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09-01-18付密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激发引导提高

付密芹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要从提高认识出发,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认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并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教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提高;激发;引导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学有所成。但是,现行语文教学缺乏梯次性、系统性。而且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学生学起来感到索然寡味。因此,每个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彻底克服厌学心理。

一、提高认识,巧创“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其次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没有了它,各科成绩将会受到影响。基于这种思想,教师就必须刻苦钻研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语文学科的知识学深学透。同时,要不断创新,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巧设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茨基提出的“适当难度”的教育观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知识持久占据学生的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在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同时,知识也不容易遗忘。

二、加强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学习语文来了解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他们通过语文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一整套儒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可以领略屈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豪迈气概;可以与苏轼一起“把酒问青天”;与王维一块儿享受“清泉石上流”,可以去体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受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气魄,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迷恋于语文的魅力而流连忘返。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过去语文教学的模式陈旧,教法单一,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不少学生觉得语文枯燥无味,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必须新颖,教学手段必须创新,以引发学生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体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对于诗歌,可采用播放录音、表情朗读、配乐朗读,使学生掌握一些韵律;对于散文,可采用描述性语言和现场绘画结合的教学手段,从审美上培养学生;对于戏剧,可采用表演或分角色朗读;对于说明文,可结合介绍有关的传统故事和轶闻趣事,或展示图片进行立体形象的说明。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必然可以达到每一课型的最佳效果。

其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及教法的互相渗透,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同体裁或同一题材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找出异同点,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可以将录音、录像、影视、电脑等现代媒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好获取知识。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需要大胆创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做到“三个一点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讲台让出一点儿。让学生分组轮流讲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及段落层次划分、中心思想对大家的启示等。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解释并补充。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2、知识吝啬一点儿。在处理课文时,教师没有必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讲解给学生,而应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作为作业,学生可以参考手中的资料,使用字典加深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

3、答案保留一点儿。在处理练习题时,让学生们自己解释或讨论得出答案。这样,让学生参与得出答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清楚地明白选取答案的理由,这比给出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语文教师有责任将本来最为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搞得更加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做到愿学、乐学,使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激发引导提高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