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新路径

2009-01-18张金耀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

张金耀

摘要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本文从我校进行文明修身活动出发,从文明修身的提出背景、内涵界定、涵盖的内容、活动开展的思路以及活动后的经验、收获等方面作了论述,希望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途径。

关键词德育 文明修身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生素质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修养,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大学生文明修身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将这一活动贯穿于全年,成为我校的特色品牌活动,作为我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突破口,这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

1“文明修身”提出的背景

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看,精神风貌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校、家庭教育存在某些弊端等因素,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身上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如: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社会公德水准有待提高;怕艰苦,劳动意识淡薄;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较弱;环保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而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自立意识、环保意识恰恰是一个现代人,尤其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寻找一种教育的突破口和有效的途径与载体来提高高职学生的上述素质。面对高职生身上所带有的一些缺陷,我校明确建立了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为教育的突破口,开展了大学生“文明修身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文明修身”内涵界定

“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指人的教养、聪慧及德行,其现代意义主要指基础文明,即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青少年个性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接受、在以后工作中和生活中必须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修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墨子·非儒》篇里:“远施周偏,近以修身。”古人非常重视“修身”,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坚持“修身为本”的伦理思想,将个人道德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联系起来。本文所说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是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外塑形象、内铸素质”的目的。

3 “文明修身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3.1 创建“十无”文明校园活动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 “创建十无文明校园”活动,使学生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自尊、自爱、自律意识。“十无文明校园”内容为:墙上无脚印等污损现象、地上无乱扔杂物和吐痰现象、课桌椅上无刻画现象、用电用水无浪费现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购物用膳无插队现象、校园无打架酗酒现象、男女交往无不文明现象、公共财物无损坏现象、宿舍就寝无喧哗现象。

3.2 诚实守信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倡导文明新风。

3.3 遵纪守法教育活动

结合我校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将遵纪守法教育贯穿于全年的教育活动中,树立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和遵纪守法合格公民。

3.4 团队意识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比赛、志愿者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正确竞争,共建文明校园。

3.5 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活动是我校的品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感恩亲情”、“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表达对父母含辛茹苦的感恩之情,对老师无私奉献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祖国关怀爱护的感恩之情,最终让他们学会回报生活、回报社会。

3.6 关爱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关爱教育活动,关爱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把学生培养成追求真、善、美;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患者;爱真理、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3.7 自强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以“自强、自立、奋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品质。

3.8 尊重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为教育重点的尊重教育活动,以“尊重自己,从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始”、“尊重他人,从礼貌宽容待人开始”、“尊重劳动,从自我劳动开始”为突破口,由知到行、层层落实,使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都有所转变。

3.9 欣赏教育活动

通过欣赏教育活动,发现学生亮点,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欣赏他人、悦纳自我的情怀。让学生自己发现潜能,唤起自信,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

4 开展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的思路

学校制定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总体方案,各系部根据系部特点,再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每个班级。此项活动实际上是学校提供舞台,由同学们自己唱戏,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机会。具体思路是由各班自主申报主题活动,根据主题设定活动方案,方案基本成熟后报学生处、校团委审核,经过审核批准后由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项活动开展时间最少为一学期。每个班级最多可同时申报两项活动。学校成立四个指导小组将不定期深入班级进行检查和指导、调研;各班也可以邀请与本班级结对子的学校各级领导参加活动。年末,活动领导小组将评选出每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典型班级,并组织其他班级到典型班级参观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将教育活动优秀成果在全校推广,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和完善。

5 开展“文明修身”教育活动的经验与收获

5.1 规范了行为,增强了道德意识

经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很多学生都自觉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学生在文明修身活动中,学会了珍惜自已劳动的成果,也学会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大学生们不仅自身的不规范行为减少了,而且有时能够主动站出来阻止他人的不规范行为。

5.2 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与活动的多样性

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一种文明观。同时还结合各系部实际,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5.3 注重活动的反复性与持久性

文明修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抓,长期抓。通过长期反复的倡导和培养,使学生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最终达到提升文明修养的目的。我们注重活动的示范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引领社会道德文明风尚中的作用。文明修身活动就是从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大家最不满意的、带有根本性的事情抓起,以大学生自身的文明行为影响、带领周围的人,他们毕业后还将学校精神文明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光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蒋威宜.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校园文明工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 王秀阁.现代思政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
“活动随手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