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谱》面面观

2009-01-18

古典文学知识 2009年6期
关键词:图谱

周 艳

《诗谱》是东汉郑玄为《毛诗》作笺注之后所写的一本毛诗学的纲领性文献。其地位如《诗谱序》所言:“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毛诗的后来居上,压倒三家诗,与《诗谱》不无关系。本文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诗谱》作一立体的认识。

史学视角:谱的起源与发展

谱本是古代史书之一体,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先秦史官为当时的帝王贵族编的宗谱。《文心雕龙•书记篇》云:“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录……故谓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郑氏谱《诗》,盖取乎此。”谱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按氏姓、国族或家族的亲缘关系来构建历史的一种史书体。

谱起源于何时呢? 《梁书•刘杳传》有这样的记载:“王僧孺被敕撰谱。访杳血脉所因。杳曰:‘桓谭《新论》云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以此而推,当起周代。僧孺叹曰‘可谓得所未闻。”刘杏谓谱体起于周代,其实际起源应早于此,谱体之趋于成熟当于周代。

现存的《世本》虽已残缺不全,但可视为谱类史书的标本。刘向《别录》言:“《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记也,录黄帝以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凡十五篇,与左氏合也。”《汉书•艺文志》载《世本》十五篇。班固自注云:“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世本》以记叙帝王卿大夫的世系为主要内容,兼述其居处、制作、谥法等事。现存《帝系》、《王侯》、《世卿大夫》、《氏姓》、《作》、《居》等十五篇。均为后来作史者的重要参考史料。

可以推想,当时存在一大批《世本》类古史书。《史记》的前四表之前都有太史公述其作表所依据的资料的话。每类表的参考资料中皆有世系谱牒之属。《三代世表》是读《谍记》、《五帝系谱》,《十二诸侯年表》是读《春秋历谱谍》,《六国年表》是读《秦记》,《秦楚之际月表》是读《秦楚之际》。司马迁作史,世系和谱牒是其框架,以本纪讲帝系,以世家讲王侯,以列传讲历史名人,就是采用《世本》类古史书的框架。不大量参考这类古史是难以写就的。

中国的重史传统一直不曾间断,在汉儒以史解诗的氛围下最终产生了《诗谱》这样的著作,对比《诗谱》和《世本》类古书,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一脉相承关系。《诗谱》的主要框架是以周朝的历史为主干(《周召谱》,《豳谱》,《王谱》,《小大雅谱》,《周颂谱》),以各诸侯国的历史为分支(各诸侯国之谱),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就是反映周天子和各诸侯王之间关系(主要是血缘关系)的“谱”。所有的诗篇,都纳入这一框架之下予以解释。

古书体例视角:左图右书

先秦“谱”与“书”并重。南宋郑樵《通志》列有《图谱略》对图谱问题有深入探讨。其在《总序》中言:“河出图,天地有自然之象,图谱之学由此而兴;洛出书,天地有自然之文,书籍之学由此而出。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关于图与书的作用,其在《图谱略》中言:“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图与书,开始是并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书”取代“谱”逐渐成为典籍的主要部分。如郑樵言:“刘氏作《七略》收书不收图,班固即其书为《艺文志》,自此以还,图谱日亡,书籍日冗,所以困后学而隳良材者,皆由于此。何哉,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在他看来,后世的目录学家不重视,才使得图谱之学日衰。到了两汉,谱虽然不能像在先秦一样与书平分秋色,但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古书体例,在典籍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在先唐经解中也多有谱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谱》一卷,《韩诗谱》二卷,《毛诗谱》三卷,《毛诗谱》二卷,《谢氏毛诗谱钞》一卷,《丧服谱》一卷(分别有郑玄注本、晋开府仪同三司蔡谟撰本,贺循撰本),《春秋左氏诸大夫世谱》十三卷。谱体之盛,由此可见一斑。郑玄的《诗谱》即其中之一,虽然其书原貌不得见,但从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多次提到的“故郑于左方中皆以此知之”可以推想得出,《诗谱》的出现,正是古人治学“左图右书”传统的体现。

