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猫的幸福生活

2009-01-18刘英团

知识窗 2009年12期
关键词:燕园葡萄架特立独行

刘英团

我喜欢听那首《特立独行的猫》,歌词大意是:他们说我像你养的猫/每天只会偷懒撒娇/一出门动不动脾气火爆/总是没头没脑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在你身边其实我很乖巧/虽然偶尔也会无理取闹/喜欢在太阳下努力思考/梦想比天高/要我们生活美妙/不在乎别人怎么嘲笑……

人们都喜欢狗,文人骚客也赞美它的忠诚,它的勇猛,它的坚贞不渝。但我更喜欢猫,尤其是那些特立独行的流浪猫。或许是基于此,北大有只叫“小断” 的“流浪猫”深受师生喜爱。近日在网络上蹿红,甚至被誉为“学术校猫”。的确,北大没有围墙,连猫都没有禁区,一只流浪猫也可以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走一遭,呼吸的是燕园清新的空气,吮吸的是未名湖甘甜的奶汁,汲取的是北大一百多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据说,“小断”与学生一起听课5年,昔日的流浪猫成为了“文化猫”。路过卫生间它纵身跃上洗手池,用前爪打开水龙头,俯下身子开始喝水,喝毕还熟练地把水龙头关上才转身出来,展现其良好的修养。听说,某次“小断”中途“逃课”,先生还亲自开门幽默道:“课讲得不好,对不住了啊!”

“学术校猫”受到燕园师生的宠爱让我再次感受到北大的博爱。平时,我们这些生活在地面上的动物,都太注意地面上的事情,很少抬头看看天空。其实我喜欢流浪猫是在北大出了只“学术校猫”的N年前。家里挂在阳台上的腊肉被院中那只栗色的流浪猫“偷偷”享用时,我就站在阳台上观察它。以后,我看它睡懒觉;看它清晨跑步;看它美餐后捋着胡须或冷笑、或媚笑、或慵懒的笑、心满意足的笑;看它“招蜂惹蝶”似的带着一群“伙伴”去楼下饭店里“行窃”,被撵得“仓皇而逃”……但它还是在院里的葡萄架下安了家,和居民和平相处,甚至享受着我们无比肉麻的称呼,什么“咪咪”,还有其他的什么。

流浪猫过着比“张大民”还幸福的生活。至于它的家在哪里,没有人关注。但我依稀记得它最初来的时候满嘴是血,拉着一条后腿,出去觅食相当困难,躺在葡萄架下偶尔才动一下。但它侥幸地活了下来。我曾经无聊地“研究”过它受伤的原因,是争强好胜干过仗?是偷吃主人奶酪和“鱼儿”?还是?但我得出的研究结果是:不管基于何种原因,这只猫不太喜欢被别人安排生活,即便是优厚的生活待遇,它也舍得放弃,它宁愿遍体鳞伤地去追求自由和新的生活。这一点让我喜欢,值得我尊重。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笑猫日记”系列小说中的“猫” 无不是有思想的猫,它们有相当的阅历来知人论事,是动物世界里特立独行的男子汉,它还无师自通一门至关重要的外语,即人的语言,使它能够站在动物们的立场,臧否褒贬人类或“大人们”的言行。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多年前王一川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仰望星空的人。

“流浪猫”只是一个“代名词”或者称谓,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猫和人一样,最初都有家和主人。当主人可以和猫和平相处,而且主人也真诚地对待猫的时候,猫就很温顺,撒撒娇、逗逗乐,但如果主人动不动就狠狠地踢上一脚,就是天天鱼虾,猫也会毅然地选择离去,义无反顾地去“流浪”。做一只流浪猫,特立独行,自由自在,我喜欢。■

猜你喜欢

燕园葡萄架特立独行
交互理念下养老型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特立独行的艳镜
特立独行,看我行(二)
游燕园(新韵)
我来讲故事
锐与智 成就不套路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鹿和葡萄架
葡萄架下的童年
燕园之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