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英语教师的第三语言

2009-01-18滕小翠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手势眼神

滕小翠

第三语言是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有时很困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第三语言,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第三语言来传递的。下面笔者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

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感染力。

有些教育者,不重视自己的面部表情,觉得老师只要管好教学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老师外表很邋遢,精神萎靡,即使教学水平再高,也很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有一个同事就是如此,水平很高,但从来不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我听过他几次课,上课时他的邋遢衣着和萎靡精神状态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很难提起精神来上课,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我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带着好心情去上课试试,后来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他的学生变得活跃了,自己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所以教师上课时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非常重要,上课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入课堂,而应该用积极的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二、灵活地运用“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教师用来和学生交流、沟通的纽带。笔者曾经在《新语文阅读》上看到一篇文章《最美的眼神》,说的是某校以德高望重的雒老师的学生——一百名成功人士为调查对象,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影响最大。出乎组织者意料的,答案竟然惊人的一致:眼神,是老师的眼神。古往今来,人们都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而这些微笑、激励、爱心的表达是完全可以通过目光与行为来完成的。雒老师的眼神能让那么多的学生成为成功人士,并让他们多年以后还记忆犹新,难道他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关爱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感激之情,他们会把这种感激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前我有一个成绩差又调皮的学生,有一天上课时,他趴在桌上,我向他投去关爱的眼神,他立刻坐好了,后来我提了一个问题,他竟然举手要求回答,我明知是别人告诉他答案的也没有揭穿他,答案完全正确,当时我装出很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坐了下去。此后,我经常向他投去关爱的眼神,有优点就给予表扬。当我给他颁布进步奖时,别提他有多激动了。

鼓励的眼神,如果运用得当能把学生拉向成功的道路。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使用起来往往不自信,鼓励的眼神会给他们勇气。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想退缩时,用鼓励鞭策的眼神,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以前我有一个学生,每次叫他回答问题,他总是说“Im sorry.”叫他表演,他也总是羞羞答答的,没有一点自信,别的同学见了都笑话他,我给他送去鼓励的眼神,这位学生很感激,开始默默地加油,在课上我经常用鼓励的眼神来叫他回答问题。这个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成绩也越来越好,可喜的是,他的英语口语成了班上最棒的。

所以,教师应该常向学生倾注关爱和鼓励的眼神,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恰当地运用手势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手势语来表示要学生参加活动的内容,如:教师发出一条指令:“Please come to the blackboard”如果教师指着某个学生,那么同学们很容易明白,然后,教师指向黑板,同学们就会毫无障碍地执行指令。所以当老师发现学生在听英语指令方面有障碍时,要及时地用适当的手势。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时也可以加以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如问“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教师可边说边做打球的动作,这样学生就很快明白老师的问题,并能自信地做答。

笔者听过一节课,该教师课前准备许多实物让学生数或猜,他把香蕉用绳子一个一个地穿起来,放在包里,并让学生猜“How many bananas are there in the bag?”学生很茫然,他见学生没理解就拿出一个香蕉,然后就竖起一个手指说“one”,学生立刻明白并且猜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顿时教室沸腾起来,看学生把数字猜得差不多时,他和学生一起“one, two, three,…”数了起来,并把香蕉一个一个地从包里拖出来,搭在肩上,动作滑稽可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想学生定会深刻地记住这些数字,因为他幽默的动作表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运用各种手势、动作,创设各种情景,代替各类先进的教学设备,代替单调的母语解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肢体语言创造了更为诙谐幽默的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各种手势、动作,把英语课堂搞活。

总之,英语教师要努力掌握第三语言的表达艺术,提高第三语言的积极效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第三语言,并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高效率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手势眼神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命的顽强
V字手势的由来
搞笑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