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清爽爽教童话,实实在在学语文

2009-01-18李军新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小猴小牛麦子

李军新

课听多了,就越听越糊涂,不知何为语文课,不知语文课该上些什么,怎么上。近来,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平行班之间的“一课多上”(即多人同上同一课文)活动。吴俣老师的一节《三袋麦子》(第一课时)让我有了拔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之感。

一、揭题

1.前面,我们学习了《蒲公英》,你有何收获?(学生交流)

2.像《蒲公英》这种类型的文章,你曾经读过哪些?(交流)

3.今天我们学习的《三袋麦子》也是一篇童话——读题。

(评:开篇揭题就富有语文味,在具体的交流中类化对“童话“体裁的认识。)

二、自由读文,检查字词

重点指导:

1.“麦”的字形

2.区分“防止”、“拜访”

3.多音字“磨”——出示两种读音的不同意思让学生区分确定。

(评:生字词教学在大面积正音完成之后,有重点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有效指导。招招硬、步步实。特别是“磨”字的教学,让学生据义断音,促进思维,渗透学法。)

三、整体感知

1.指名分小节读文。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送了一口袋麦子;土地爷爷给小牛送了一口袋麦子;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口袋麦子。”

(1)两句的意思一样吗,哪句好?

生:意思一样,但第一句好,第二句太哆嗦、不简洁。

(2)“各”——换词(分别、每人)

(评:两句的比较,“各”字的教学,让人眼睛一亮。教师就是充分要把握句段的特点,于细微处发掘、发现这些语言点、语感点,实实在在地展开语文训练。这既需教师的语文意识,也需相应的理解、策划能力。)

四、细读课文

师: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他们分别有什么反应,是怎么做的呢?

(一)小猪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1.师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交流整体感受:师概括板书——“吃”

2.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小猪?(生:开心、爱吃、可爱、急切……朗读)

3.你能读出你眼里的小猪吗?(抓“黄灿灿”、“最爱吃”、“太棒啦!”、两个“!”、“迫不及待”等指导朗读)

4.积累词语:“迫不及待”是形容人的心情,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评:这一段的教学过程,教师没有什么讲解,有的只是引导学生真正潜入文本,感悟文字,然后就是指导朗读,之后就是提供一些有关词语积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实实在在。尤为一提的是第1环节“师读,生想象交流”——整体性强、发散性强,有助于学生的语感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之后的第2环节“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小猪?”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就进行多元解读,各人读出自己眼中的“哈姆莱特”)

(二)小牛

1.生自读,用“”画出小牛想法的句子;用“”画出小牛做法的句子。交流,师概括板书——“存”

2.从中你看出了怎样的小牛?(生:勤劳、能干、朴实……)

3.读出你眼中的小牛(抓“饱满”、“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等词句指导朗读)

4.比较句子:

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天天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评:第1环节用不同符号画出小牛的想法与做法是针对这一段的典型写法而设计的,既实现了理解、感悟内容的目标,又暗含与渗透了写法指导,可谓一箭双雕。第4环节的句子比较,是教者在浓厚的语文意识指导下用一双“慧眼”发掘出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语感训练点。语文味处处显现,自然而然。)

(三)小猴

1.自读思考,交流小猴的做法——板书“种”

2.再读思考,完成填空:

因为小猴看到 ,所以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因为小猴想 ,所以他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3.你读出了怎样的小猴?(生:聪明、能干、智慧……)朗读体会

(评:这段作者描写最简单,教学亦简——采用让学生自读思考填空的方式,直奔主题,简洁、明快、有力,切中要害、深中肯綮。一下子就让学生深入文字中,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里。简单的设计,优良的效果。好!)

(四)回归整体

1.整体读1-4节。

2.结课: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后面的故事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总评:

纵观这节课,清清爽爽、简简单单,却扎实有效。课堂教学主题集中、目标明确、重心突出。与那些内容庞杂、引用丰富、拓展无度,随意发挥的课相比,那种清爽之感实在是油然而生、念念不忘。

回味这节课,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但找不到什么多余的环节,教学没有游离于文本、文字的感觉,教师没有煸情,只是简简单单地着力把学生引入对文本的潜心阅读、感悟中。我想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核心。如果只是重视教师的表现,架空文本,教师过度引导、发挥,则会掩盖学生的真正阅读与学习,是极其危险的。教师竭力表现与渲染,学生被教师拉到这儿、拉到那儿,却始终不能有机会、有时间、有顺序进行阅读思考。于是,学生游离了文本与教学,成为被教师支配着配合着教的人。这种追求表面的虚华,遮掩了教学本质目标的失落与对人的发展的真正尊重。

语文课教学,无疑就应如这节课,立足于人的真正发展,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实事求是、溯本求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潜入文字、触摸语言……清清爽爽教语文,实实在在学语文。

猜你喜欢

小猴小牛麦子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做头小牛
小牛背鹭在哪里
没耐性的小猴
麦子的回忆
快乐的小牛
小猴的伞
性急的小猴
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