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动态评价

2009-01-18吴国荣方春洪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枝江市指标体系

吴国荣 张 芳 方春洪

摘要: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对象选择往往从大处着手,较小单位的竞争力研究则受到忽略。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选取了适合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模型,结合相关数据,对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18-02

近年,枝江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中,枝江市2005年、2006年均名列第7,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1]。为了更好地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对现行的三大主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比较,文章选取了福建行政学院王秉安教授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为指标,从7个方面对枝江市进行评价:3个直接性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3个间接性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教育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和同时具有基础性和产出性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与该模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2]。该指标内容全面,涵盖了经济发展的总体,工、农、服务三大产业发展状况,国民素质,科技教育和城市化水平七大方面,二级指标也能够较好地反映一级指标。此外,该指标体系较适合枝江市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纵向比较操作性更强。

1数据描述

文章选取枝江市1999~2002、2005~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餐饮业,住宅竣工面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最终消费,万人医院数,万人医院床位数,教育事业费,中学教师数,中学学生数,小学教师数,小学学生数,市镇人口,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公路通车里程,百人电话机数[2]。(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故数据表略去,详见2003年枝江市统计局枝江普查与统计资料和2007年枝江市统计局枝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2动态评价

2.1评价方法及说明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采用以下步骤对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计量:①对原始数据进行无纲量化。设X为该年份实际值,X0为相应的基期值(文中以1999年为基期),计算公式为:当X为正指标时, I=X0/X;当X为负指标(仅“规模企业亏损面”一项)时,I=X/X0[3]。②计算各项对应的三级指标的权重,将无纲量化后的数值与三级指标的权重相乘。③将三级指标以二级指标为区分分别进行加总后与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相乘,得到每个年份所对应的七个二级指标值。④将每个年份的7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得到各年份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最终结果。

关于该计量过程的两点说明:①由于缺乏各年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故计量过程中去掉了该指标的计量,因此三级指标由40个变为39个,所对应的二级指标“工业竞争力”的权重不变。②数据未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因此计量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2.2评价结果

经过多次的计算与核对,1999~2007年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化结果如表1。

3结果分析与原因探讨

3.1结果分析

经过以上的定量分析可见,近几年来枝江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总量上来讲,以1999年为基期,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由1999年的1.00提高到2007年的2.776,增幅达到177.622%,增幅较大。其中,1999~2001年,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呈现稳定增长状态,平均增幅为17.72%。2005~2007年三年间的平均增幅达到了144.031%,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对于1999~2002年提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7个二级指标的大体趋势都在逐渐上升,但是变化幅度较大的是经济实力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三项,农业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程度居中,科技教育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变化较慢。1999~2002年各项指标均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2005~2007年各项指标的增幅都大于1999~2002年,且“经济实力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的增幅迅速上升,成为拉动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化的主要力量。

3.2原因探讨

从计量结果可以看出,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在2005~2007年间相对1999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究其县域经济竞争力大幅提高的原因,文章认为主要在于枝江市成功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型,促成这一成功转型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①实行县域经济民营化,增强产权的明晰程度,促进大批企业扭亏为盈。1997年开始,面对亏损严重的重点工业企业,枝江市对全市412家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进行了真正触及产权的民营化改革,将包括枝江酒业等一批效益好的国有骨干企业实行了民营化。

②立足农业优势,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推动工业化进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枝江市找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可行路径:立足全市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新型工业化,把丰富的农产品变为工业的原材料,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支撑力量和推动源泉。

③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由东部向中部的转移,枝江市依托宜昌三峡和枝江大曲的知名度,利用水电资源、交通优势和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2007年完成投资45亿元,其中对枝江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

4建 议

崛起的枝江市经过艰难的改革和大力招商引资,迈出完成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转变中关键的一步,基于前文对枝江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计量分析,就枝江市接下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①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以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枝江市的工业基础原本较为薄弱,虽然近几年通过引进外资获得了发展,但想要获得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进一步增强企业之间的联动性,延长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聚集程度仍然较小,需要集聚相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②适当调整信贷政策,放宽金融贷款限制,缓和企业资金不足的困境。在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限制下,各大银行普遍存在“宁愿不放款,也不放错款”的原则,存在惜贷现象[4]。根据表2可知,枝江市存款余额不断上升,贷款余额则相反逐年下降,存贷款余额的缺口逐年上升,缺口由最初的1.26亿元增大到38.3亿元,扩大了29倍。

由此建议各商业银行适当调整贷款审批权限,适当放宽审批条件,给与县级金融机构一定的信贷自主权。同时与企业加强沟通,对诚信度高的民营企业加大贷款力度,补充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③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适当增加对公共设施的投入。近几年来枝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相对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增长幅度较小,市容变化较小,与枝江市经济快速增长不相协调。如1999年枝江市万人医院床位数为23.13,2007年这一指标反而降为19.1,反映了枝江市医疗服务水平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

④招商引资严格把关,在引进的同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枝江市的发展得益于长江这条母亲河,枝江在接受馈赠并好好利用的同时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严格把关,应重视引入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集聚度高的企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入枝江市,以防止在工业竞争力增强的同时引起国民生活质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主城区总体规划摘要[N].三峡枝江网,2007-12-26.

[2] 王秉安,洪文生.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3]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中伟,邹强.县域经济发展热中的冷思考——枝江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当代经济,2005,(4).

猜你喜欢

枝江市指标体系
小鬼当家
货比两家乐趣多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让理论宣讲接地气 为基层群众搭天线——枝江市创新“三分钟讲堂”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加强枝江市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