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达拉宫一期工程维修理念和方法

2009-01-11姜怀英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殿布达拉宫白宫

姜怀英

布达拉官,是西藏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它是西藏后弘期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五世达赖喇嘛的驻锡地和政教合一的场所。建筑特点是宫殿与寺庙结合,巧妙利用地形,就地取材,形成土、石、木的碉楼结构。其总平面布局不强调均衡对称,而是追求建立纵向延伸的空间序列结构,从而营造起主殿高于偏殿和佛堂,达赖的寝宫凌驾其顶,由宫门到佛殿逐次升高的格局,强调并突出了红、白宫主体建筑的尊贵地位。布达拉宫起基于山腰,覆盖整座红山,充分运用建筑的体量、形制、质感、尺度、比例、结构和色彩等手段,塑造出独特的建筑艺术形象。

布达拉官的保护工作虽然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就未曾间断过,但大多是保养与维护,没有进行全面维修,许多建筑物出现严重变形破坏,险情四伏,宫内的消防和电路系统等安保设施老化,维修前的布达拉宫已经成为一组濒危的建筑群。1984年发生的电线短路引发了·场危及整个布达拉宫安危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从此拉开了抢修布达拉宫的序幕。1989~1994年为期五年的第一期维修工程和2002~2009年为期七年的第_二期维修工程共抢险维修红宫、白宫和雪域内古建筑150余处,壁画保护修复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改造了给排水、消防、安防、供电、避雷系统,还进行了环境整治,是迄今为止我国文物保护史上规格最高、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也是一项充分尊重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科学,藏汉团结一致,在雪域高原共同完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物保护工程。

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

布达拉宫的维修工程始终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耸立在拉萨市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高度近120米,东西长度和南北长度各为370米。1645年五世达赖时期在藏王松赞干布修建的王宫基础上重新修建,以后经历世达赖增修始成今日之规模。布达拉宫由山上的红宫、白宫、僧台等主体建筑和上下的“雪”城、山后的“龙王潭”共同组成。曾经既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农奴主政教合一统治的中心。维修布达拉宫就是不能改变布达拉宫现存的总体构图,不能改变布达拉宫的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浓重的历史信息,成功的维修工程应该尽量完整保存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信息。“不改变文物原状”既是文物维修的原则,也是古建筑维修中能够较多保存历史信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许多文物建筑经过大自然的无情摧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像布达拉宫这样的由土、石、木材料建造的多层建筑,出现材料的腐朽、结构的变形破坏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不断地进行保养维护方可保存久远。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将文物建筑保存下来才谈的上保存历史信息。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方针。

不改变文物原状不是保存文物建筑残损败落的病态,要治病就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如布达拉官维修前的地垄墙体和建筑墙体普遍存在开裂、臌闪,甚至局部坍塌;由于木结构位移、木构件弯曲、断裂,增加了部分建筑的整体变形,引起楼面、屋面、地面开裂下沉,屋顶漏雨;木材虫蛀、腐朽相当普遍,进而引起梁、椽等木构件的断裂,建筑物的沉陷等问题。关键是要严格掌握控制好建筑物大修的解体(落架)的程度和更换构件的标准。在古建筑维修中既要反对盲目的解体落架大修的做法,也不能为了保存历史信息而过分强调保存病态现状的倾向。

“整旧如旧”的概念主要是指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旧”,而不能单纯从建筑彩画、外墙装饰等方面衡量。就布达拉宫的情况而言,新换的木构件,一般来说都应该重新油饰彩画,外墙面也要按传统做法定期涂刷见新。

红宫的维修

红宫是五世达赖喇嘛(1617~1682年)圆寂后由当时的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主持在白宫西侧兴建的,高13层,下部9层是依山构筑的地垄,又分为上下两段,下段6层、上段3层,上、下段之间是狭窄的平台,俗称西庭院。上部4层是灵塔殿和各类佛堂。

红宫的上部4层地垄是承托西大殿、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的基础,均为坚固的石墙,保存较好。下部6层地垄墙亦为敦厚的石墙,只是在墙基部分出现局部的开裂坍塌,但墙的整体尚属稳定。故在第一期抢险加固工程中对红宫的地垄未做加固处理,在第二期加固工程中采用低压灌浆法对红宫地垄中的裂缝进行了灌浆加固。

红宫的病害主要集中在上部四层建筑,即西大殿的底层柱网和上面三层内回廊的木结构出现的严重变形。其中底层柱网中靠北侧的8根柱子倾斜10余厘米,行将倒塌;上部三层的内回廊的梁、柱也随之出现不均匀沉陷,梁、柱接合部扭曲变形,椽子腐朽拔榫,有局部坍塌之虞。西大殿的修复工程采取的是“打牮拨正”“偷梁换柱”的传统方法,即使用传统的起重工具将楼面局部抬升,使梁、柱、斗拱等构件处于自由体状态后将倾斜变形的构件调整到稳定的状态,同时更换严重腐朽的构件。上部三层回廊采用的是局部落架的维修方法,即把各层的廊柱、梁、斗拱拆卸下来,屋面阿嘎土铲掉,但各层屋面的椽子(外端落在廊柱梁枋上,里端插在墙内)则只将腐朽断裂的椽子拆卸下来,其余的椽子不动,待西大殿的梁、柱调整就位后再逐层修复上三层的回廊。

