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

2009-01-18郑智灵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高校方法

郑智灵

摘要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心理上略显幼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全国许多高校的自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为了更好的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需要有一套针对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 心理辅导 工作 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指12岁-18岁)和成年早期(指18岁-25岁)的过渡阶段,除了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外,心理也逐渐由幼稚开始走向成熟。但是,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高校扩招之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有持续性心理问题的学生数比重明显增加,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更是比较突出,要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必须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注意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辅导策略。

1 策略要有针对性

1.1大一:高校适应期

大学是大学生由家庭逐步迈入社会过程中的第一步,高中和大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生活环境、学业环境、人际环境都大相径庭。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和节奏,导致心理失落,表现为独立性缺失、优势缺失和情感缺失,并由此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

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应侧重于适应能力的辅导。要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新的人际关系,帮助新生尽快进入角色,缩短新生不适应期。如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让新生融入其中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1.2 大二、大三:心理问题多样性

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生活,来到了大学的过渡阶段,许多以往就已存在的各种恶习,多在这个时期逐渐暴露,这些个性品质造成人际关系产生冲突,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显现。加上大二、大三学习任务繁重;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学生往往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些成为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针对大二、大三心理问题的多样性,首先应解决学习的问题,因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毕竟是学习,应教给学生缓解压力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其次就应解决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策略,引导其懂得换位思考及主动帮助他人。向学生介绍心理调控的方法,提倡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1.3 大四:迷茫期

大四的来临,标志着大学的生活即将结束,对于前途他们大多数人迷茫、不知所措,没有准备好接受现实的洗礼。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四的生活增添了动荡和不安的因素。

这个时期的心理辅导多要建立在怎样帮助大四学生顺利走出迷茫期的基础之上。应教会学生从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客观地评价自己,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恰当的符合自己能力和心理状态的抉择。让学生拥有就业、择业的乐观心态,以自信、乐观、积极的良好状态投入到就业的大军中。

2 追根问底,挖掘深层原因

对不同年级心理问题进行划分是纵向的分类,横向来说,由于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客体,每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是有差异的。在具体的个体辅导中要探究每个个体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辅导,如下面两种情况。

2.1 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高校的贫困生。谁也不愿插上贫困生的标签,但无论从生活条件方面亦或是吃穿乃至言行举止方面,他们都与大城市来的学生反差极大,他们心理负荷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产生自卑、自闭等消极的心理情绪。所以当这类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时候,作为心理辅导工作者不应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应探究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困惑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2.2 家庭变故产生的心理问题

有的学生平时心理状况良好,但是突然一段时间脾气暴躁,或者根本不与人交流和说话,令得周围朋友、同学都不敢亲近。其实不能就因此断定这个同学脾气古怪,针对这种情况,心理辅导工作者就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同学性情大变,进而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总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也不能被忽视,作为心理辅导工作人员应尽量把工作做细,分清同学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之下的心理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心理辅导方案,不断加强高校的心理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柴树鹰. 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07).

[2] 许海光, 韩江河, 侯可.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2).

[3] 林静, 吴小林.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19).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高校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