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01-14曾格瓦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6期

赵 伟 曾格瓦

[摘要]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诊疗过程。结果 23例患者治愈19例,复发3例,癌变1例。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加药物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治疗,防止恶变。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药物灌注

[中图分类号] R69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01-02

腺性膀胱炎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膀胱刺激因素引起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所引起良性病变。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本病有恶变可能。现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1月经我院治疗的23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7~73岁,平均45.6岁;病程3个月至12年,全部经膀胱镜及病理诊断。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多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伴有腰痛、下腹胀痛、排尿时尿道内烧灼感、排尿滴沥及会阴、尿道外口不适等。查体多见膀胱区压痛或下腹部压痛,体征缺乏特异性。膀胱镜检查:乳头状瘤样型10例,滤泡水肿型6例,慢性炎症型4例,不典型型3例;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口15例,膀胱底部6例,尿道内口下方2例。

1.2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1~2周,21例在腰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治疗,电切范围超过肉眼可见病变周边1~2cm,深达浅肌层;2例仅行膀胱药物灌注。电切术后,9例应用丝裂霉素20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每次保留2h,每30分钟变换体位;6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2个月,3~5个月后膀胱镜复查。3例应用卡介苗4mg加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每次保留2h,每30分钟变换体位;6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2个月,3~5个月后膀胱镜复查。9例应用吡柔比星20mg,行膀胱灌注,6~8次后膀胱镜复查。2例仅行膀胱灌注患者应用羟基喜树碱10mg行膀胱灌注,8~10次后,膀胱镜复查。

2结果

19例患者经汽化电切术及膀胱药物灌注术后,膀胱镜及病理示治愈;3例复发,复发后再次行汽化电切术及更换药物灌注后膀胱镜复查及病理示治愈。1例2年后膀胱镜复查及病理证实为膀胱腺癌,转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3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由于感染、结石、梗阻、神经原性膀胱炎等慢性刺激而引起膀胱黏膜上皮化生良性病变[1]。随着医学向基因水平发展,目前认为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有一定的关系。Pantuck等[2]检测了单克隆抗体mAbDasl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中的表达,证实腺性膀胱炎为膀胱腺癌的癌前病变。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和膀胱颈部,其临床表现多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可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与其它尿路感染疾病症状无特异性差别。

随着B超、CT、核磁共振、膀胱镜等检查器械的应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成为腺性膀胱炎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3]。笔者认为既然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尽早使用膀胱镜及弄清病理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对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目前多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加药物灌注疗法,疗效显著[4]。术后灌注药物应用类别广泛,目前主要有以下药物:丝裂霉素、5-Fu、塞替派、喜树碱、吡柔比星、干扰素、卡介苗、白介素、2‰高锰酸钾溶液、2%硼酸溶液及类固醇等。有研究表明术后应用丝裂霉素及白介素-2疗效无明显差异[5]。笔者认为:手术中电切或电灼的范围要广,电切深度一定要深达浅肌层,应与膀胱肿瘤电切时的深度和范围相同,这样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的机会。有些作者认为腺性膀胱炎目前尽管认为属于一种癌前病变,但毕竟不同于癌变的病理改变,不存在异常的核酸合成和分裂相,与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作用肿瘤机制不同,术后无需行膀胱化疗药物灌注[6]。笔者认为术后应该使用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类药物进行预防性膀胱灌注用药,抑制异常膀胱黏膜的非正常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等或激发全身免疫反应或局部免疫反应,防止复发及癌变。

多种迹象表明腺性膀胱炎有转变为膀胱癌的可能,单用经尿道电切术后加用抗癌药物短期治疗有一定疗效。同时笔者同意周宗超[7]认为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膀胱以下的尿路病变,术后同时服用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尿道内括约肌痉挛的做法。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倾向,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本组发现癌变病例1例,因此我们仍认为腺性膀胱炎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长期随访,随访内容应包括尿常规、膀胱镜检查,尽可能包括组织活检。

[参考文献]

[1] 张循亮,王晓雄,曹静. 腺性膀胱炎[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16:4l3-414.

[2] Pantuek AJ,Baneila ED,Das KM,et a1. Adenoeareinna of the LUaehus and bladder expresses a unique colonic epitheliaol epitope animmuno histochemical study[J]. Jurol,1997,158:17-22.

[3] 苏新军,胡礼泉,李世文. 腺性膀胱炎27例报告[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6):282-283.

[4] 王固新,姜海洋,夏利萍,等.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11(2):96-98.

[5] 王立,吴越,帕尔哈提. 白介素-2和丝裂霉素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2,4(1):15-16.

[6] 孙颖浩,颜克钧,王林辉,等. 腺性膀胱炎[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550-551.

[7] 周宗超. 19例腺性膀胱炎临床诊疗[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12-113.

(收稿日期:200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