五世灵塔殿内4根高10.85米的通柱的柱头斗拱严重扭曲变形,进而引起承托屋顶梁枋的下沉,直接威胁、金顶的安危。五世灵塔殿维修工程的最大难点是殿内存有价值连城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五、十、十二世达赖灵塔和神降塔等。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我们请布达拉管理处的僧人承担建设灵塔保护棚的任务,先建保护棚后维修建筑的做法使布达拉宫在长达5年的一期施工期内没有停止对外开放,宫内的文物安然死恙。五世灵塔殿的维修方法采用的也是“打牮拨正”法。

七世灵塔殿承托金顶的大梁腐朽断裂,木构件走闪变形,后檐的圣柳墙(又称边玛墙)行将倒塌,前墙恰好压在法王洞屋顶上,法王洞的屋顶椽子糟朽断裂。为排除法王洞屋顶的险情,更换法王洞屋顶残损的构件,必须先将七世灵塔殿的前墙拆卸下来,待法王洞的屋顶修复后再垒砌七世灵塔殿的前墙。为更换七世灵塔殿断裂的大梁,调整变形的木构架,七世灵塔殿的维修方法采用的是局部落架的做法,后檐圣柳墙也做了局部拆砌,排除了七世灵塔殿和法王洞的险情。

红宫正面(南)门厅的梁柱和上部6层殿堂中间大窗的上、F槛均出现严重的弯垂。南面的门厅是从上行解脱道进入红宫的正

门,但须爬三层楼梯方可进入西大殿,一般不使用这条通道,而是从白宫东门或红宫后门进入西大殿。梁柱和门窗上、下槛沉陷弯垂的主要原因与荷载和构件长度过大有关。门厅的梁柱承担上部6层大窗和部分屋面的荷载,窗宽达8.43米,而上、下槛的截面高度仅20余厘米,显然尺寸偏小,出现弯垂变形是必然的。本次维修在不改变窗户形式的前提下,适度加大了窗槛的截面尺寸并增加了窗间柱,相对缩小了窗户上、下槛的跨度,解决了由于窗槛尺寸偏小,跨度较大造成的变形破坏。

红官的7座金顶保存较好,只因七世灵塔殿和上师殿需要挑顶大修而被拆卸重建。七座金顶的结构均为木屋架上敷镏金铜瓦做法,上师殿和圣观音殿的屋顶为八角攒尖式,其余为单层歇山式。具体做法是在屋顶阿嘎土地面上按金顶的平面形状和开间尺寸先铺设支撑金顶的地梁、角柱和额枋,其上架设斗拱、屋架、椽飞等构件。七世灵塔殿和上师殿的金顶都是原拆原盖,更换了少量的望板和椽飞。施工中对屋顶上镏金的铜瓦、宝瓶、仙人和套兽等构件都采取了妥善的保护措施,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都未出现破损,而且经过清洗擦拭,这些精美的镏金构件更加光彩夺目。

白宫的维修

白宫建于1642年,比红宫早建48年。白宫的主要建筑是东有寂圆满大殿(简称东大殿)和顶层的东、西日光殿。白宫也是从山腰起基,依山体的形状采用藏式建筑传统地垄的构造形式在山体的不同高度修筑平台,共有两层平台,第一层平台是东庭院,庭院的南、北两侧是两层楼的僧房,庭院的东侧是僧官学校。第二层平台是白宫的门厅和东大殿的地面,上建白宫的主体建筑,白宫主体建筑高度为3~5层。

白宫的主要病害是地垄的塌陷和东大殿的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开裂和结构变形。白宫的地垄包括东庭院的地垄和主体建筑的地垄两部分,东庭院的地垄大部分是单层。局部是两层。僧房的地垄深5~6层。破坏特点是木构件的腐朽断裂引起的地面沉陷。主体建筑的地垄大部分是三层,局部四五层。听说在二期工程中又发现了更深层的地垄。石墙的主要病害是墙体开裂,夯土墙的主要病害是酥碱塌陷。地垄中的梁、椽等木构件多已腐朽断裂,如不及时抢修加固,东大殿有整体倒塌之虞。

