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桥区的“三大步”

2009-01-13瞿灿萍

当代党员 2009年1期
关键词:双桥维柯红岩

瞿灿萍

编者按:

科学发展,重在实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些区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配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期特别刊登这组反映部分区县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经验报道。

双桥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30年来,“红岩”牌重型汽车笑傲双桥,不仅年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0%以上,而且贡献了80%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也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双桥区一直围绕红岩重汽打转转。过分依赖单一的重型汽车市场,双桥经济阴晴不定:一旦重汽市场好,全区经济就好;一旦重汽市场萧条,全区经济便跟着下滑。

2003年前后,重汽市场开始萎缩。2004年,红岩重汽的生产和销售都出现下滑,当年产量不足2万辆,同比下降3.6%。红岩重汽一“呛水”,区域经济跟着“呛水”,全区大小260余家零部件制造企业也跟着遭殃。

双桥人形象地将这一现象称为:“重汽一感冒,双桥打喷嚏。”面对这种“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困境,双桥区围绕汽车产业的上下游,迈开了科学发展的三大步——

■ 从闭门造车到外引内联

红岩重汽生产和销售的双下滑,让双桥上下都捏了一把汗:重汽究竟怎么了?红岩究竟怎么了?双桥区领导深入调研后发现,红岩重汽产品技术老化、车型品种单一,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注入,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红岩重汽将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厄运。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走出去,外引内联,强身健体。”双桥区领导与企业领导形成共识。经过考察,上汽股份和意大利依维柯进入双桥的视野。

上汽股份拥有充裕的资金和布局商用车的强烈愿望,意大利依维柯有成熟的产品线,正着力发展中国重卡市场,急于寻求合作伙伴。如能与这些企业合资合作,无疑将为红岩重汽带来重振雄风的希望。

在历经“德隆系危机”、“股权回购”、“合资名额之困”的一波三折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红岩重汽与上汽股份、意大利依维柯之间的重组,终于尘埃落定。尽管新的总装厂落户北部新区,对双桥是一个“损失”,但双桥人认为,只要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我们都支持。2007年6月15日,三方合资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成立,新红岩横空出世。

红岩重汽一变脸,效果立竿见影。2003年,该公司年产汽车1.6万辆,而在合资后的2007年,年产销量增加到2.4万辆。这一年,红岩“64”自卸车被评为2007中国物流商用车用户满意度调查最佳工程物流用车第一名。

2008年4月,在第十屆北京国际车展上,一排外观时尚、车型抢眼的重型卡车,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的目光。红色车厢的顶部醒目地印着“中国红岩”标识。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阳树毅充满激情地宣布:“满载着新红岩人的理想与希望的三大系列新产品——依维柯品牌的STRALIS、红岩品牌的PowerTech和Tampa/T霸重卡,即将重装上阵!”

■ 从近亲繁殖到全国配套

从成渝高速公路驶入双桥区,只见公路两旁密布着各类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自1990年重汽就近配套以来,双桥配套产业迅速发展,现已初具集群规模。”双桥区经贸委副主任刘东明说,全区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达260余家。

据测算,汽车总装企业对配套企业的带动能力为1:8。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一业独大的状况,近年来,双桥区频频出台扶持本地零部件企业的相关政策,并鼓励新红岩眼睛向外,面向全国市场配套。

在双桥区城南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笔者看到,一辆辆载重8吨、大红车头的红岩牌重型汽车从流水线上“分娩”,并以每小时7辆的速度“接踵而出”。

顺着总装车间工段长肖政杰手指的方向,只见成批的驾驶室、车架总成、车桥等零部件正从专门的通道上排队涌入。“别小看这辆红岩车,它全身的2300多个零部件来自天南海北,比如湖北的车头、陕西的变速器等等。”肖政杰说。

“以前我们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就近配套,但近亲繁殖也带来了产品‘免疫力低下的弊病,从而影响了整车质量的提升。在区委领导的启发下,我们转变思路,开始面向全国配套。”采购部部长刘明智说。

在渝西川东经济协作会上,双桥区领导倡议,“大家都来为重汽做配套”。双桥人认识到,竞争是提高质量的不二法则。

经过一番调整,目前红岩汽车在全国已有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随着配套的全国化,在竞争中,双桥本地的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短短3年配套总量翻了一番。双桥汽车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免疫力”大大增强,产量直线上升,形成了年产3万辆重型汽车和3万辆专用汽车的生产能力,200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 从一业独大到产业集群

2007年5月,一条信息令双桥区领导兴奋不已,上海汽车产业巨头之一的双钱轮胎橡胶集团,有意落户重庆。

“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双桥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要做大自己的汽车产业,而且要拉长整个重庆汽摩产业的链条!”双桥人敏锐地意识到,汽摩产业虽然称得上是重庆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这一产业链并不完善,最致命的一环是缺少有实力的轮胎生产企业。按照重庆市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重庆市各类汽摩轮胎需求量将达到2500万条,然而令人尴尬的是,重庆没有自己的轮胎产业,几乎全靠外地引进。这无论是从产业链的完整,还是从汽摩产业的成熟度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短腿”。

经过全力以赴地争取,市委、市政府把“双钱”项目作为2008年重庆工业项目“一号工程”,郑重地交办给双桥区委、区政府。

为让“双钱”入驻双桥,区级领导几乎倾巢出动,特事特办。2007年9月26日,项目终于正式破土动工。市长王鸿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晓明等领导共同为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揭牌。回忆项目入驻双桥的前前后后,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毅感慨地说:“考察项目那天雨很大,双桥的百姓自发用砖头为我们铺了一条通往山坡的通道,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对双桥充满了信心,一年之内一定要让项目建成!”

2008年8月28日,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的第一条全钢子午线10.00R20载重汽车轮胎顺利下线。这标志着重庆2008年工业项目“一号工程”基本完成。

双钱轮胎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今后将逐步形成年产4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15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和2000万条摩托车轮胎的生产规模。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并为重庆提供8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随着“双钱项目”的顺利投产,双桥区展开了凌厉的招商攻势。冲着“双钱”这块金字招牌,比利时贝卡尔特钢帘线、上海天懋胎圈钢丝、山东豪迈轮胎模具等与轮胎配套的企业相继入驻双桥。这些项目不仅完善了双桥的轮胎产业链条,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超过200亿元,而且填补了重庆没有大型汽车、摩托车轮胎及其相关产品制造企业这一产业“短板”。双桥区委书记周少政对双桥的科学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力争2015年,打造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汽车轮胎生产三大百亿元级产业基地。到2020年,争取全区汽车工业经济达到600亿元,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区。”

猜你喜欢

双桥维柯红岩
照亮历史,点燃未来——南京依维柯发展历史回顾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双桥酒:一个城市的记忆与味道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逢源双桥
依维柯New Daily底盘改装房车中国首秀
敛汗止血的五倍子
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对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依维柯车发动机无法起动原因探究
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