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

2009-01-20冯小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使用者

冯小平

摘要: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基本理论的中心,也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起点。本文拟通过对中西方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比较分析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

0引言

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而这个系统要运行,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指引其运行的方向。迄今为止,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仍在进行。正确认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不仅有利于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指导我国会计实务工作,引导和优化会计行为。

1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1.1西方国家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一个将会计目的作为独立范畴加以深究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 Staubus(1953),他指出:公众公司财务报表应重视的是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短期和长期投资人的信息需求,如果同意将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视为会计的首要目的的话,接着应完成的任务是确定为满足这种目的所需的信息种类,以及提供这些信息的可能性。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对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书提出会计的目的是为以下领域提供信息:①做出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识别有决定意义的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等;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与物力资源:③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管状况;④使社会机能与社会控制更加便利。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principle Board,简称APB)(1970)发表题为《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公告,该公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合格信息。在此基础上,公告又进一步将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特定财务报表的目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一般目的,以及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质量目的。

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它的任务是研究财务报表的目的,该研究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目的》研究报告,亦称《特鲁布拉德报告》(1973)中提出了十二个会计目标,其中前十个目标是针对盈利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后两个则是针对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提出的。

FASB于1978年发布了《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该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认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受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Committee)在1988年颁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框架》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

1.2我国会计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期,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会计的含义、对象、性质、职能、任务、原则、方法等,可以把会计任务近似地看成是会计目标。而当时研究的会计任务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任务。

直到1989年11月.出版的由刘恩禄、向泽生教授主编的《财会知识更新手册》才收录了会计目标辞条,而在此之前,会计辞典、手册等都没有明确指出会计目标,指出: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会计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并指出我国会计学界常把“会计目标”与“会计任务”视为同一意思表示。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在我国会计界受到重视应当说是在1988年前后,在第一次全国性“会计原则专题理论研讨会”上,娄而行教授主要分析了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的关系,并将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将会计目标纳入到会计管理活动中来,认为会计目标和其它经济管理活动的目标并无二致。葛家澍教授主要分析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含义,认为财务会计目标代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的期望和要求,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毛伯林(1987)教授指出会计行为受会计目标的制约,是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从九十年代开始,对会计目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我国会计界的重视。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既有“经济的”会计目标,又有“社会的”会计目标;既有一般的会计目标,又有具体的会计目标;既有财务会计目标,又有管理会计目标。而且随着会计工作的细化,各种具体会计目标还会不断出现,如人力资源会计目标、金融工具会计目标、通货膨胀会计目标等。

2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

2.1西方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20世纪30、40年代之前,财务报告目标不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才开始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1953年,美国会计学家史度伯斯(G.J.Staubus)的博士论文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目标问题,开创了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先河。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概念与准则委员会”直接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1960年,一篇题为《研究方法结论和会计理论构建》的论文,首次谈到财务报告目标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起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和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和目标都必须明白规定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至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0世纪70年代,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受到了会计理论界的广泛重视。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阐述,认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目标,就是提供关于一个企业定量化的财务信息,且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决策,使财务会计信息具有有用的属性。同时,又把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作为具体财务报表的目标。1971年,受AICPA的委托,成立了以特鲁伯鲁德为首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开始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的目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3年成立后,一直重视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并于1978年发表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SFAC No 1)《企业财务报

告的目标》。

西方会计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经历了不被重视发展到普遍引起重视,直至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成为研究其它财务会计概念的前提,并实现了由财务报表目标向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在FASB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发布以前,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中在论述会计目标时,指的是财务报表的目标。随着FASB对会计目标研究力度的加大,通过对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以及实现使用者信息需要的现实可能分析,将财务报表的目标扩大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2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历史回顾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初期引进美国的决策有用观,后又引进美国的受托责任观,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理论界也进行了长期争论。但是财务报告目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在1993年颁布的《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第10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但这一目标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对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位次关系排序,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2003年2月,财政部成立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最具权威性的研究和咨询机构——第二届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ASSC),ASSC成立后,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掀起了有关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高潮,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在ASSC卓有成效的工作下,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第一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基本准则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具有适用性和前瞻性,强调了委托人对受托责任的监督,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需求。

3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关系

国内外关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许多学者针对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对繁荣会计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遗憾的是,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提出至今,西方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目标时,并不注意区分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之间的差异,许多学者经常把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目标混同使用。在我国,有些文献也把会计目标认同为财务报告目标,甚至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反映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在研究或强调财务报告目标时不能忽视会计目标,或者不能以财务报告目标取代会计目标。其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会计目标由不同层次的会计目标构成:第一层次是会计的基本目标(或称总体目标);第二层次是会计的具体目标(或称直接目标)。其中,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它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提供其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各环节、各过程中的展开。

基本目标与直接目标的关系是普遍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关系,各有着不同的作用。基本目标的作用在于:在会计一般环境性假设的基础上,以基本目标为指导,运用规范和实证的方法推导出会计的原则和规则。”各种原则和规则都应逻辑地引自各种假设,并达到与会计基本目标相一致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确定特定环境下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以及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和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哪些信息,从而最终为确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构成与形式提供指南。财务会计报告尽管不像产品那样具有很快的更新换代速度,但其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却始终处于循序渐进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源于人们基于会计环境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其中对具体目标的定位起着直接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3.1.1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它在会计工作中处于支配地位,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会计行为的指南,也是统一会计人员工作观念的基础。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会计工作和基本目标的联系纽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资源提供者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是向信息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提供有助于其作出合理决策的信息。

会计目标的实现,最终应通过一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来完成。基本目标是战略目标,其目的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会计体系的宏观导向。具体目标是战术目标,是基本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结果。

3.1.2从会计目标的构成层次看,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基本目标之下的具体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3.1.3从发展方向上看,会计目标具有前瞻性,其基本目标能指引会计具体目标发展的方向,是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具有先进性,注意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将它定位为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符合我国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基本情况。

3.1.4从地位上看,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只是相对稳定,不会经常变动。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仅是会计目标体系中的具体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目标,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2财务报告目标是具体目标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环境下会计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要求,是会计运行的导向和归宿。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其特殊的方法和流程而产生会计信息,并最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财务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工作循环的终点,也是其向外界披露财务信息的通常渠道。虽然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流程的最终产品,但编制财务报告不是会计工作的惟一目的,不能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来代替会计目标。

3.2.1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了某一时点或某一年度的有用信息,但是企业的经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仅需要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日常信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会计提供一种连续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作出经济决策,而财务报告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受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特性和报告手段局限性的影响。

3.2.2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会计是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定着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也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形式,而财务报告是实现会计目标的直接手段。虽然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都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但它们只有借助于财务报告,才能发挥它们在实现会计目标中的作用。因此,财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总括反映,其目标应体现会计目标的基本精神。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输出成果,其目标直接反映和体现了会计目标。

3.2.3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创新。现行准则中“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借鉴国际惯例,明确了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的双目标,而会计目标是具有会计中国特色的目标。

简而言之,会计目标是基本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具体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一个分支,能够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能够指导实务。两者不能混淆。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使用者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抓拍神器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