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教学智慧共享是网络教研的关键

2009-01-08李玉斌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智慧网络教研

徐 冲 李玉斌

摘 要:网络教研是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共同体有机融合的新兴教研方式,可以成为教师间异步、深入交流信息,共享教学感悟与经验的家园。笔者发现,实践中人们对网络教研虽然认同度比较高,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虽重视教案交流,但缺乏共同体间就某一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设计、实践体验、再分析设计实践的过程;虽重视教学故事、经验的分享,但缺乏理性层面的反思等,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智慧方面。为此,本文专门针对网络教研中教学智慧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43-03

引言

网络教研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化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相对于传统教研,网络教研突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以及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并且也减少了传统教研行车和食宿不便等高成本弊端,可以说,网络教研的出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在网络教研运行的过程中,随着教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新的教育模式、技术、方法也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如雨后春笋般的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最广泛的共享,但为何我们的课堂却没有出现预期的那种生机勃勃、和谐有序的情境?到底我们的课堂中还缺少什么?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还需要做些什么?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在其著作《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一书中说到:“教师的培训内涵要比传授知识和技巧深得多,甚至也比教授职业道德规范深得多。成为一名教师还包括那些不能被正式传授的东西:教学智慧的最具个性色彩的体现。”[1] 可见,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更为重要的东西。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不但给集体智慧的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且真正实现了民主讨论,进而能够使教学研究更加深入。

一、什么是教学智慧

“智慧”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因此,智慧就是一种能力。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多种具体教学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关于教学活动的感知、思维、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整合后的高水平的系统能力。[2] 可见,教学智慧是在教学过程这一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教学智慧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又回归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教学智慧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环境和突发的教学现象而做出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也需要教学智慧。[3]它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必备的一种品质,是一个成功的教师应有的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从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但这远远还不能称其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以及面对复杂教育现象的睿智应对是一个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核心要素,也是成为智慧型教师必备的素质。所以,作为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智慧的重要性,它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要想达到智慧的教学,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教师教学理论的不断学习、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慢慢获得的。[4]

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和发展不像学习专业知识那样通过书本就能获得的,事实上,教学智慧存在于教师个体中,是一种隐性的、缄默的知识。培养教学智慧其实就是在习得一种隐性知识,然而隐性知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它通过提供一种情境,让隐性知识在特定的情境中显性化,使学习者在情境中逐渐领会。网络教研为广大教师的自由参与、教学智慧的生成和培养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教师通过写博客、参与讨论、分享资源、集体教研等多种方式给教学智慧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如何把网络教研从知识、信息交流的层面提升为教师智慧共享的家园,是网络教研的核心所在。

二、网络教研的现状与教学智慧共享的欠缺

笔者通过对国内几大有代表性的网络教研平台的分析认为,虽然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很多的教育博客群也向网络教研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在运行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和培养。主要表现在:

(1)重视教案交流,但缺乏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实践、再分析实践的过程。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很多教师都将自己的教案公开,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从这一点上看,教师们还是愿意与同行们进行交流的,但是大部分教案并没有引起热烈的讨论,教案的内容还停留在“教材的电子化”,很少有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应用到教案中的。也不乏讨论激烈的教案,比如,某中学的一个教师团队,做了一个关于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许多教师看后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种交流与共享智慧的氛围形成了,但是缺少的是提出问题后并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这些意见落实得怎么样,在实践中又有哪些问题,都应该再做分析和实践。虽然集体智慧共享的环境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将集体智慧更充分地挖掘出来。[5]

(2)重视教学经验的分享,但缺乏理性层面的反思。比如有这样的一篇日志,是关于讲授一篇课文的教学反思,作者提到在课堂上存在着诸多遗憾: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上课的纪律上了,教师的情感不到位。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反思在理性层面上略显欠缺,缺乏进一步的分析,比如为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是因为教学内容呈现的问题还是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问题等等,最终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缺少从教育教学理论的层面来看待整个教学过程。

(3)重视资源的数量,但缺乏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配套教材的资源较少。网络教研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但是,目前大部分网络教研平台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得不够完善。教师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很多,大部分都是存放在自己的博客空间中,比较零散,不便于查找。另外,现在教材的种类很多,而配套的课件却很少,教师的教学智慧的体现,是在一定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慢慢提高的,教师没有充足有效的教学资源,妨碍了课堂教学,教学智慧的发展也一定受到阻力。

(4)重视一线教师的参与,但缺乏教育教学领域专家的科学指导。现在的网络教研平台上,几乎都是一线的教师在参与,一些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却很少出现,而这些专家们的教育理论的功底势必会给一线教师一定的科学指导,提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果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会将该领域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又会探索出新的观点,既给教育专家提供实验基地又让一线教师随时能尝试新的东西,这种创新性对于教学智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

三、提升教学智慧来推动网络教研发展

从现阶段网络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培养的。反过来说,教学智慧的缺失也不利于网络教研这一新兴教研模式的健康发展,网络教研正是因为能够给教师教学智慧共享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才能被这个时代所接受。所以,我们要以提升和培养教师教学智慧为目标来推动网络教研合理有序的发展。

(1)提升公开教案的质量,并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步骤的领导团队,定期组织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具体教学内容作深入分析、实践检验、再分析实践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应该积极转变思想,意识到这种教案的交流确实有助于教学智慧的形成和发展,将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探索出新颖的、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且,要有一个领导团队,可以由一些优秀教师和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组成,定期带领教师们针对某些教案进行分析,并将这种分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反馈,再进行深入分析,再用实践来检验,经过几轮这样的深入分析实践,集体智慧共享的环境才能得以维持和健康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

(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网络平台中应多多提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特别是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比如数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教学理论作指导等,而且应该经常组织讨论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已经发生的还没解决的,这会给存在困惑的教师提供宝贵意见,也可以是预料中的,让教师参与其中,各抒己见,以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教学智慧也会逐渐升华。

(3)有效管理网络教研平台上的各种教学资源,应开发多种配套教材的资源。充足有效的资源也是网络教研平台能够吸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重要方面。应该将这些教学资源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教材进行分类管理,不应将这些资源零碎地散落在教师个人空间中。此外,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多开发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重要的是要与教材配套,并且课件的制作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以及便于教师的操作。教师把课讲好,是教学智慧生成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4)应该鼓励教育领域的专家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教研的队伍中来。在出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一线教师有时会感到很无助,非常需要专家的帮助。应该有某个学科领域的专家,会为有学科问题的教师提供帮助;也应该有教学理论方面的专家,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这些专家也会借助网络教研这一平台和一线教师一起讨论教育教学问题,达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智慧共享的局面。

结论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新课改的推进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也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4] 网络教研给教师的教学智慧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模式,正在被各级各地的教学机构和广大教师所认可,教师的教学智慧也随着网络教研的发展而变得更容易在教师之间共享,所以在网络教研中,教学智慧的共享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石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智慧的诠释与生成[J].青年教师,2007,(1).

[5]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新)[DB/OL].http://www.szeblog.cn/user2007/13235 /archives/2007/50180.html.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教学智慧网络教研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教学智慧影响因素分析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彰显教学智慧,打造高效阅读课堂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彰显语文教学魅力,构建诗意班级文化
提升教学智慧,铸造灵动课堂
基于网络教研平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