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齿轮的冬季攻略
2009-01-13严婷
严 婷
风暴袭来,不少企业思考着如何收缩产品线,削减业务领域,重庆秋田齿轮却迈出冬季攻略的重要一步:主动出击,趁机扩大领地。
■ 冬天里的生机
重庆秋田齿轮董事长付中秋更愿意把2008年定义为秋田的新元年。在这个时候,他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长远战略,重新思考企业的未来。
作为世界最大的摩托齿轮生产基地,秋田年产齿轮1亿多件,跻身“博世”、“宝马”、“雅马哈”等国际著名品牌的配套体系,是日本本田摩托的主要配套供应商之一,目前已占据中国摩托齿轮近40%的市场。
2008年下半年原本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就在秋田磨刀霍霍时,付中秋却感到阵阵寒意。
由于国内摩托在东南亚市场的萎缩,处于产业链末端的秋田也未能幸免其不利影响。不好的消息首先从负责为重庆以及国内摩托车配套的秋田二分厂传来:订单猛然下滑40%。
“秋田月销售额每减少10%,就意味着有500万元被蒸发,而公司原本计划2008年在印度和越南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现在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这对手握着4000多名员工饭碗的付中秋来说,是一个异常严峻的挑战。
但付中秋和秋田的其他决策者们并没被吓倒。正如《双城记》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融危机不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欧洲的技术工人每小时的劳动报酬是28欧元,而重庆的技术工人一般只有人民币10元左右。”付中秋说。因为金融危机,迫使许多欧美企业不得不放弃本地价格高昂的配套采购,而选择中国、越南、印度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这个身处中国内陆的世界最大的摩托齿轮供应商自然显得格外耀眼,美國、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客商纷至沓来。“他们有的是来考察,有的是来采购,有的是来谈投资的。”在付中秋的日程表上,最近几个月来,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接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这些客人的到来,专门负责欧美市场的三分厂开足马力。“到目前,我们2009年的欧美市场订单是2008年的两倍,其中最大的一笔可能会高达3亿元人民币。”直觉告诉付中秋,秋田趁机扩大领地的时机来了,“在欧美市场,一辆宝马摩托售价18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几十辆‘重庆造了。这正是我们剑指欧美、转型高端市场的一次机遇。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危难时刻,凸显秋田在全球的形象和品牌,让国际市场记住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个企业。”
在付中秋眼里,更大的机会即将到来:“由于经济衰退的影响,欧美市场消费高端产品的能力锐减,这就会让一些跨国公司将目光转向中国等新兴市场,用新兴国家的资源占领新兴国家的市场,而本土的配套企业会迎来爆发性成长机会。”
■ 从“居安思危”到“居危思进”
尽管雄心勃勃,但付中秋却轻松不起来。他知道,秋田的品牌和信誉是基于低端市场的,也是最容易崩溃的。
一直以来,中国对精密传动系统这类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基本依赖进口,秋田号称世界最大的摩托齿轮生产基地,却只是数量多,产值并不大。虽然作为日本本田的最大齿轮供应商,由于对技术的担心,本田在欧洲的工厂一直都没有采购秋田的产品。
这些都深深地刺痛着付中秋。
“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也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倒下了大批摩托企业。现在日本的摩托市场基本上是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四分天下,这四大家能站着迎接他们的时代,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自主创新。”他认为,目前很多外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面临困境,正好为有实力的重庆企业提供了趁机扩张、乱中取胜的机会。
“经济景气度不好只会影响老的产品,越是不景气的时候越要推出新产品。秋田齿轮已建立了科研中心,目前有专职科研人员40余人,按照规划,这个中心还将成倍扩大,为做世界一流的齿轮供应商做好技术准备。”付中秋把技术革新摆到秋田当下最核心的位置。他认为,由于全球技术日益普及,单纯的技术创新作用已经越来越弱,而创新的效率、成本以及与市场的匹配度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三个条件。
“技术是一层纸,只要有人去戳,它就会破。包括秋田人在内的重庆技术人才是具备专业技能的,他们缺乏的是创新的思维,所以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要立足创新、搞改革。”付中秋把改革创新视为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落实到行动上,付中秋的举措不再像说话那样充满玄机,而是简单直接,雷厉风行。他说,秋田的行动纲领就是一句话:准确把握时机,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规划,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广泛应用自主创新成果,开拓海外高端市场,全面实现战略转型。
除了摩托齿轮,秋田的科研团队还希望在用于汽车变速箱、风电设备等方面的高尖精密传动系统上有所突破。
“对手的退出,给了我们进入的机会。”付中秋说,秋田从“别人的冬天”中看到了扩张与并购的机会。目前秋田已经做好和同行整合重组的准备,一整套计划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秋田给所有重庆摩托企业传递着这样的信心:世界精密传动产业的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付中秋用一贯自信而生动的语言表示:“我希望告诉我的客户,世界精密传动的领导品牌以前是美国、欧洲,后来是日本、韩国,而未来,将是中国重庆的秋田。”
■ 同舟共济凝聚核心竞争力
最寒冷的时候,有时也是最温暖的时候。
在秋田齿轮位于大渡口建桥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近来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全球经济衰退和美国金融风暴对摩配行业的影响。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一些工厂的突然停产甚至倒闭令他们惊慌失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秋田面对的现实的确是残酷的。身边的一些著名企业,破天荒地出现一周休息四天的情况,而在二三线企业,已开始通过轮休间接裁员,降薪也逐步在一些企业展开。
但是,在一片裁员减薪声中,秋田主动做出“两不”承诺:不裁员,不减薪。
“一边是冷冰冰的减薪裁员,一边是暖洋洋的‘两不承诺,人才何去何从,自然可想而知了。患难之时的同舟共济,胜过千言万语。同舟共济精神带来的企业凝聚力,就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付中秋深谙其道。事实上,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所有秋田人空前地齐心协力。
以“极端气候”作为“锻炼身体”的指标,付中秋希望秋田人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应该学会在困境下生存,只有在最困难的环境下学会生存,企业才能够安全。第二,要永远有危机感,不能因为今天的日子稍微好过就忘记了危机,每一天都要当作冬天来过,不要过多期盼春天会很快到来。
不仅如此,在别的企业都裁员的时候,秋田还委托一些猎头公司,在上海、江苏等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和研究院所聚集的地方,面向全球招聘人才,从而全面提升秋田的人才结构与国际化水平,以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谋求发展主动权。
“在别人疯狂时悲观,在别人悲观时疯狂。”这个巴菲特式的哲学命题,秋田得到了很好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