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驼道的多彩画卷

2009-01-13刘文斌

草原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二嫂寡妇骆驼

刘文斌 董 丽

内蒙古作家邓九刚从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对距呼和浩特市不远的过去的驼村进行采访,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先后创作并出版了《驼道》、《驼歌》、《屠驼》、《大盛魁商号》、《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等一系列关于驼道和驼村的中、长篇小说。最近,他又推出了62万字的长篇小说《驼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作品讲述了从清末民初至上世纪末这整整一个世纪,发生在塞外名城呼和浩特附近一个叫贴蔑儿拜兴的驼村的故事,描绘了贴蔑儿拜兴几代驼夫们那极富传奇色彩的生活,塑造了驼夫们鲜明独特的形象,从而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以古海、二斗子、呼德尔楚鲁为代表的贴蔑儿拜兴第一代驼商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创业过程,走过了坚忍不拔的心路历程。他们养骆驼,走驼道,天高地阔的豪野生活造就了他们豪放雄阔的性格。他们是永不在艰难困苦面前低头的硬汉子,在大风大浪大赔大赚的生生死死中他们积累了经验、历练了自我。他们的生活也许是疏懒、木然而又节奏缓慢的,但他们骨子里却有着—股像骆驼一样的少见的坚韧.其后以大锅头、七寡妇为代表的第二代贴蔑儿拜兴人同样走过了驼道最为繁华热闹的岁月。时间刚跨越到1967年,作品接着讲述了大规模屠杀骆驼的惨忍故事。以古海的曾孙古明义为代表的第四代贴蔑儿拜兴人为了实现运输的机械化,用最原始的方法杀死六百七十峰骆驼。对于有近三百年历史的驼运之村来说,骆驼已不仅仅是他们谋生的工具,而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生死与共的伙伴,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在风起云涌的历史变革时代,第四代贴蔑儿拜兴村人忍受了他们父辈不曾经历的痛创,延续了父辈坚毅的品格,最终克服重重阻碍,开创了新的事业。作品还描绘了当年“左”的政治路线给贴蔑儿拜兴的驼夫们带来的痛苦,特别是“文革”中发生的一场场闹剧给他们造成的灾难。这些,使得小说思想内容显得深刻而厚重。

作品不但展示了贴蔑儿拜兴人坚毅的民族性格,不屈的奋斗精神,也展现了一幅宏阔而多彩的极具地方色彩的民族风情画卷。驼运业是上世纪(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远)在呼和浩特周边兴起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行业。作品在描述鸵运业的兴衰中,还描绘了呼和浩特一带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而驼队是—个多民族的集体,有汉、蒙、回、维吾尔等多个少数民族.虽然驼队成员之间也会偶有摩擦,却从未因民族歧视而发生争执,他们在一起共操驼运业,情同手足,共同演绎着人性的纯朴、善良,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不息。冬天走驼道,常会遇到下大雪、驻扎房子,这时候,驼夫们就会说笑着互相帮助将冻成大冰坨子的匣子鞋脱下来,轮流睡寒风凛冽的房子门口,不论民族、年龄和资历,一律平等。无论是遇到风沙还是狼群的袭击,在危险与困难面前,他们团结战斗、生死与共。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戚二嫂美丽善良、坚强果敢的形象.她为人宽厚,富有同情心,当她的丈夫置自己抽大烟的亲哥哥面临绝境而不顾时,戚二嫂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并从内心鄙夷自己的丈夫。她还有着北方女性特有的特异独立的鲜明个性。当她失去丈夫时,她并没有萎摩沉沦,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毅然冲破世俗结扎起来的性别藩篱,走入被男人们统治着的驼道世界,以其柔弱的肩膀担当起拥有数百峰骆驼的驼户掌柜之职,成为驼村第一个女性驼户掌柜。戚二嫂的爱情生活亦是热烈奔放野气十足,她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屈从于世俗,令人赞叹。读者从她身上体察到了塞外人民善良的心地、豪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戚二嫂是这样,贴蔑儿拜兴村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戚二嫂的丈夫戚二哥明知海九年是自己的情敌,但在海九年病重的危难关头,他不但没有乘人之危,反而每天都去和他说话,安慰他、帮助他;二斗子待人诚恳,在生死边缘都不肯丢下自己的结拜兄弟,侠肝义胆;刁三万明知二斗子领错了路,按照行规二斗子应吞沙自尽,但善良的刁三万还是偷偷放走了二斗子的骆驼,救他一命:古明义本是本村大驼户古海老人的曾孙,但为了筹集资金制造“嘣嘣”车,在全村实现机械化运输,他顶住来自家里及方方面面的压力,用全村六百余峰骆驼的生命开创了贴蔑儿拜兴村新的纪元:当七寡妇不幸遭红卫兵批斗,全村男女老少一起站出来保护七寡妇,古明义更是不顾自己的政治前途,组织民兵与红卫兵对抗,保护七寡妇……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贴蔑儿拜兴村好心的人们表现出的是最朴实的善良,还有他们的勇敢与无畏。驼运业由兴盛走向了衰亡。但没有衰亡的是贴蔑儿拜兴村人的热情、真挚、坚韧与果敢,再次兴起的是他们新的事业,迎来的是新的曙光。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它与流行的趋风赶潮、追新逐后、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的先锋派作品不同,本书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细腻的描绘、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驼道世界的故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塞外茫茫草原、无际戈壁的粗犷景致,刻画了驼道的艰险,与故事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烘托了故事情节的紧张氛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也使读者领略了塞外风光。作品中对骆驼质朴无华而又细致入微的描绘亦颇见功力。当二斗子吞沙昏死在沙漠时,是他的骆驼“伸出它粉红色的舌头舔他的头发,舔他的脸,舔他的鼻子,舔他的嘴”;当母驼看到二斗子睁开眼时,“激动地打着响鼻叫起来”,有两滴亮晶晶的泪珠从母驼那褐色的眼睛中溢出来,泪水滴落下来,慢慢地在母驼毛茸茸的长脸上移动”;当勤劳善良的七寡妇在“文革”中被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迫害致死后,她养育的三五峰骆驼为之哭泣,“一声接一声的骆驼的悲鸣在天地之间回荡,久久不肯散去,一只只脑袋直向月亮做问天之状。”在作者的笔下,不仅贴蔑儿拜兴的驼夫们极具人性之美,就连骆驼也通人性,有着和人一样的美好感情.这些都紧紧地吸引着、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责任编辑刘广燕〕

猜你喜欢

二嫂寡妇骆驼
古代的寡妇
幺叔
闻香抢钱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老刁
“喇叭”二嫂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