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监所的检察长

2009-01-11袁同飞

检察风云 2009年22期
关键词:监所检察监区监所

袁同飞

在地处黄海滩涂、茫茫旷野纵深之处的江苏省盐城监狱监区内,管教民警和服刑人员总能见到一位面庞清瘦、精干爽朗,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年轻检察官带着一两个驻监检察干警巡视在高墙电网、押犯宿舍、监区医院等重点监控部位,开展着日复一日的监所检察工作。他就是盐城市大中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春山。他以一名人民检察官的朴素情怀,傲立滩涂,笑迎挑战,带领仅有8名检察干警的全省最小检察院,任劳任怨,勇争一流,忠诚地守卫在素有“炸药库”、“火山口”之称的盐城监狱和方强劳教所这片方圆1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800万盐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创建平安盐城,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壮丽青春。

亲和聚合力 垂范树标杆

2005年初,正当组织决定调整张春山的工作之际,他年迈的父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作为老人,是多么希望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能继续留在城里工作,享受儿孙绕膝的人生最后时光。张春山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慈父的最后心愿,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光荣的人民检察官,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尽孝但更应尽忠。深明大义的父亲主动动员他放心赴任、安心工作。在对老人稍作安顿后,他如期前往离家100多公里的大中院,迅速进入角色,这一走就是一个月。一个月后他才利用周末安排父亲动了手术,而此时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担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

这年3月,37岁的张春山离开市检察院,离开温馨的小家,到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黄海滩涂,从事监所检察工作,这是张春山人生的一次巨大历练。

上任伊始,张春山就庄重地作出了五点承诺:一是不用专车,出差和周末回盐城干警可以随意搭乘办事;二是想方设法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率先垂范,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四是以诚待人,与大家融洽相处;五是常驻监所,决不搞特殊化,非法定节假日不回家休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由于交通不便,进城困难,他出差或周末回盐城,车上总是坐满顺便搭车办事的干警或干警家属;帮助干警解决生活困难,他更是有求必应。一名干警的家属在农场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三班倒,不仅工资收入低家境困难,而且小孩读书无人照顾。张春山知情后,多次找农场领导协商,用真诚和热心打动农场领导,该干警家属终于被调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

大中院干警在外人面前评价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他手下工作,有如沐春风的舒畅感。这里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干警十几年、二十多年工作、生活在闭塞的监管场所,积聚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时常会有一些抱怨情绪。作为检察长,他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尽力做到以诚心换得大家的理解,主动和干警促膝谈心,真诚交流,并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2005年底,他多方筹措资金,对原破旧不堪的办公楼进行了维修,更新了大部分办公设备。2006年,在全院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硬是挤出5万多元对年久失修、漏雨严重、排水不畅的干警宿舍进行了维修。瘫痪在家的老干部逢人就说:“小张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不仅经常登门看望我们老同志,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主动为我们维修住房,感谢党、感谢上级为大中地区派来的这位好检察长。”

张春山和一线干警一样,每年常驻监所不少于300天。就连他老父亲生命进入倒计时,甚至病危,他也只是晚去早回,几乎没占用一天工作时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大中院形成了气顺心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院支部连续三年被市院机关党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2006年度被市级机关工委表彰为“五好机关党组织”,2007年度被市级机关工委表彰为“五好示范党组织”。

工作高标准 监督亮实招

下面这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数字,却诠释着张春山和大中院的骄人业绩。四年来,他领导并亲临一线检察收押、释放罪犯5554名;检察入所、出所1179人;检察禁闭、严管罪犯315名;监督罪犯减刑、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累计3228名;监督所外执行、所外就医、减期劳教人员828人;带领干警进行监管安全检察480多次;找被监管人员个别谈话1000多人次;为监狱、劳教所民警及服刑、劳教人员上法制课32次;主持召开有检、监、武警三方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22次;提出涉及罪犯监管、教育、安全、生活等事项的检察建议18次。

为了强化监督效果,他在全省监所检察系统率先推出了“抓实做强刑罚和劳教执行变更检察,凸显促公正执法的工作特色”,“抓实做强监狱、劳教惩戒检察工作,凸显促人本执法的工作特色”,“抓实做强监管安全检察,凸显促稳定创平安的工作特色”等八大专项检察工作及相应的监督模式,其中多项工作被省检察院在全省监所系统推广,有力促进了监管工作。盐城监狱连续9年,方强劳教所连续11年实现了无罪犯、劳教人员脱逃,无狱内、所内重特大案件,无罪犯、劳教人员自杀死亡和工伤死亡,无罪犯、劳教人员集体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四无”目标,并双双通过了司法部组织的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劳教所的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张春山和他的战友们对监所检察工作的一片热情和赤诚。监狱某分监区一民警说:“我们一线民警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张检,他工作严谨,对监管执法工作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职业敏感性。”

