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
2009-01-11刘坚吕赟徐长红
刘 坚 吕 赟 徐长红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34-03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场所,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城市化则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城市化作为一种有力的杠杆,努力通过城市化来促进经济要素的地域集聚、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城市文明的地域扩散,从而使社会文明形态完成“惊险的一跃”。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变迁过程。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当前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下云南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文化造成现实的破坏与潜在的危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到城市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云南作为多民族的省份少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取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
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城市化进程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2城市化进程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Karlarx)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人类聚合的根本,社会成员聚合的倾向是无法阻挡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会自觉地聚合在一起,城市为更多人提供了产生丰富社会关系的空间和载体,使初级群体向次级群体的社会结构演变成为可能。在乡村社会结构中,初级群体的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进入城市后的人群逐步摆脱了相对单一的血缘至亲圈子,走向了广阔的以地缘和业缘为主的社会关系之中,使人们的意识体系产生改变。帕克(RoberPark)认为:大城市从来就是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相互混合、相互作用的大熔炉,新的种族、新的文化、新的社会形态就是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
城市化已经成为全球文明的一种模式,城市化使世界各地的城市有趋同的态势,基本相同的城市框架、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人口分层,决定着城市功能和作用的相似,作为城市文化的熔炉,锻造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自然会出现近似的方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同样如此。
第一,城市化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加规范,因为城市以契约为主体社会结构的严谨性,决定了城市生活各方面的严谨程度,大凡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数内容产生了规则细化倾向,减少了体育活动的随意性。例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在城市广场文化中已经被规则化。
第二,城市化进程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迅速。进入城市文化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了发展的动力,也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广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城市,可有效地借助城市的综合文化融合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借助文化辐射势能,向更加广泛的地区传播。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需要内容和形式方面做出符合时代的改进,这样才能进步,才能有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品味的提高和知名度的上扬,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象传播。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和城镇网络体系的发育和完善,也现实地促进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网络体系发展。现化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又是发展现代体育的一个有力推进器,它给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着一种管理机制方面的系统支持。
第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体育文化更加具备现代意识和风格,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经过城市文明的熏陶产生了意识、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传统的保守模式的束缚,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地突破。
3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3.1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状
自人类建立起更多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城市,人类就迈开了他们全球化的步伐。少数民族体育在现代城市化方面进程相对缓慢,对于城市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内容的确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诸如其中依然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与节庆活动的关联性、审美性等强烈地制约着它的城市化进程。
就实用性而言,像傈僳族的射弩,傣族的孔雀拳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十分强调其使用价值,要求习练者掌握和强化其实战技击能力。但文明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以拳脚来解决纠纷,从这个角度上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技击实用价值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少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审美性是与其生成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乡土气息浓郁,较少现代城市审美倾向。
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是与其发生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它的内容、形式和思想多是发端、生存于乡村,不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其根本依托环境发生变化,其在文化的变迁和重构中正在不断地失传和被抛弃。
3.2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其表现形式是人员的大量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员纷纷涌入城市。由乡村向城市的发展固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由分散、落后的乡村向密集、发达的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在文化的变迁和重构中造成了大量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失传和丢弃。
从目前的情况看,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城市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由于城市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由于电的使用和电视的普及,各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急剧改变;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内容,休闲娱乐等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少数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
第二,经济利益的要求动摇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社会根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打工热潮,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纷纷涌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农民外出打工对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观念的改变、提高农民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外出打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是一种强大的挑战,因为外出打工的人所接受的都是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市文化,他们大多背离了故土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也发生了改变,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乏人,其社会根基发生了动摇。
第三,城市化导致了民族凝聚力减弱,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长失去了组织依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纷纷进人城市,原来相对集中居住的格局被打破,逐渐分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正是由于散居的原因,再加上人们为早日融人主流社会而疲于奔波,很少有人或组织热心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结果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减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长失去了组织的依托。
第四,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受重视,传承机制脆弱,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乏人。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体育出现了误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无法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主流体育文化的排挤无法进人学校课堂,其结果是学生从小就学会了现代体育,而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所存载的文化却知者甚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受重视的情况在民间也同样有所体现,民间艺人地位在下降,表演艺人没有观众和舞台。老一辈艺人的处境是一面境子,所以年轻一代继承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寥寥无几。
4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城市化进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城市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可逆转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城市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同步进行,和谐发展。
4.1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保护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样保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在弄清各种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分布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保护。
在“分类”方面,首先需要了解保护对象的现状如何,还能不能进行保护。如果需要保护的对象有的虽已衰退,但还存在,可以直接进行保护。有的已濒临消失,需要先抢救,然后才能进行保护。有的虽然重要,但已完全消失,无法保护了,也应当有相关的资料存档。其次还要根据不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有所侧重,加以分类。如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在仅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会,那么,抢救的措施首先应是侧重对老艺人的保护,让老艺人培养一批年轻人,才能使其延续,得到保护。
在分层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可以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层较为合适。如果某一具体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全国的层面上看,既独特又有很高价值的,则应该进行国家级的保护。如果在全国的层面看较为一般,但从全省的层面看有很高的价值,则只进行省级保护。从全省的层面看也较为一般,但仍有较高的价值,则可进行记录式保护。
分类分层保护是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保护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2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纳人城市建设规划
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必须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考虑进去。要充分尊重历史和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且具有许多有形的文化资源,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把这部分资源保护下来,尽量不破坏原貌,保持其生态文化环境。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城市是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和向外展示的窗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能使人感觉到一个城市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城市中感觉到民族特色。这样做,既能满足城市居民和游客对民族文化的需求,又有利于保护、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1立法保护
在诸多的保护措施中,最关键的是立法保护。立法保护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不仅系统全面,而且能规范政府、社会、民间的行为,使其有法可依。在我国,有形文化的保护已经有系统的保护法律法规,但无形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需要加紧立法。
4.3.2各级政府要保证保护经费的正常投入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同样需要经费投入。建议各级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要把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费纳入预算。另外,还要将挖掘、整理、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费列入地方的财政支出。
4.3.3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涉及到社会学、宗教学、考古学等各个门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保证其编制和必要的经费,建立一支懂业务、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保护队伍。
4.3.4要保障民间艺人的知识产权
尊重他们的劳动,使他们乐意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云南省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做法,分期分批授予各类民间艺人荣誉称号,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补贴,一方面使他们能够安心传承民间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民间老艺人的重视引导一部分人加人民间文化传习的队伍中来,保证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4.3.5积极引导城市民众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各级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民间文艺活动,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同。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地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举办的“三月街”、石林彝族自治州举办的“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到了积极的作用。
4.4发挥教育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成提供社会条件
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的状况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且应把优秀民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本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形成自觉保护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传习民族体育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