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网络互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09-01-18谭爱平吴献文

计算机教育 200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谭爱平 陈 敏 吴献文

摘要:本文以培养创新、区域经济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库、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考核改革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网络互联设备”课程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互联设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团队;项目驱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网络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从事计算机网络的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必须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多元化教学手段、课程资源库、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网络互联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

2课程改革目标与思路

2.1课程改革目标

“网络互联设备”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知识、能力、素质”(KAQ模式)培养为主线,将本课程培养目标(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配用能力)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紧密衔接(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等岗位),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网络互联设备为载体的项目课程学习,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原理,熟悉市场上主流的网络互联设备,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配置。通过实际项目模块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备运用网络互联设备的能力。确保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明确,符合学院为湖南及中部各省工业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办学定位。

2.2课程建设思路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服务为宗旨”这根主线,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根本目标,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断跟踪、调研IT企业对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再依据这个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程建设。建设思路:本课程以工作任务(包括认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网络安全设备配置、构建中小型网络)为逻辑主线来组织实施,把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课程涵盖了网络体系结构、产品选型、方案设计、设备安装调试、设备使用配置等多项技能。教学内容首先分模块教学,最后通过构建中小型网络案例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建立课程教学标准,加强课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逐步建立以项目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融合Cisco网络工程师CCNA和锐捷网络工程师RCNA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需要“零距离”接轨,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精选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转变观念、紧跟最新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技术更新快、变化大的特点,课程在内容选取上,利用与企业合作的优势,紧跟当前使用的主流新技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课程的项目设计上以典型的技术应用或服务为载体进行设计,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进行展开。优化整合后的课程内容项目如图1所示。

这些项目内容涵盖了网络互联设备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课堂授课、实训,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项目报告,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做项目,在做项目过程中学习”(做中学,学中做)。

4大胆尝试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拘形式,只要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全部充分利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开放式课堂。将师生的交流从传统的课堂拓展到网络课堂、网络讨论、电子邮件、实验室、机房。根据课程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示范教学等方式。在讲授网络拓扑结构时,可带学生到学校的网络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交换机、路由器配置时,采用示范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去公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参加网络相关产品发布会、技术讲座等,增进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1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彻底改变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与联机大屏幕投影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最新的网络技术带到课堂,丰富课堂信息量,并且从多个层面让同学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它将深奥的理论,如路由协议工作原理等变成生动的“视听+图文”过程,既容易理解又记忆深刻。现正逐步将网络互联设备教学活动(包括报告提交、批改作业、公布课堂教案、讨论答疑、查阅学习资料等)转移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4.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最适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展示、产品展示、多套网络互联设备,能同时开展讲授、训练和项目教学。

4.3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适合于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中应用,因此,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的教学中,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会替代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更多,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针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疑问,通过大家的集体的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有争议的地方老师进行很好的引导,最终求得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对问题的明晰。在这里同学们变成了主体,老师则作为一个辅体助其达到目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

4.4项目驱动教学法模式

项目驱动法中的任务大体上是这样的: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操作(使用)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项目任务”,针对所提出的项目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做),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图2所示。

项目驱动法中的任务是指由指导教师以布置项目来引导,而学生按照项目进行训练。若以学生所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模仿型任务:亦即这类任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教师指定的方法和要求去完成任务,这些任务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操作,是在教学初期最常使用的一种任务。(2)扩展型任务:这类任务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掌握简单的操作,同时有一定自我学习能力,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一些较有综合性或技巧性的题目,由学生自选内容来完成。(3)创新型任务:这类任务是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并能够完成扩展型任务时,教师可以只提出要完成任务的原则要求,而由学生自主选题并完成。

项目驱动的一般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三步曲”,即:①提出概念;②解释概念;③举例说明。我们在“项目驱动”中采用的方法是:①提出项目——目标、背景(为什么要设立该项目)及要求;②分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思路、途径等;③边学边实践——核心环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对市场考查获得实用信息,反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④完成项目——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也可由教师引导完成;⑤总结——由学生演示项目成果并讨论,老师作点评和总结。