彰显人性化 倾情促维权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话出自张春山的内心,而做人与做事在他身上得到了较好的结合。只是这里的“民”是被监管的犯人。在专项检察中,张春山发现一部分监区、大队由于利益驱动,存在延长劳动时间的状况,为了被监管人的休息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他要求严格执行司法部有关文件规定,并在晚上经常深入监区,检查监管单位落实情况;为了被监管人员的生活保障、疾病就治,他能够连续10多天不分昼夜地泡在监管单位伙房、病区,监督伙食标准的落实、关注病犯病情发展和饮食起居,增强他们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今年4月,某监区犯人马某某,在入狱时发现其左手臂骨折,且在服刑前植入的固定钢板也已断裂变形,如不及时进行再次手术,将会终身残疾。而马犯家境贫困,无力支付4万元的高额费用,该犯人情绪极为低沉。张春山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他谈话并对其进行教育,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同时积极与监狱商量解决之策。张春山还会同监狱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请来权威的骨科专家,直接到监狱为马某某会诊并及时做了重新植入新钢板的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此,前来探监的马某某的妻子、父亲,感动得泣不成声:“张检察长,您对一个犯了罪的人还如此关心,这可是我们全家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您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一定协助政府,让他重新走上正道。”

某监区一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因痔疮发作,对监狱的治疗不满意,经常情绪失控,影响监区改造秩序。张春山随即找到正在进行习艺劳动的该罪犯,耐心听取他反映的意见,并在积极协助监区做好教育稳定工作的基础上,建议监狱医院再作一次全面的确诊检查。约定就诊的当日,他亲临医院门诊,全程监督再次会诊情况,并与医院院长、医生一起向该犯详细解释检查结果。由于是检察长直接在现场监督就诊,消除了这名犯人的疑虑,从而对此次医院作出的无肛瘘、无痔疮发作的诊断结论心服口服,并表示一定安心改造。

力推新理念 和谐求共赢

着眼大局,全力推进和谐检监关系建设,实现监督促共赢,是张春山的目标追求。这几年,他在对监所工作和监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时俱进抓监督、突出预防抓监督、致力和谐抓监督”的监所检察监督新思路。在张春山的多方协调下,目前,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计分考核、行政奖励、安全防范、“三共”联席会议、检监(所)业务资源共享等需要得到监所支持协助的重点工作方面,已签订了便捷监督业务有效开展的八项共同行事规则。省司法厅检查组这样评价:“我们的监管改造工作能够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检察机关的监督与支持,监所需要检察监督,依法治监目标的全面实现,更是离不开监所检察”。

去年底,司法部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验收组组长高泽波在听取了盐城监狱的创建情况汇报和张春山同志“在配合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中加强配合”的情况介绍后,更是对大中院在盐城监狱所践行和谐共建、致力双赢的检察监督新思维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你们把监督促和谐,监督求双赢作为监所检察的工作目标,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创举,盐城监狱在公正文明执法及执法规范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你们不断强化的监督工作。我们的监所需要这样的检察监督,更欢迎这样的检察监督。”通过几年的积极努力,目前,盐城监狱和方强劳教所上下希望得到检察监督,热忱欢迎检察监督已成氛围。大中院也在当年被省检察院、省武警总队和省司法厅联合表彰为“三共活动先进集体”。

监所检察没有轰轰热热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点滴而平凡的事例和看似平常的瞬间,却是张春山同志灿烂人生的真实写照。相信在未来的监所检察事业发展中,他必将带领大中院全体干警写就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组稿:曹参cc5211828595@163.com

编辑:董晓菊dxj502@163.com

猜你喜欢

监所检察监区监所
“智慧监所”建设的理念、特点及影响
条形码技术在公安监所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从“躲猫猫”事件看监所检察制度的完善
提升监狱基层监区领导执法管理能力初探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公安监所智能视频监控
公安监所智能送药车的开发与设计
浅议监区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监所检察监督中坚持人权原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