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2009-01-18于翠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情境

于翠红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课堂教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创设情境

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在自己的身边进行调查,课上利用五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交流调查情况。虽然时间比较短,但良好的学习心向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转变成展现自己的舞台,为学生创造了平等、民主的交流空间。

学习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过程,良好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建立接纳知识的积极心向。比如《视觉的形成》一节,教师可以从学生观光旅游入手,让学生描绘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景色,那么这样美丽的景物是怎样尽收眼底的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极大的热情,就给学生学习这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当然创设情境也可以在课中、课后延续,但要注意情境恰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延伸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精练语言,吸引学生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学生美好的心灵;又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它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能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还能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语言的准确、严密和精练,这是对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的一大功能就是传授知识,教师必须准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具有科学性,更应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三、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并通过表扬和鼓励推动学生学习的进步,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例如,我发现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由于和学生接触多,关系融洽,所以给他们上课时得心应手,师生感情很容易产生共鸣,课堂上轻松愉快,虽然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与其他几个班完全一样,但这个班考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实验教学相结合

生物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21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生物实验室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总有一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达到实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从而难以达到人人掌握实验技能的教学目的。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展示课上不容易完成的实验,还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五、情系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就是能更好地应用知识、拓展知识,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会更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望。例如在讲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理论性比较强,此时可以联系学生熟知的“烧苗”现象或为什么环卫工人不把带盐的雪堆放在大树下等实例,把难点简单化,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生物情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护患情境会话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