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9-01-12郭卫芳
郭卫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老干科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为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基础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率最高,主要病原菌前4位依次为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时间为10~30d,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2%~16.34%,住院时间>60d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占50.32%。结论 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加强支持治疗和基础护理、提高医务人员交叉感染意识、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3-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卫生保健系统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1,2]。本文通过调查分析2008年4月~2009年3月我院老干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来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1 材料与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3月我院老干科共出院477人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最小60岁,年龄最大95岁,平均71.36岁。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所有出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和病历相关记录逐份查阅,对医院感染监测月统计报表汇总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2 结果
①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见表1;②医院感染基础疾病分布见表2;③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见表3;④统计分析表明,住院时间<10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2%,住院时间为10~29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占16.34%;住院时间>60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占50.32%。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报道相似[3]。在基础疾病中,以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率最高。这一方面与老干科收治患者的情况有关,老干科收治的患者都是老干部,他们生活水平高,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另一方面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伴有昏迷、呕吐、误吸等。绝大多数患者需留置导尿,多数患者需要吸痰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这类操作不仅可致外源性感染,还将自体细菌带入其他部位,再加上患者长期患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继发感染的发生率高[4]。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真菌占首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由于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生长繁殖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造成菌群失调,易导致真菌二重感染。同时,研究发现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老年人抵抗力下降、长期疾病导致机体营养差等都是住院时间长的老年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
4 护理干预对策
4.1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是侵入身体的或穿透身体的自然屏障,使之与外界相通的操作。侵入性操作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给抵抗力低下的危重患者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5]。积极做好老年患者、危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
4.2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消毒,操作前后正确洗手或用消毒液涂擦双手,对有传染性的感染患者给予隔离,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尽量减少家属探视的人数和时间。在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保持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静脉穿刺皮肤隔日消毒,每周2次更换敷贴,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和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如有炎症,及时对导管皮下段进行细菌培养。
4.3 加强支持治疗和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机体防御机能与抵抗力明显下降,并且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及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侵袭和损害,感染机会增多;因此,住院期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重视提高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强支持疗法和基础护理,认真进行口腔、会阴护理,加强皮肤护理,每1~2h为患者翻身、叩背,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
4.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及环境监测
通过培训,使每个人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督促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正确有效地洗手,防止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从一个患者传到另一个患者[3];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密监测病室空气质量,采取消毒、通风措施,提高空气质量,降低空气微生物含量[6]。
4.5 缩短住院时间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按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实验正确选择抗生素。加强对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普及教育和知识更新,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监测,避免长期大量及联合用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有效缩短住院时间。②加强心理护理 用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完成患者角色的转变,告诫患者医院不是健康延年的保险箱,而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流行场所,长期住院易受到交叉感染,病情稳定者应及早出院。③分散治疗,积极开展社区服务 对治疗后基本康复或好转的老干部建立家庭就诊服务制度,特别是对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如年龄大、行走不便、老年痴呆、偏瘫、肿瘤、老慢支、肺心病、心梗后的患者,应建立长期社区档案,医生定期或按需上门服务,定期体检,可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病床周转率的同时减少国家干部公费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 吕大力,张诚,邵文东. 3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272.
[2] Crowe M,Towner KJ,Humphrey H,et al.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all outbreak of acinetobacter infection in an intensive therapy unit[J]. J Med Microbiol,2005,43(7):55-62.
[3] 尚少梅. 医院感染与洗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78-79.
[4] 王雪涛. 北京一所老年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12-214.
[5] 朱琼,尹熙,龚春域. 重症监护室侵入性操作护理的医院感染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66.
[6] 王栩轶,石健,魏华,等. 病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21.
(收稿日期: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