使其逐渐融入多元并存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为中国书法在逐渐失去其实用功能之后的同时以新的姿态重现中国文化场域而自豪。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与发展,对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中西方学者都揭示了这一问题,历史的发展也显示这一客观真理。我们还应有思想准备,为中国书法的存续与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modern society
LIU Shou-a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Cultural Stud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Beijing 100048)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style of manufacture, living and thought.This kind of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 Burdened different roles, Chinese calligraphy interposes modern society.First,as a kind of art,to be the object of the calligrapher's creatiation.Second,as a kind of Cultural Activities,attracts the public's participation。Third, as a kin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phenomena,becomes the object of learner's studing.
Key Words:Chinese calligraphy;cultural identity;value;significance;art;academic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