布达拉宫的抢修工程就是从地垄的加固开始的。1989年凯旋堡下面的一段登山道突然坍塌,经检查布达拉宫正面的“之”字形登山道都是地垄式结构,即随地势沿山坡砌筑2~3道纵向的石墙,上面码放不规整的木椽承托的石板路面。木椽腐朽断裂,地面塌陷。其后上行解脱道前面的一段登山道也因同样的原因倒塌。登山道地垄的加固方法是将倒塌的墙体重新垒砌,关键问题是腐朽木椽如何修复?1989年我们在凯旋堡前的地垄修复中曾做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椽板代替腐朽木椽的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变材质的主要理由是该构件位于隐蔽部位而且关系到行人的安全,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白宫修复工程的最大难点是如何在不落架或局部落架的前提下修复下面的地垄并纠正建筑的变形。这也是我国古建筑修复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在东大殿的44根柱子中有一半数量的柱子的柱脚落在地垄墙或地垄墙上面的木梁上,这22根柱承托着上部四层建筑的荷载。通过对东大殿后两排梁、柱结构的观察和对东、西大殿柱网分布特点的研究,我们认为东大殿靠北面两排柱子的位置和数量在以前维修时曾做过较大的改动,把原本每排6柱变成了8柱,而且北起第二排柱改成双柱合一的结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对上部荷载的支撑作用。但这样一来又造成了柱网与地垄轴线的错位,许多柱根偏离了地垄的中线,有的落在地垄墙的边缘,有的柱子悬在两道地垄墙之间,为此他们又在夯七的地垄墙上面加了一根简支结构的木梁,支撑悬空的柱子。维修前白宫地垄内的夯土墙多已酥碱和局部坍塌,后加的木梁糟朽,进而引起上部建筑的不均匀沉陷。

经过对白宫建筑结构的分析并对白宫上部四层建筑荷载的计算,我们认为东大殿的维修也可以采用“扣牮拨正、偷梁换柱”的传统方法。东大殿地垄墙的修复方法是保留原来的夯土墙,在破损夯土墙的两侧紧贴墙壁加筑厚度约30厘米的石墙来承托地面及上层梁、柱的荷载。还将糟朽的木梁换成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提高其承载力。地垄的病害解除后将上部建筑平稳落下,再进行结构变形的调整。东大殿的结构变形粗分两类,一类是不均匀沉陷,二是构件的变形位移。第一类病害通过抬升建筑修复地垄的方法已基本解决。第二类病害主要表现在梁、柱、斗拱等构件的连接上,即节点的变形,这是白宫木结构建筑结构中极其普遍破坏现象。调整节点变形的方法是用千斤顶把梁或梁上面的椽子等支顶起来,使梁或梁下面的柱、大斗、垫木、弓形形肘木等构件呈现自由状态,进而将这些构件拆卸修复后重新安装,恢复到稳定的原状。东大殿及东、西日光殿等主要殿堂的结构变形和构件的修复都是采用“打牮拨正”“偷梁换柱”的方法修复的,基本没有伤及壁画和彩绘,较好地保持了白宫的原貌。

尊重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科学

布达拉宫是藏式传统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又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权利中心,是西藏的象征,保护好布达拉宫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从1989年开始为期12年的第一、二期保护工程都以尊重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科学为前提,严格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尽可能多地保持布达拉宫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点,尽可能多地保持布达拉宫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修复历史痕迹。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依山构筑的宫堡式的建筑形式、地垄、多层、平顶结构、土石木材料和不用黏和剂砌筑高层石墙、传统的阿嘎土屋(地)面和独特圣柳墙等的传统工艺做法等方面。本次维修工程在保持布达拉宫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做法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木构件的腐朽是布达拉宫的主要病害之一,木构件腐朽的主要原因是水和虫害。水的防治是通过改善阿嘎土屋面的防水性能和加强对布达拉宫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的管理模式解决的。阿嘎土屋(地)面是西藏古建筑传统的做法,是一种较为坚硬光滑并有一定防水能力的建筑材料。缺点是容易出现收缩开裂,进而引起屋面漏水。在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工程中曾研究过阿嘎土的改性问题,但未解决。在第二期维修工程中,他们在传统的阿嘎土材料中增设一道由阿嘎土、防水剂、耐碱玻纤组成的柔性防水剂,提高了阿嘎土的防水能力;虫的防治主要通过木材防腐,包括木构件防虫防腐处理、木材干燥及含水率检测、木材质量及木材树种选择鉴定和力学性能检测等项目。在木材防腐处理技术上,采用了包括硼硼合剂在内的多种低毒高效的木材防腐杀虫剂,既能防护又能杀灭菌虫。采用喷洒、涂刷、注入和高压浸注的施药方法将杀虫剂注入木构件内,药物能较长时间固定在木材中,遇水不流失,处理后的木材可油漆,强度基本不变。维修中还将质地松软易遭虫蛀的杨木构件,如严重腐朽的椽子、地垄中的木构件等换成坚硬耐腐的西藏高山松。

布达拉宫壁画存在的主要病害是空鼓、酥碱、起甲和烟熏,通过对壁画裂缝补隙、灌浆、铆固、表面清污及揭取、归安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壁画保护修复中的难点问题。

布达拉宫地垄的加固方法,除在白宫夯土墙结构采用附加石墙做法之外,在二期工程中还采用了低压灌浆法直接对松动的墙体进行灌浆加固,提高了墙体的整体强度,探索出一条加固石墙的经验。总之,在布达拉宫的维修中,既能尊重传统,尊重民族传统,较好的保持了布达拉宫原有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也尊重科学,大胆而谨慎地引进一些适合布达拉宫特点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排除了布达拉宫的险情,使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巍然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猜你喜欢

大殿布达拉宫白宫
神奇的布达拉宫
白宫附近
白宫又陷落
故宫三大殿之火
白宫陷落
故宫三大殿探秘
白宫医生攥着总统的命
布达拉宫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武当山·紫霄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