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误区”
2009-01-18邱健筠
邱健筠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经济突显效能,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抓起。然而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一、人脑与电脑的有机协调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从头到尾都是使用电脑课件,电脑的信息量大,节奏快,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授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最终电脑成了课堂的主宰。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如果在这样的教学结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往往强化了灌输的一面,弱化了培养能力的一面。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衍生出了新形式的满堂灌。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多媒体课件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一体,课堂上过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琳琅满目的内容令人头昏目眩,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就更谈不上内容充实。
人脑、电脑协调教育能使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发生彻底的革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的大脑可以看成是一个计算机,但比现在的任何计算机的功能都强大得多。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要正确处理好人脑与电脑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不是孰轻孰重,谁比谁更重要的关系,而是应当积极寻求人脑与电脑的最佳结合方式。人脑固然离不开电脑,但电脑越先进就越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人脑。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实现人脑与电脑的同步开发和优势互补,实现人脑潜能与电脑优势的最佳结合,才能从容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全方位的心理挑战。
二、现代技术弱化学生的能力
人之所以成为人,不同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在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抽象思维活动,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结论。对于低龄儿童的教学可能需要较多的形象,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稍大的学生则需要较多的抽象思维,而且恐怕更需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有意地让他们摆脱形象的束缚,进行抽象思维。如果过分信赖信息技术,或者在教学中不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什么理论和知识都一目了然,都那么轻而易举地获得,那么我们的学生不仅将失去抽象思维能力,而且将会变得懒惰,变得不思进取。
现代信息媒体的功能虽然十分强大,但它不能取代“人”本身的一些特有功能。如情感的沟通、计算、书写等能力的培养。又如网络聊天、BBS等,最大优势是能让身处异地的人们打破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而经常让在一个教室里的同学彼此用这种方式讨论问题,无异于让有正常言语功能的人们近在咫尺却彼此放弃直接交谈,这多少让人感到有点儿不可思议和滑稽,更不利于学生口头语言、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在各种先进媒体运用的同时,要注意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和锻炼,如教师的书写、语言的组织、与学生间的沟通、计算、分析、判断等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语言运用、鉴别与判断、分析与计算等能力的培养。避免因为媒体的应用而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的整合
目前,教育界同仁对现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研究关注得较多的是与学科的整合、与教材的整合,很少有人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的整合。其实真正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与学生各自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我们要想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不得不考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引导学生的生活。
现代社会明显追求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这样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不仅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基本上也是按照科技理性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和编排的。学校、教育成了科学世界教育的代名词,而不是个人生长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是知识的“平移”运动。这种状况使得理解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主要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是在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其具有情感性、意义性、主体性。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离不开个体体验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实际经验产生联系,一方面要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定的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验。
总之,我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在教学和学习中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的现代化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