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怪亲情太瘦记忆太宽
2009-01-14仙山过客
倾诉仙山过客
倾听叮咚姐姐
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抉择,是在面对自我超越时,选择创造,还是毁灭;去爱,还是去恨。
——艾瑞克·弗曼
我又白白地浪费了今晚的自修,我打算惩罚自己一天不吃饭。入高三以来,我无数次地告诉自己“命运是自己的,我要努力,我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开始像以前一样无法集中精神学习了。
我的故事,还得从小时候讲起。很小的时候,我是在外祖母家生活的。在那里,我得到了所有人的关爱,每一天我都很快乐。那时的生活是我成长中最幸福的记忆。
五六岁的时候,我被迫回到父母身边。从此,我的生活就从天堂跌到了地狱。我不仅失去了从前亲人所有的关爱,反而遭到了父母的否定。在两种环境的强烈反差下,当时我经常哭泣,但哭声却换不到丝毫的同情,更不可能让我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而是更多地遭到谩骂和痛打。
回到父母家后,不曾有一个人给予我温暖的目光,也从未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他们只是给我吃、穿、住,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他们的否定下,我变得不再爱说话,他们也越来越认为,我将无所作为。他们的目光和话语让我恐惧和厌恶,我自卑、敏感、内向、胆小的性格在这种环境里逐渐成形。
上初中后,我的成绩虽说不是很出色,但在同辈的孩子中却是最好的一个,他们也逐渐地把目光投向了我。也许是饱受太多苦难的“摧残”,他们的看法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我对整个家庭早已不抱希望。
整个初中阶段,我学习得尽管不是很懒散,但我好像永远无法集中精力,成绩只是一般,自然地,在中考中,我失败了。我毅然地选择了复读,因为我已经无路可走。我知道他们是不会花钱让我读一般高中的,不复读,我就得去打工!
第二年,我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而待遇比我好的堂哥、堂姐和堂弟却都在中考中失利。因此,我成了家里唯一读高中的人。
上高中后,他们对我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这不但没有冲淡我对家的不满,反而加深了我对家的厌恶。我对家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全感。学校放假的时候,我总是留校。看到别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回家,我的内心深处有无限地失落,但仍然不想回家。回家对我来说实在太可怕了,我厌恶那地方,也不想见那里的人,更加不愿意面对三人吃饭时静静的尴尬局面。这局面是十几年积聚起来的,不可能被改变。所以,我从来不打算主动打破这样的局面,不过我发誓,有一天,我会让它消逝的。
所发生的一切常常使我泪流满面,我是他们领养的孩子。可是为什么他们选择我却又不平等地给我爱呢?我是在冷嘲热讽中长大的,我清楚地感受到环境让我从那个活泼的孩子变成了现在内向沉默的我。我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惜我没有纵身一跃的勇气;我想过离家出走,但我明白没有资本地离家会很可怕。
经过两年多的高中生活,学校里的我变得开朗了很多,身边也多了朋友,不再孤单沉默。而家里的我几乎一点都没变,依然不愿说话。每当在家里面对亲戚和客人的时候,我就变得胆小内向。这样的局面实在让我太窒息了,本来我打算大学毕业后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但是现实已经让我无法等待了。
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我不知道自己是该追寻大学之路,还是高中毕业就离家?无论哪条路,结果都是离家,所不同的只是4年时间的问题。既然现在大学毕业也好不到哪里,那么我为什么要欠他们更多的钱?反正将来是要还的,我不会欠他们的。
但是高中毕业注定了就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每当我看到别的同学向着既定的目标冲刺的时候,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我曾经是个有长远计划的人,怎么今天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我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由当初那个怀揣梦想进入校门的人,变成今天这个成绩令人忧虑又迷失了方向的人。我该如何走下去呢?
编看编说:每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都会产生焦虑。焦虑到达一定的水平,有人就会生出幻觉:大学有什么用吗,不念也无所谓吧?目的就是通过否定自己的目标来降低由此产生的焦虑心情。但是,这终将是自欺欺人,因为你不会真的就此认为这个目标不再重要。
不能说你和养父母的关系没有问题,但是你们之间的问题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在目前这个阶段,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被你用来当成了成绩堪忧的替罪羔羊。养父母对你的成绩是欣赏的,他们也有能力供你上大学,同时你无比清楚大学毕业生远比高中毕业生在这个社会上好立足,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上大学的话。只有一个原因:你认为自己考不上大学!
所以,马上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到最后一刻就不放弃用功,才是聪明而坚强的选择。至于家庭问题,它取决于你有多包容,而不是你有多用功。
敞开心扉地倾诉,聚精会神地倾听。无论你的故事有多长,无论你的情绪有多坏,无论你的心事有多乱,叮咚姐姐都愿意深厚而绵长地拥抱你,给你一片温暖而安全的海细数忧伤……
倾诉地址:130021长春市清华路156号《中学生博览》B版“叮咚姐姐”收
E-mail:fuyanclcat@sina.com
编辑/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