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贸易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2009-01-14张华勇
张华勇
摘要: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受到重创,政府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应对手段。中国蕴含着巨大的国内区际贸易潜力,意义远大于小国。此外,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区际贸易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区际贸易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新的“经济大国”,在这次危机中亦不能独善其身,对外贸易受到重创。
面对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中央政府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扩大内需发展国内区际贸易。“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主方向。中国蕴含着巨大的国内区际贸易潜力,区际贸易的意义远大于小国。在当今国内与国际市场紧密联为一体的情况下,必须挖掘区际贸易潜力,以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律引导国内区际贸易均衡化、合理化,重新确认比较优势并善加利用。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高竞争力,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综上所述,中国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前提下,心须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发展国内区际贸易,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降低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增强国家的经济安全,实现贸易的动态性发展。
二、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比较优势论
亚当,斯密(1776)和大卫·李嘉图(1817)是早期研究国际分工与一同产业结构关系的杰出代表。他们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根据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选择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成一国独特的专业化产业结构体系。郝克歇尔和俄林(1933)进一步指出:一国应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因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该国的生产要素禀赋。雷布津斯基(1955)做了补充,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要素密集度发生变化,从而比较优势也发生变化,此时应调整产业结构,否则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国内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学者强调:发展中国家一般资金比较匮乏,如能选择劳动或资源比较密集的产品并以劳动或资源比较密集的技术来生产,就会快速实现资本积累,为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奠定基础。刘力(1997)在分析贸易的动态利益时认为,贸易可以从不同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陶俊(2005)等人先后用显性优势指数(RCA)法测定,目前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绝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阶段。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
“雁行形态论”是赤松要(1956)通过对日本棉纺业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出来的。该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贸易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国外有学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内部将出现以上海为雁首的“雁行产业发展模式”,即通过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在中国国内形成一种雁阵发展形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于1966年首先提出的,后经威尔斯(Louise.T.Wells)、赫希什(Hirsoh)等人不断发展完善。该理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说明了贸易推动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新产品的生产一般开始于某个发达国家,形成这种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最初垄断,随着其他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这些国家将逐渐成为主要的产品生产地和出口供应商。当该商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了解时,生产技术已标准化,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取代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地和出口商。基辛(D.B.Keesing)、克鲁伯(W.H.Gruber)、梅达(W.D.Mehta)、梅基(S.P.Magee,1978)、罗宾斯(N.T.Robins,1978)等人进行补充和验证,提出了研究与开发(R&D)要素论。
(三)产业内贸易论
根据胡永刚(1999)对产业内贸易文献的整理得知,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这一问题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的先驱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P.J.佛德恩、沃顿(Verdoorn.1960)、巴拉萨(Balasa,1966)、格鲁伯(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等。格鲁伯和劳埃德于1975年出版了《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同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产业内贸易理论存在“三大支柱”:一是规模经济效应:二是产品异质性;三是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林德尔(S.B.Under,1961)在其《论贸易和转变》一文中提出差异产品的偏好相似理论。他认为消费者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不同偏好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70年代后期,尤其是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发表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标志着产业内贸易研究进入了理论探讨尤其是市场结构研究的第二阶段。此后以克鲁格曼(Krugman,1979)、兰开斯特(Laneaster,1980)以及赫尔普曼(Helpman,1985)等从不同的假设条件和模型出发,都揭示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相似国家间相似产品大量进行贸易的原因。法尔威(Falvey,1981)等认为,产业内贸易不仅发生在特色或花样上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也发生在质量档次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格雷(Gray)和戴维斯(Davies)等人对发达国家之问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产生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母市场效应”论
Krugman强调国内市场规模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于1980年提出“母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理论,即本土市场效应理论,新贸易理论代表Melitz(2003)提出经典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差异和出口决策行为。克鲁格曼和Melitz都认为出口企业不仅在本国市场有销售行为,而且占领本国市场是企业发挥规模经济,足以支付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基础。然而,从中国的实践来看,中国强劲增长的出口贸易日益显露出与这些经典贸易模型一般规律背离的现象。浙江大学金祥荣认为,肖一个市场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就会产生“母市场效应”,对其他专业批发市场产生极化,使得其他同类中小型专业市场逐渐萎缩和消亡,随后其辐射作用将遍布区域市场。
(五)国内相关论述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区际贸易有助于形成国内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促进优势互补,开发比较优势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周怀峰2004,2007,2008,池娟、梁峰2002,蔡丛露2003)。隆国强(1997)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对中国消费产业发展(主要是电冰箱产业)的实证研究,力争对国际贸易影响后起国家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进行透彻分析。裴长洪(2006)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外资并购国内企业也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江小涓指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继续保持竞争力的同时,有竞争力的产业面和价值链继续扩展。钟昌标认为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不但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制约着产品市场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赵伟认为温州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是先从国内贸易开始,将资本形成与市场分布和国内其他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从区际分工中获得比较优势的利益,又可以避免产业结构优化早期来自国际层面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王必达(2004)按照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先后顺序,把一个同家内部分成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通过区际贸易,后发区域利用先发区域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产业部门,或者通过接受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发展民族工业,像日本、韩国,由模仿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领先。
以上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区际贸易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