下面以具体的作法(围绕项目开展教学)来进一步说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要学习及要完成的项目明确后,朝着项目开展教学。由于网络互联设备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接受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下面以“项目一 认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互联设备”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1) 提出项目

项目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互联设备”,但作为项目报告,这个题目并不好开展,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项目报告名称为“从市场了解网络互联设备”。

(2) 分析项目

认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互联设备部分,由于概念、纯理论部分较多,且不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往往学完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或者不知道怎样应用,且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提出要完成这个项目后,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因为要去市场了解网络及网络产品,若不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不熟悉网络的常用术语,是无法到市场去询问、去了解的。因此实行项目式教学后的课堂比以前大大的活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3) 边学边实践

在该项目的学习过程有理论学习、实验室学习、实训室技能训练以及到市场去调查了解,这样在学习中实践,从实践中再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与市场相结合,学生深深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并且还深深感到学不够用。如有一个学生在市场调查交换机产品时,别人问他,你要几层交换机,他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他还没学到交换机,回来后马上查找交换机的资料,使他对交换机及产品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觉得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应用在实践中、市场中。

(4) 完成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是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组合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项目的完成还必须要上网查找资料,上网查资料并不难,难的是找到的那么多资料如何进行分类,进行汇总,然后挑选出自己需要的资料,还有就是通过上网,熟悉网络产品的品牌,著名的厂家以及产品的报价等。项目完成后,必须打印一份文稿、上交一份电子文档。

(5) 总结

由教师主持,总结这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报告中学生的创新之处提出鼓励,对项目报告中的不足提出建议,对项目报告中问题最多的地方进行讨论。对项目报告完成得好的同学,要他上台演示和讲解,使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建设优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学习

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包含以下几种形式:文本、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题库(包含行业资格认证题库);案例库(具有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工程实践项目案例);网络方案;课件;电子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课程标准;远程仿真实验平台;互动交流网络平台等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使教学主体进一步由老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使教学形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使教学内容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造、创新意识培养转变。建设优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6校企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开发工学结合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以企业主要应用的技术为主,按课程目标组织理论基础知识,以项目形式编排。开发工学结合教材时应注意几点:首先,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应充分体现基于相关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的设计思想,融合Cisco网络工程师CCNA和锐捷网络工程师RCNA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突出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路。其次,设计学习项目时,尽可能将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穿起来,理论知识内容在符合工作任务职业行为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散难点,前后衔接,循环前进;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将主流技术、主流产品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紧跟行业发展。最后,教材应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

通过规划好专业教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贯彻根据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7多种途径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7.1 “教中研,研中教”,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担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是学院的科研一线队伍,都承担了网络研究与应用、网络工程、应用服务器等方向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教师“教中研,研中教”,在网络技术方面始终站在技术的前沿。

7.2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课程组经常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研讨会、思科、华为等网络公司的技术研讨会等各类教学研讨会,学习、吸收兄弟院校同行的先进教学方法。

8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并重的课程考核改革

课程考核改革以课程教学(学习)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突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建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作品制作相结合;强调活学活用,增加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理解、分析、判断、应用、综合、思考型试题;实验实训环节加强质量监控,实践环节评价有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课程考核来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带动课程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入具有专业水平的技能认证来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体现见表1:

9结束语

经过多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探索与改革,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训练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以上是我院开展的“网络互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其它课程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金普.“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8(7):116-118.

[2] 陈云萍. 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9(7):151.

[3] 吴刚,陈兰芳.“零距离”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J/OL]. [2004-10-19]. http://www.tech.net.cn/research/segment/ pattern/index2.shtml.

[4] 任君庆. 就业为导向与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改革[J/OL]. [2007-06-04]. http://www.tech.net.cn/y-jxgg/kcgg/7401. shtml.

[5] 吴平,黄燕,黄岚,等.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 中国大学教学,2004(06):49-50.

[6] 张继山,杜玉桥. 精品课程建设——三联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

[7] 陈观林,杨起帆. 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5(8):31-33.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