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艺术生举措思想政治教育

李 敏 朱 靓

摘要艺术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艺术家是社会跳跃多彩的魔术师,为生活增添光彩;而高校里的艺术生则是新一代的精灵,他们个性鲜明,每个人都是一幅彩绘。作为艺术类学生的辅导员,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深受社会观注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艺术类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特别是新时期高校的艺术生,家庭学校各方面为其施展才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充足的机会,他们的心理优越感也与日俱增,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崇尚特立独行的个性,上演着青春无敌的神话。新时期高校艺术生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方面,艺术生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较淡薄,组织纪律差。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想法丰富,寻求多变且富有创造性,他们就像校园里跳动的音符,演奏着风格多样的旋律。但是他们理想信念较淡薄,容易忽视现实;同时,因为他们喜欢独来独往,以个人意志为主行事,所以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2)在文化素质方面,艺术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艺术类学生平时注重艺术技能的学习,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形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状况。据调查显示,在高校中,很大一部分补考重修的课程中,艺术类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知识储备很有限,在他们的观念中一直认为文化知识不重要,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所以,他们也不会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思维少了深刻性和思辨性。

(3)在心理素质方面,艺术生情感丰富,情绪化行为突出。首先,艺术类学生多愁善感、爱憎分明、情感强烈且多变,情绪化行为突出。他们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受到艺术作品的影响,艺术作品中那些虚构的情景把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多元化;同时,艺术作品中的一些偏激和情绪化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个性。艺术给艺术精灵们的生活增色,同时也把他们带入非现实。其次,学艺术是门投资大回报也大的学科。现如今,很多稍有条件的家庭都希望自已的小孩学艺术,将来挣大钱。学艺术的人数增多,他的们的竞争局面也越来越激烈,心理压力自然也大。另一方面,从小他们的家庭条件给他们强烈的优越感,他们的抗打击能力也是脆弱的。

(4)在自我个性方面,艺术生们崇尚个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非常突出。艺术是多元的,没有统一标准,艺术的“探索者”也是如此。艺术类学生个性张扬多变,从外在打扮到内在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崇尚个性自由不羁,自我意识很强烈。“我选择,我喜欢”这些流行话语就很好地体现着当代年青人的时尚个性,艺术生们是学校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可以说,他们的个性在校园里也是刮起阵阵的个性潮。

(5)在社会交际活动方面,艺术类学生自信心强,公众交际广,表现欲望更强烈,实践活动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容易受社会负面影响。艺术类学生经常在外面参加演出、应酬,见多识广,他们有着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能力,他们有着美丽的外表和卓越的艺术才能,这些给他们强烈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他们渴望观众和掌声。但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暗地腐蚀他们的心灵,某种程度上,滋长他们享乐主义的倾向和拜金主义的倾向,误导他们的价值取向。

校园是为祖国输出人才的地方,国家不断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可见,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德艺双全,“德”是“艺”的前提。高校中的辅导员工作被视为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作为艺术类学生的辅导员尤为重要,这是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的。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我认为可以从学校和辅导员两个方面入手。

(1)学校方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食粮,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上好“两课”,抓好“两种教育”,即人文素质教育和艺德素质教育。

环境造就人的性格,对人的性格形成时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着强烈的主体性,艺术生更是充满个性化的群体,他们攀比的心理严重。因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比如定时给艺术生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建立网上思想道德论坛,与别的学院学生进行交流联谊等,无时无刻地用这些精神食粮熏陶艺术生们的心灵。

“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是国家针对新时期、新阶段高校发展概况提出来的,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抓好“两种教育”,即人文素质教育和艺德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对于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能为受教育者建立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艺术与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以民族传统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及审美教育,培养高水平的文化精神尤为重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能使艺术专业的学生拓宽文化知识面,提高艺术技能技巧,而且能使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素质。

所谓德艺双馨者,国家建设之栋梁。艺德教育也非常重要,从事艺术的人要注重铸建德、行艺术的双丰碑。新时期高校的艺术生,拥有卓越的艺术才能,而良好的品德行操也是必须的。如果说艺术技艺能成就一名艺术家,那么思想德行则是塑造艺术家灵魂的基石,是先行条件。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大家,都追求有高尚的人生,从内在彰显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傲,“德”是艺术家的艺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2)作为艺术类学生的辅导员,也肩负重任,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用艺术的手法对艺术生进行心理辅导。

加强沟通,建个人情感档案。作为辅导员,要充满人文关怀,多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沟通。现在的学生与家长有代沟,遇事总是凭个人主观行事。艺术生们情绪多变,追求特立独行的性格必然导致他们处事莽撞。说艺术生不好管理,是因为不了解,了解了艺术生的世界,就能按他们的性格去引导,去教育,去感化。在一入学的时候,辅导员就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建学生个人情感档案,对他们的性格了如指掌。思想上的火花是靠沟通引发的,心灵的相流也需要点滴记录。学生会想,辅导员手下那么多学生,哪会管得着我,以为自已就是个放任无人管的了,然而,当你找到他聊天沟通的时候,发现你对他如此了解,学生一定会感动,觉得老师很重视关爱他,消除了心灵的隔阂,管理起来自然就无障碍了。

注重心理辅导,提倡“暗示”的力量,用艺术的手法消除“艺术品”的瑕疵。辅导员的工作是复杂的,对艺术生更是要多一份的耐心和细心,他们是一群特别的学生。学艺术的人家庭大多条件很好,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个性强。艺术生的辅导员一带就是好几百这样的学生,工作量大,所以要学会运用好的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格尔曾说,“艺术的目的应被规定为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起来,把心填满,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也就是说,辅导员们要用艺术的手法去感化他们,完善他们的内心。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艺术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高度文明往往是伴随着高度的艺术而产生。如果说孔子听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那么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些未来的艺术家们高尚卓越的思想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勃.高校艺术生世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艺术教育,2009(7).

[2]葛斌.浅析高职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

[3]赵雅杰.音乐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艺术生举措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