释经体例视角:《诗经》解释之流变

郑玄先从古文经学家东郡张恭祖学习韩诗,后西入长安,因涿郡卢植引见,师事当时最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马融,除学习费氏《易》和《周官经》之外,亦在此时接触毛诗。据《后汉书》记载,马融曾为毛诗作传,郑玄师事马融,当从融处得毛诗,后为之作笺。《诗谱》是笺注完毛诗之后的一种理论总结。孔颖达在《诗谱序》正义中解释《诗谱》得名缘由:“郑于《三礼》、《论语》为之作序,此《谱》亦是序类,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诸侯世及诗之次,故名谱也。《易》有序卦,《书》有孔子作序,故郑避之谓之为赞。赞,明也,明己为注之意。此诗不谓之赞而谓之谱,谱者,普也,注序世数,事得周普,故《史记》谓之谱牒是也。”

《诗》学在汉代分好多派别,称为家数。最有名的是三家诗。《汉书•艺文志》载不同派别的著作,按体例可分类如下:

故:《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

说:《鲁说》二十八卷、《韩说》四十一卷

传:《齐后氏传》三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

“故”以疏通本经之文字;“说”微通条例,诠明全经之大谊;“传”结合史实以阐发诗篇大意,是以史说经。可见先秦西汉以来说诗主要是这几种路数。《谱》则是以表说经,属于后起。韩诗除有《韩故》、《韩内传》、《韩外传》之外,还有《韩诗谱》。《隋书•经籍志》载:梁有《韩诗谱》二卷,《诗神泉》一卷,汉有道征士赵晔撰,亡。《后汉书•赵晔传》:“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也。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诣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绝问不还,家为发丧制服。抚卒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举有道,卒于家。晔著《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邕还京师,传之,学者咸诵习焉。”按古时书名不固定,本传所载之《历神渊》应即为《隋书•经籍志》所载之《诗神泉》,《诗细》应即为《韩诗谱》。由“故”、“说”、“传”发展到“谱”,是《诗》的解释日益细密深化的过程,也是解释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郑玄谱《诗》,也是毛诗解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录学视角:《毛诗》之目录

目录分一书之目录与群书之目录。一书之目录是作为本书的组成部分,附于本书之末以行的。较早的一书目录,周易有《序卦》一篇,说明六十四卦相次相承之义,即为全书之目录。《尚书》有《书序》,《尚书注疏》云:“序者,言序述《尚书》起讫存亡注说之由,序为《尚书》而作,故曰《尚书序》。”《毛诗》之序,亦是此类。以上几个例子说明古人著述的体例,一书之末,多有总结性的“序”。需要说明的是,它们本都是独立成篇,附于书末。后来的注疏家为了方便读者,才把它们割裂分附于各篇。

郑玄作为一代经师,除了注《礼》笺《诗》精审无比之外,所作《易赞》、《书赞》、《诗谱》、《三礼目录》都是具备“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价值的一书之目录。实际上,郑玄亦深以此自许。其《戒子益恩书》言:“自乐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羞。”因为这些都是他在注完整本书后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问题全局的体认与把握,这些形成了他独到的理论体系。《诗谱》各部分皆有文有表,文述要旨,表列篇目,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体系完备的《诗经》目录。兹举《唐谱》一例说明之:

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大岳之野。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成侯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公又徙于绛云。

僖侯 靖侯共和

右僖侯 蟋蟀 殇叔 穆侯 献侯 僖侯宣王

文侯 殇叔幽王

右昭侯 鸨羽 羔裘 杕杜 绸缪 椒聊 扬之水 山有枢 鄂侯 孝侯 昭侯 文侯平王

晋侯缗 小子侯 哀侯 鄂侯桓王

晋侯缗庄王

右武公 有杕之杜 无衣 武公 晋侯缗僖王

采苓 葛生 献公惠王

此谱先以文字说明唐地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何时何因变风始作,为《唐风》各诗的产生以背景的说明。继以表为各诗厘定时代,使人一目了然。实是有序有目的完备目录,起到了“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作用。《诗谱》的价值,亦应作如此观,才能得到足够的理解与重视。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知识图谱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
交通领域典型期刊载文知识图谱分析
闪电
印度人大脑小,要建本国大脑图谱
图表
面向企业知识图谱构建的中文实体关系抽取
图谱背后的秘密知识图谱解读
人脑研究有了“导航图”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