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意识
2009-01-07徐菊凤
徐菊凤
摘要:不同国家的人在交际中,经常会发生文化冲突的事例,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差异、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76-02
我们都知道,各国文化之间,有共同的一面,但也存在个性的不同。例如,汉英语言之间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犹如“从中国到秘鲁”(from China to Peru)之遥远。但是,在通信、因特网等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大融合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一、中、西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成为一种必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推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含。而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随着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的融合,也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由此可见,历史的不同,导致了文化的差异,如某种文化或许更关注合同的某些方面(如法律、财务),而不是其它方面(如个人关系)。当日本人为个人关系而谈判时,美国人也许为合同本身谈判。中国人趋向于接受环境而不是改变它,努力适应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而西方人则试图控制他们的环境。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必将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改革开放以前,有一对中国夫妇到美国访问。在机场主人与客人见面以后,大家彼此问好寒喧一阵,气氛友好轻松起来。其中一个老外自然地称赞起客人的夫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你太太很漂亮)",而男客人当然满心欢喜,连连说:"哪里,哪里!"。老外一听这话,竟然不知如何作答,这个人怎么这么有意思,要问我他夫人哪里漂亮?"ahh..., Everywhere!"
文化背景(cultural background)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上面的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同一个词或者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能使听者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能会使对方不快或者气愤。美国人对别人善意的称赞,一般说"Thank you",表示接收对方的称赞,也说明自己认为对方的称赞是诚心诚意的。而对中国人来说,听到别人的赞扬,通常要谦虚。这是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的结果。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就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职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作为职教工作者,大家都很清楚,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职校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比大学生短,自身具有的经验又比一般的工作人员少,如果说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那么,当他们应付一些涉外事宜时,必定会受到一定阻碍。结果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就会白白浪费掉,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就业和发展。
曾经有一个在涉外企业工作的学生说,有一次一个美国客人到他们单位来参观访问,他为了表示友好,举起手来向这位客人问候,这位客人却不予理睬,弄得他是一头雾水。殊不知,和外国人打招呼,不能用中国人习惯的方法,这也包括“body language”(身势语或体态语)。中外文化不同,“body language”也完全不同,有些地方甚至有相反的意思。在国内,我们遇到熟人,有时会举一下手表示问好。可你用这种手势与英美人打招呼,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会以为你在和他开玩笑。中国人和外国人用手势表达的方法不同,还有可能引起误会。中国人在用手势招呼别人“过来”时,常常是手臂前伸,手心向下弯曲手指数次;而英美人则把它作为招呼动物的手势。他们要人“过来”时,是将手掌向上伸开,弯曲手指数次。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英美人都不用举手来打招呼,如学校里的学生,有时也会用这种方式打招呼,这要依具体情形而定。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对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还是对已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而言,都值得深思和注意。因为不管你是一个受教育者还是一个工人,如果你想很好的跟外籍人士接触和交流,想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就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三、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政治的角度,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传授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诚然,外语教学离不开教语音、词汇、语法这三大要素。但是,我们应该主张不但教语言,还要教语言的社会用法。这是因为:以上这三大要素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传统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这是语言教学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文化背景的介绍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的层次也越高。外语教学越往中高层次发展,接触的文化就会越来越高,而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为交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克服文化障碍的意识,容忍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通过学习文化语境,掌握文化能力,学习交际方式,两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交际成功。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及非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不应站在矛盾与冲突的任何一方去否定另一方,而在学习中正确选择符合对方文化准则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学习目的。因为学外语是为了用外语,用外语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胡文仲教授说:“歧视甚至厌恶对方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错误。”英语专家L.G.Alexander说:“我们为之奋斗的是有效的交际。”对于外语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营造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交际活动,扩充文化课内容。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实际(下转178页)(上接176页)上是听、说、读、写基础上的跨文化交流,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不同语言反映不同文化的差异,语言学习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学习语言不可能不了解文化,文化意识及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语言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既置于英语语言之中,也置于英美文化之中,反复进行练习,争取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为了提高文化因素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借鉴词汇教学中分别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的做法,按照积极和消极两种文化模式,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积极的文化模式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认真掌握,力争做到一讲英语就自然而然地既用英语,也用英语文化模式进行思维。这样跨文化交际成功了,外语教学的目的也最终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 1995,(5).
[2]陈 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 1997,(2).
[3]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 报(社科版),2002,(8).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J].绥化师专学报,2003,(1).