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财政局:预篇公开只是开始
2009-01-20赵灵敏
赵灵敏
颁奖辞
我们在赞赏广州市财政局公开预算的勇气和决心之余,更大的期盼是,预算公开的大门最终能通向政务公开和民主化的康莊大道。
10月16日,广州市财政局在“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组织的申请下,将2009年广州市本级114个职能部门的预算全部公开放到了“广州财政网”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此次公开账目的内容庞大而详细,涉及财政资金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这些钱广州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是怎样花的,花在哪些地方,这个“账本”基本可以解答。
对于纳税人来说,政府预算本不该成为什么秘密。因为纳税人有权利知晓自己所缴税款的去向,因此将公共预算向全社会公开,是本来就应该有的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额外施恩。但在各地对政府将预算秘而不宣、以“保密”为借口将纳税人政务公开的合理诉求拒之门外的现实语境下,如此大张旗鼓地公开114个部门的预算,并非易事。
今年8月份,河南省南阳市青年王清对当地181个政府部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主要是想获得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信息。他没有获得一个部门的“有效答复”,一度还曾被当成了间谍。“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组织还向其他30多个单位提交了公开预算申请,都遭到了拒绝:上海市财政局的回复是“不予公开”,说要求获取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深圳福田区财政局的回复亦是“恕不能公开”。
因此,市民、各地网友、人大代表、财税专家大都为广州财政局敢于向老百姓“晒”账本叫好,但在赞扬之余,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很多人抱怨看不懂预算,“专业性强、内容复杂、数字一大堆,看到蒙查查”,至于预算是如何编制的,论证是否依据充分,更是无从知晓;社会公众非常关心的“公款招待”、“公款出国”等被完全湮没在“行政运行”或“其他支出”之中;9间政府机关幼儿园一年获得6000万元财政补贴等等。
显然,预算公开是好事儿,但公开不是一切。没有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公开性,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和监督,预算公开就难以起到防范腐败的作用。公款招待、出国的费用,虽然在现行的预算制度中没有单列,但积极改革现行的不合时宜的财务管理制度,让那些受权力遮盖的秘密消费真相大白,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而早在2004年广东省“两会”上,几家省直机关幼儿园预算过高的问题就引起过人大代表的强烈质疑,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上,广州市两大机关幼儿园预算超千万的新闻就已经披露,但在“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市民的众目睽睽之下,预算还是顺利通过了。这样明显不合理的预算是如何形成的呢?又为什么能够经由人大审议通过呢?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结束后面对中外记者提问时的讲话。在中国2000多年的王朝政治中,没有人意识到国家有必要向老百姓交代财政支出的账目。只是在中国与西方打交道遭到挫败时,一些先知先觉的中国人才看到西方财政制度的优越性,满清新政因此试点编制预算并公开预算,而到了100多年后的今天,政府的财政预算居然在很多地方仍被堂而皇之地设定为国家秘密,能不令人扼腕?而与预算公开相辅相成的有效审查和监督,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因此,我们在赞赏广州市财政局公开预算的勇气和决心之余,更大的期盼是,预算公开的大门最终能通向政务公开和民主化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