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西藏体育登山产业研究
2009-01-12王秀兰
王秀兰
【摘要】体育登山业是以山峰资源为依托,吸纳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登山爱好者在山峰地区开展登山活动,通过为登山活动提供服务获取经济收入的经济运行方式。登山业是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西藏自治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登山业的自然条件。发展登山业在西藏具有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帮助农牧民致富、促进开放、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资源优势;发展;西藏;登山产业
1.体育登山产业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体育登山业是以山峰资源为依托,吸纳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登山爱好者在山峰地区开展登山活动,通过为登山活动提供服务获取经济收入的经济运行方式。它包含了交通、食宿、人文景观诸方面,综合了第三产业的基本要素。因此,登上产业是体育产业链中的一个支链。西藏体育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6月8日,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成立,为西藏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西藏兴办体育产业,经营的主要项目有体育旅游、山峰开发、体育服装器材、中国体育彩票等。经过近20年的努力,西藏体育产业渐成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安置退役运动员,弥补西藏体育事业经费,探索体育产业化道路,促进西藏体育事业发展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西藏登山产业资源状况
登山业是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西藏自治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登山业的自然条件。1981年正式成立了登山协会。西藏自治区境内和周边地区有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的5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70多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登山产业的山峰资源。1980年以来,至200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西藏自治区先后对外开放了46座山峰,其中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5座,海拔7000米至8000米的高峰27座,海拔6000米至7000米的山峰14座。
3.西藏登山产业与西藏旅游产业经济的互补效应
体育是人类身体运动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脱离物质生活以外的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现代的登山运动不仅仅指专业登山活动,它还包括了大众体育健身的内容。北京奥运圣火在珠穆朗玛峰的顺利传递,开创了中国登山史上新的篇章。随着西藏交通的便利,西藏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进藏旅游,在旅游中登山探险成了人们的一种休闲活动。
4.西藏登山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西藏体育登山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但体育登山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5.发展西藏体育登山产业的思考
5.1 因地制宜,抓好体育登山资源项目的促销和营销工作
登山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登山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的登山人口可以达到10%。尽管我国尚有极大差距,但我国人口多、基数大,绝对登山人口将越来越多,尤其近年来从登山户外俱乐部数量的增长便可略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以前国内仅有可数的几家登山户外俱乐部,但到2002年全国就有俱乐部百余家,截止到2004年已有三百余家,这种增长表明我国登山户外运动正向规模发展。俱乐部是登山运动发展的基础单位,接受一定培训的俱乐部骨干既是俱乐部自身发展,也是登山运动整体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础,他们就像火种、播种机在社会发挥作用。
有风险,所以有魅力,所以才更需要规范,这些规范除了通过一些管理和标准外,培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才能保证登山事业健康发展,培训是人们理性登山的平台,可以使人们对登山有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5.2 建设高素质的登山队伍
登山培训是全面提高登山人素质提高的实现形式之一。不仅包括业务素质,更因为登山运动本身的特性而显示的自我挑战和团队协作的登山精神,所以登山不仅可以培养人,还培养人的精神,为社会进步作贡献。
5.3 科学地抓项目,注重体育登山业可持续发展
高山技能培训的课程设置包含了登山过程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中重点是冰雪的技术操作。随队采访的《山野》记者蒋玲所讲:“通过这次学习,澄清了过去所模糊的一些概念,掌握了很多技术,涉足圈子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到了什么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从一个被动的登山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登山者。”相信她以后的采访肯定更加得心应手。
课程设置中没有把体能作为重点,主要的考虑是想将低门槛,让更多的爱好者参加技术学习,因为这个课程并不像做成单纯的高山向导引导课程,而同时试图满足技术学习的人群,事实证明,这种考虑是符合实际需求的,今后所要改进的是如何把这两类人群科学地进行学习安排。
6.结束语
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发应用,要在发展壮大区内市场的前提下,加强与兄弟省市的联合和国际市场接轨促进西藏体育登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生林,成天亮.西藏登山运动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曲宗湖.体育产业学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赵立,杨铁黎.中国体育产业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才旺班典.加快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思考[EB/OL].中国西藏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6-11.
[6]达娃次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西藏体育产业[J].西藏体育,2003,(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